章彤洪
(麗水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能力本位的旅游英語建構主義教學途徑
章彤洪
(麗水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基于對行為主義學習的客觀認知,突出強調教育與實踐環(huán)境對學習者的重大影響,將教學活動視為建立刺激(S)與反應(R)過程的雙向建構過程,其學生中心教學結構與實踐體驗教學特色能最大限度地規(guī)避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的重知識輕技能、重應試輕素質的“說教”現象,推動學生真實的職業(yè)能力發(fā)展。闡述了旅游英語專業(yè)的“能力本位”內涵,分析了實施建構主義教學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職業(yè)能力;旅游英語;建構主義;會話協作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代旅游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使旅游專業(yè)人才出現短缺,特別是旅游學英語、導游英語、飯店英語等旅游業(yè)中具有專門用途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與面向真實崗位需求的行業(yè)經驗應用受到高職旅游職業(yè)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能力本位導向的高職旅游英語教學應運而生,要求高職旅游英語明確旅游行業(yè)的特定性內容,促使學生獲得從事旅游工作的實用性知識、有效性技能、職業(yè)性態(tài)度等綜合職業(yè)能力,彰顯職業(yè)教育特征。對此,建構主義教學以意義建構功能、會話協作機制,以及現實性情境優(yōu)勢成為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的最佳教學選擇。
高職旅游英語的“能力本位”導向,立足于學生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目標。職業(yè)能力與職業(yè)背景緊密聯系,高職旅游專業(yè)學生面臨的實際工作大多具備涉外要求,不僅包括書面英語處理,還需要具備與客戶進行面對面交流的口語技能,因此流暢準確的英語表達與跨文化交際成為旅游職業(yè)領域不可或缺的能力要素[1]。反觀我國高職旅游英語教學,存在著有礙學生職業(yè)能力發(fā)展的教學現象,一是教材內容多停留在對知識理論性經驗的總結層面,缺乏活潑的教學樣式;二是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課堂知識與旅游行業(yè)的崗位知識脫節(jié),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教學質量不高;三是“雙師型”教師缺乏,目前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的資質隊伍要么以英語專業(yè)教師為主、要么以旅游專業(yè)教師為主,兼具旅游從業(yè)經歷的專業(yè)英語教師不多。正是出于對以上職業(yè)需求與教育現實的綜合考慮,高中旅游英語教學明確了“能力本位”的培養(yǎng)宗旨,形成了發(fā)展學生職業(yè)能力為根本目標的教育決策。
高職旅游英語的“能力本位”宗旨決定了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實踐實訓方向。一方面,實踐實訓方向指向對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傳統(tǒng)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一般由語法詞匯知識傳授、英語閱讀訓練與聽說訓練以及綜合訓練構成,其中語法詞匯等陳述性知識傳授占到百分之四十九的教學比例,教師處于絕對的講授中心,學生則在下面被動地做筆記,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缺失造成學生投入教學的主動性與操作性不強,無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2]。另一方面,實踐實訓方向指向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于大多數語言學習來說,教師慣常使用黑板書寫或錄音機來呈現知識,近些年的多媒體課件使用也多以教師采用PowerPoint課件等演示型教學方式居多,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較少,教學方法的單一化、單調性弱化了知識的實用性價值,且在教材與教學資源建設方面,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的教材內容深度與廣度不足,特別是對于學生跨文化語用意識的培養(yǎng)缺乏豐富的可模擬創(chuàng)設情境的實踐資源。對此,能力本位的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主張在建立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基礎上,促使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實踐性技能訓練內容得到有效強化。
高職旅游英語的“能力本位”導向看重學生的自主參與自我發(fā)現,要求教學課堂具備靈活的“會話協作”機制,激勵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形成教學互動。因此,“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會話協作機制主要包括創(chuàng)設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與組織互動的學習行為”,用以建立互動的教學過程,促進學生能力成長。首先,創(chuàng)設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是為了緩解學生職業(yè)能力鍛煉過程的心理緊張,旅游英語學生的共性是畏懼說英語、害怕出錯,學生在英語口語課堂中大多表現得小心謹慎,能不說便不說,高學歷的“啞巴”英語是學生職業(yè)前途受阻的根源,改變這一狀況需要營建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激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其次是組織互動的學習行為,傳統(tǒng)高職旅游英語課堂傾向于教師主動施加學生影響的單向度教學行為,能力本位的高中旅游英語教學需要師生互動式的課堂參與體例存在,促使學生敢于表達意見,愿意和他人互動合作,能夠獨立思考問題,通過與教師、同學形成多向對話,真正融入課堂,成為學習的建設者、探索者、創(chuàng)造者,基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最終推動學生職業(yè)能力生成。
高職旅游英語的“能力本位”導向,要求立足于學生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目標,對此建構主義教學的價值在于圍繞“能力目標”指導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意義建構。有效的教學是教學目標和實際教學情況的統(tǒng)一,建構主義教學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確立能力本位的教學目標。第一,建構主義是一種任務型教學模式,即“拋出目標問題,提供學生問題背景,設置逐步解決問題的目標任務”,因此建構主義教學通過將復雜的教學任務進行分解,促使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的順利實施,從而有效生成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概念框架”,集中反映教學的目標性。第二,建構主義教學強調學生能力成長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對學生認知思維發(fā)展階段做出了客觀描述,認為能力培養(yǎng)要綜合考慮學生當下的知識水平,只有在學生原有知識與技能結構的基礎上才能推動認知遷移,促使學生新知識與新技能生成??梢?,高職旅游英語實施建構主義教學不僅是對教學目標的具象化,還為教學目標實現奠定了理論基礎。
高職旅游英語的“能力本位”導向,要求重視學生職業(yè)能力培育的實踐實訓方向,對此建構主義教學的價值在于遵從實踐實訓原則,提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實用性與針對性。首先,建構主義教學以學生的“自我建構”為核心,鼓勵學生主動選擇學習信息,充當學習的加工者,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促使知識得到外化(實踐)?!爸R外化的前提是知識具備實用性”,以認知行為情景化為特征的建構主義教學主張教學形式與知識應用背景相契合,通過模擬真實職業(yè)場景,幫助學生獲得對知識的真實體驗,從而實現知識習得的準確可用。其次,建構主義教學的“建構”還在于建立知識與知識應用體例的對接關系,對于高職旅游英語而言,這種對接關系表現為旅游知識、英語知識與旅游行業(yè)崗位知識的對等掛鉤,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綜合以上兩方面內容,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實施建構主義教學是基于對教學實用性與針對性的強化,貫徹實踐實訓的主體教學形態(tài),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為原則,促進旅游知識、英語知識轉化為學生真實的職業(yè)操作能力。
高職旅游英語的“能力本位”導向,要求突出課堂教學的“會話協作”機制,對此建構主義教學的價值在于營造協作學習氛圍,形成“會話”基礎?!皶拝f作”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師權威主義的顛覆,意味著教學課堂具有多個主體,因為只有多個教學主體的存在才能“會話”,才談得上協同合作,而建構主義的多元、自由特征很好地體現了會話協作的內涵:一方面,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資源的多元化,認為“建構”是對差異性學習資源的整合利用,因此主張不同學習者之間的信息交換,通過對話來共享資源,幫助學生認識問題的多面性,特別是對于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而言,信息溝通與交換可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環(huán)境的自由化,認為教師對于教學過程的權威支配無法形成學生相互支持協作的學習情境,“學生的自由建構需要有利于學生‘發(fā)現’和‘探索’的學習場所”,[4]用以激勵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由此可見,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致力于打造課堂會話協作機制的教學目標與建構主義的教學主張高度一致。
高職旅游英語的建構主義教學開展,通過任務導入,確立以職業(yè)能力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指導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意義建構。首先在前任務階段,教師需要建立合理的任務支架,之所以是“合理”的任務支架,是因為任務設置應“嚴格遵循建構主義教學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設置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任務難度”,[5]促使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具備階段性、漸進性特征。例如針對外匯兌換的語言交際任務,任務目標應劃分為三個小目標逐步執(zhí)行,一是外匯兌換相關英語詞匯的聽、說、讀、寫目標;二是外匯兌換常用句型的聽、說、讀、寫目標;三是外匯兌換的流暢表達目標。其次,建構主義教學的任務型目標導入應具有一定的激趣作用,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因此,教師應根據預期目標,設計趣味性主題或話題,例如結合任務拋出故事、音樂、運動、流行文化、影視新聞等社會熱點,促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談話氛圍中自然過渡到學習任務中去。再次,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設施以及多媒體教學資源,提供任務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盡快融入問題場景。例如跨文化交際任務進行之前,教師可利用影音素材展示目標景區(qū)的歷史圖片、藝術精品、名勝古跡等旅游地產品與旅游項目,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不同文化習俗,從而快速進入跨文化交際的情境場。
高職旅游英語的建構主義教學開展,通過體驗式教學策略的應用,突出學生職業(yè)能力培育的實踐實訓方向,提升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實用性與針對性。首先建構主義教學的體驗策略指向對話演繹式教學樣態(tài)的建立,促使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提前思考未來職業(yè)工作可能會遭遇的問題。例如旅客丟失行李,學生如何進行積極溝通,幫助旅游找回行李的對話演繹;旅客按時到達景區(qū),學生作為導游卻堵車遲到,如何向游客表達歉意的對話演繹等等。其次,建構主義教學的體驗策略指向對教學對象或語言場景的模擬,促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模擬導游景區(qū)訓練學生的英語講解能力,模擬酒店前臺訓練學生相關程序操作的熟練性等等。再次,建構主義教學的體驗策略指向實地演練,即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職業(yè)參與的工作機會,建立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的校企合作模式,例如與旅行社、旅游住宿酒店或景區(qū)景點簽訂合作協議,定期派遣學生頂崗實習,邀請旅游行業(yè)的專家來學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開展主題講座,還可依托高職院校的后勤部門,打造校辦旅行社或校辦酒店,提供學生更多的實踐實訓機會。
高職旅游英語的建構主義教學開展,通過互動式課堂營建,營造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協作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自主參與自我發(fā)現,形成會話協作的教學機制。首先是創(chuàng)設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促使教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主要包括座椅擺放、教師位置安排兩方面內容。一般傳統(tǒng)高職旅游英語教學課堂的座椅擺放呈現秧田式特征,即教師居于上位控制下方學生,師生目光交流較少,容易給學生造成居高臨下的心理緊張感。因此,互動型課堂的教學環(huán)境應傾向于回字形座位、U字形座位擺設,教師可以站在學生中間或與學生坐在一起,有利于拉近師生、生生的物理距離,便于語言交流。其次,組織互動的學習行為,使教師可以隨時接收到學生的教學反饋,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三種方式。師生互動方面教師可將英語游戲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例如教師使用英語介紹某個城市的特色景區(qū)現象、標志建筑或歷史名人等等,讓學生推斷猜測城市名稱。又例如人機互動方面是指教師將枯燥的語言信息以視覺、聽覺的動態(tài)化方式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記憶。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視頻、收聽錄音磁帶,要求學生在互聯網上查閱旅游信息、整理英語資料,并設置公共信箱收集與反饋教學問題,打造以網絡平臺為依托的學習共同體。
[1] 金 偉.高職旅游英語課程互動教學模式研究 [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1,(9):32-34.
[2] 李祥蓉.高職大學英語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教師,2010,(11):16-18.
[3] 周 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探討[J] .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78-81.
[4] 鐘玲俐,劉胡英. 從語言模因論探究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2,6(6):207-209.
[5] 袁邦株,劉 睿. 語言學流派意識培養(yǎng)對英語專業(yè)學生語言學水平影響的個案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5(5):173-175.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Approach of Ability-Oriented Tourism English
ZHANG Tong-hong
(Li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shui 323000, Zhejiang, China)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cognition of behaviorist learning, emphasizing the inf l uence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nvironment upon the learner and considering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s the S-R bidirec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ss. Its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tructure and practice teaching can greatly help to avoid the didactic teaching in the tourism English major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actual vocational capabi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s of competency-based tourism English major, 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approach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occupation ability; tourism English; constructivism; conversational collaboration
G642.0
A
1673-9272(2014)01-0186-03
2013-10-15
浙江省科技廳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和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計劃項目:“高端旅游人才英語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編號:2012R30047)。
章彤洪(1975-),女,浙江金華人,麗水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研究,旅游英語人才培養(yǎng)。
[本文編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