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 陳玉秀
(淮陰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3)
語篇是一個語義單位,不是句子或段落的簡單堆砌。理解語篇需要多種手段如銜接、連貫等。Halliday和Hasan(1976)在其書中歸納了五種類型的銜接:指代、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并對每種類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1]。連接語(conjunctions)是語篇銜接的主要標志之一,是語篇銜接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根據(jù)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語言是產(chǎn)生意義的資源,連接語是語篇意義范疇銜接的重要手段,是概念功能中最典型的邏輯功能表現(xiàn)形式。連接語不僅是話語建構(gòu)的重要資源,也是實現(xiàn)人際功能的重要手段。然而,連接語作為虛詞,人們對其傳統(tǒng)理解的理論根據(jù)不足,容易被學術(shù)界所忽視,應(yīng)該被系統(tǒng)的研究[2][3]。
怎樣才能恰當?shù)亍⑦壿嫷厥褂眠B接語,一直以來是外語學習者的難點之一。多用、少用、誤用都有礙于英語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學習者書面語連接語的研究成績顯著,而口語語篇中的連接語研究較少。本文以兩個中國學習者口語語料庫為研究對象,來分析英語專業(yè)學生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口語中連接語的使用特點和異同,以期待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有一定的啟示。
連接語在英語中的表達不盡相同 pragmatic markers[4],adverbial conjuncts[5],connectors[6]。但基本是由副詞或介詞短語充當語篇中的意義銜接紐帶,傳遞著各單位之間的邏輯語義和依賴關(guān)系的信息。
大多數(shù)學者都是對比研究英語學習者和本族語者使用連接語的差異,進而發(fā)現(xiàn)學習者多用、少用和誤用現(xiàn)象,希望對二語或外語教學有所幫助。他們認為多用、少用、誤用現(xiàn)象主要由以下原因?qū)е?(1)外語課堂的教學操練與引導;(2)學習者的母語遷移和學習者缺少語域意識。
最近十年國內(nèi)學者大都對比研究中國學習者在寫作中的連接語的多用、少用現(xiàn)象[7][12][13]。然而基于口語語料庫的連接語的研究并不多。劉國兵[8]曾對比研究了學習者語料庫(COLSEC)和倫敦-隆德語料庫(London-Lund Corpus),初步探討了我國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英語口語中使用連接語的特點,并對連接語的使用所表現(xiàn)出的非母語性進行客觀描述。從研究結(jié)果來看,中國學習者過多使用連接語比較顯著。從語義分布來看,中國學習者喜歡使用對比與讓步關(guān)系連接語,其次是例舉與增補關(guān)系連接語,其思維模式與本族語者無根本性差異。劉國兵還指出,學習者較少用讓步關(guān)系的though和確認關(guān)系的actually,并且對語域特征不敏感。這項研究無疑對進一步探討口語中的連接語奠定了基礎(chǔ)。
由于我國學習者口語語料庫的語料來源于口語考試,而本族語者語料庫的語料是自然語料,匹配性不強。另外,不同學習者或?qū)W習群體的語料對比也是對比語料庫的研究方法之一。正如Aijmer[9]提到,通過單一的語料庫來斷定所有的學習者采用普遍的學習策略是不負責任的。因此,我們利用中國學生口語語料庫和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兩個口語語料庫,來對比分析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使用連接語的共性與個性,以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
根據(jù)我們的研究目的,我們選取了兩大口語語料庫。(1)中國學生口語語料庫(簡稱SECCL)。它是由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和外研社共同建設(shè)的“中國學生英語口筆語語料庫”的子庫。主要的語料來源為我國大學英語專業(yè)學生參加全國英語專業(yè)四級口試錄音,經(jīng)過轉(zhuǎn)寫共有1,141個電子文本,容詞量1,355,949。我們只選取其中交際互動性較強的Task C交談(role playing)部分。這個部分要求考生根據(jù)所規(guī)定的角色和情景進行交談。交談雙方可以采用討論或辯論的方式對某個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2)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簡稱COLSEC)。它是由上海交通大學的楊惠中教授、衛(wèi)乃興教授主持和設(shè)計的。其主要的語料來源是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考試的實景錄像語料,容詞量723,299。該語料包括三種類型的口語交際:教師-學生型晤談、學生-學生型自由討論和教師-學生型討論。
經(jīng)過篩選的兩個語料庫文本經(jīng)過Antconc3.2.1w進行字符檢驗,SECCL中交談部分共600,579個字符,COLSEC共723,299個字符。所選擇的兩種語料均包含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對話,具有很強的交際互動性,符合我們的研究目的。
我們參照Quirk etal.的《英語語法大全》來選擇將要研究的連接語。Quirk etal.[10]將連接語分成七大類:列出、總結(jié)、同位、結(jié)果、推斷、對比、轉(zhuǎn)題。此外,參考了Granger& Tyson[11]的研究,我們又增加了“強調(diào)”語義類,共歸納了100個連接語。見表1:
表1 連接語語義類別
我們采取語料庫對比的研究方法,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調(diào)查:(1)根據(jù)個體連接語頻率,尤其是最常用的10個連接語頻率,英語專業(yè)學生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口語中連接語的使用存在哪些異同?(2)根據(jù)連接語語義分類,英語專業(yè)學生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口語中連接語的使用存在哪些異同?(3)導致兩者使用連接語異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們利用索引軟件Antconc 3.2.1w在兩個語料庫中對100個連接語進行逐一檢索,檢索結(jié)果保存為純文本。其次,為了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需要對檢索后的純文本進行手工核對,排除那些不屬于連接語的混雜檢索行,比如,so在I don't think so,so beautiful和just so-so中就不屬于連接語;刪除COLSEC中的考官話語,以免影響分析結(jié)果。最后,把所得的數(shù)據(jù)輸入卡方檢驗軟件中進行分析。
從表2中的連接語類符數(shù)量來看,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連接語使用種類略微豐富(81>67),不過,通過卡方檢驗(表3)可以得知無顯著差異(χ2=0.0005<3.84)。從標準頻數(shù)(即每萬詞出現(xiàn)的頻數(shù))不難看出,英語專業(yè)學生比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使用更多數(shù)量的連接語(161>159),并且無顯著差異(χ2=3.1609<3.84)。
表2 COLSEC和SECCL中連接語頻數(shù)信息
表3 連接語頻數(shù)的卡方檢驗﹡
在各語料庫中,最常見的10個連接語中(表4)有8個是重復的,且使用情況占其語料庫連接語總形符的近90%??梢缘弥瑑煞N學習者常用的連接語具有趨同性,經(jīng)常運用相同系列的高頻連接語。然而,表5顯示,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過多使用so,for example,secondly,of course,而較少使用 then,firstly,still,too,better,in fact,并且差異顯著。
表4 COLSEC&SECCL中頻率最高的前十連接語
表5 COLSEC和SECCL中個體連接語的卡方檢驗
兩種學習者除了在具體連接語的使用上存在異同外,在語義類別上有哪些異同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探討。首先,我們對每一類連接語的使用頻數(shù)進行統(tǒng)計,然后,利用卡方值計算程序進行分析。
如表6所示,整體上來講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和英語專業(yè)學生對列出、結(jié)果類使用頻率最高,其次是同位、對比,而總結(jié)、推斷、轉(zhuǎn)題、強調(diào)類使用頻率最少。
表6 COLSEC和SECCL中不同語義連接語的卡方檢驗
通過表6我們還發(fā)現(xiàn)英語專業(yè)學生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不同語義的連接語使用上差異也非常顯著。各語料庫中除了總結(jié)類(χ2=0.578<3.83)連接語外,兩種學習者在列出、同位、結(jié)果、推斷、對比、轉(zhuǎn)題、強調(diào)類連接語的使用上均具有顯著性差異(卡方值分別為:27.25、115.7、155.3、5.866、465.7、19.29、18.05)。其卡方值(自由度為1時)均大于臨界值3.83,則表明該值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是有意義的,即參與比較的兩個數(shù)值(如4444.00和4129.00)具有顯著性差異。表中“+”表明某類連接語在語料庫COLSEC中的使用頻數(shù)多于其在語料庫SECCL中的頻數(shù),就是我們所說的過多使用?!埃眲t為過少使用。顯然,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過多使用總結(jié)、同位、結(jié)果類別的連接語如in summary,for example,that is,of course,過少使用推斷、對比、轉(zhuǎn)題、強調(diào)類別的連接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更加注重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他們較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更多的使用推斷、對比、轉(zhuǎn)題、強調(diào)類連接語如by the way(52:5),in this case(29:9),in fact(122:70)來組織語篇。這體現(xiàn)出他們的說話技巧、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平時接受固定的訓練模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尤其在議論文寫作中更加突出,他們和英語專業(yè)學生相比存在這樣的差異也就不足為奇了。
1.英語口語中語域意識的缺乏。So,then,though,anyway是朗文口筆語語料庫[14]中歸納的口語中最常用的幾個連接語。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本族語者最常用的so與 then,中國學習者也最常用,但though和anyway兩個詞中國學習者卻很少使用。Though在COLSEC和SECCL中排第11位,而anyway在SECCL中排第13位,在COLSEC中卻遠遠的排在28位。
有趣的是,本族語者在書面語中最常使用的四個詞是however,thus,therefore,for example,而first卻被中國學習者在口語中頻繁使用??梢姡袊鴮W習者在口語中使用連接語有書面語傾向。中國英語學習者缺乏語域意識會導致一些連接語的誤用現(xiàn)象。在這里我們也要注意學生書面語閱讀訓練和口語訓練的有機結(jié)合以提高口語能力[15]。
2.英語口語考試話題的限制。學習者無法分清語域特征,導致一些連接語如first,for example,for instance,however出現(xiàn)在口語中。口語考試話題的限制可能也是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一大原因。通過觀察兩個語料庫中的口語考試話題,均屬于議論性題材,需要運用總結(jié)、同位、結(jié)果和對比語義類連接語闡明觀點。恰巧first,for example,for instance,however正屬于總結(jié)、同位、結(jié)果和對比語義類。
3.英語思維能力的影響。形象思維、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是我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階段形成的三個思維層次[16]。邏輯性是形式思維的特征之一,主要靠推斷連接語來體現(xiàn)其語篇銜接。觀察表7,我們發(fā)現(xiàn)英語專業(yè)學生比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更多使用in this/that case,otherwise。這說明在英語口語中,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邏輯思維更接近本族語者。實際上在外語學習者語料庫中幾乎很難找到推斷關(guān)系連接語的例證[17]。
表7 個體連接語的卡方檢驗
辯證思維是抽象思維的高級形式,主要靠對比和轉(zhuǎn)題類連接語來體現(xiàn)。英語專業(yè)學生要比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更多使用對比類連接語如though,anyway(s),after all,on the contrary和轉(zhuǎn)題類連接語如by the way并且差異顯著(見表7)。
本研究使人們對中國外語學習者在英語口語中的連接語使用特征有了新的了解。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以來很少被關(guān)注。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英語專業(yè)學生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口語連接語的使用整體上具有趨同特征,但在個體連接語和個別語義使用上卻存在顯著差異。盡管他們都是中國英語學習者,但步入大學后學習背景的不同導致了口語特征差異。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大學期間接受的是更加專業(yè)化的訓練,練習口語的機會要多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更多的是注重平時的讀和寫,產(chǎn)生差距在所難免。因此,英語專業(yè)學生在使用固定語義類別的連接語上比較接近本族語者。
中國學習者在口語中過多使用書面體連接語,這是和英語教學方法和口語考試體制分不開的。這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在平時的口語教學中注重連接語的語體差異,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同時也要依靠學生口語產(chǎn)出的自我修正[18]。口語考試話題的設(shè)置和形式也應(yīng)該有所改進,要脫離寫作式的議論文題材。
雖然我們對此次研究做好了周密的安排與計劃,但還是存在著一些缺陷:選擇研究的連接語語義范圍太廣,數(shù)量太多,手工操作剔除一些非連接語時難免有些主觀錯誤;選擇的口語語料是考試環(huán)境下的口語語料,是一種非常態(tài)語言運用,而對自然環(huán)境下的動態(tài)語料無從探究。不過,此次研究能夠幫助喚起教師和學習者在連接語使用方面重視語域意識,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口語教學、教材與教師的合理設(shè)置、引導,學習者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口語考試的修訂均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
[1] Halliday,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 魯瑛.英語連接語:傳統(tǒng)與反思[J].外語學刊,2010,155(4):64-66.
[3] 王永東.英語連接語的顯功能初探[J].外語學刊,2010,155(4):52-56.
[4] Aijmer,K.,& Simon-Vandenbergen,A.-M.A model and a methodology for the study of pragmatic markers:The semantic field of expect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36:1781 -1805.
[5] Zhang,X.M.A corpus-based study on Chinese EFL learners'use of adverbial conjuncts[J].CELEA Journal,2007,30(2):34-40.
[6] Bolton,K.,Nelson,G.,& Hung,J.A corpus-based study of connectors in student wri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2002,7(2):165-182.
[7] 莫俊華.中國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使用因果連接語的語料庫研究[J].外語教學,2005(5):45-50.
[8] 劉國兵.英語學習者口語中連接語使用情況的語料庫調(diào)查[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2):92-94.
[9] Aijmer,K..Modality in advanced Swedish learners'written interlanguage[C]//S.Granger,J.Hung,& S.Petch-Tyson.Computer learner corpor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55-76.
[10] Quirk,R.,Greenbaum,S.,Leech,G.,& Svartvik,J.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634-636.
[11] Granger,S.,& Tyson,S..Connector usage in the English essay writing of native and non-native EFL speakers of English[J].World Englishes,1996,15(1):17 -27.
[12] 潘璠,馮躍進.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寫作中連接語用法的語料庫調(diào)查[J].現(xiàn)代外語,2004(5):157-162.
[13] 晏尚元.英語專業(yè)學生議論文寫作中因果連接語使用的語料庫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9(5):75-79.
[14] 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 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86-887.
[15] 潘延芳,李珊.中國學生口語能力差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實現(xiàn)閱讀教學與口語訓練有機統(tǒng)一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16] 文秋芳,胡健.中國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17] Altenberg,B.,& Tapper,M.The use of adverbial connectors in advanced Swedish learners'written English[C]//S.Granger.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Malaysia:Longman,1998:80 -93.
[18] 易紅波,孫順平,裴學梅.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產(chǎn)出自我修正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