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刊理由: 文學代表著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更能從側面彰顯出一個民族、國家的社會生活、經濟文化及群體意識。為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南亞的文學交流,擴大中國及云南文學對外的影響力,經第二屆南博會暨第22屆昆交會組委會同意,由云南省文聯、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在“第二屆南博會暨第22屆昆交會”期間舉辦了第五屆中國·東南亞·南亞電視藝術周昆明作家論壇。
2014年6月4日至6月8日,柬埔寨、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及特邀嘉賓俄羅斯等國共38名外國作家,及來自省內外嘉賓及作家共100余人出席了第五屆中國·東南亞·南亞電視藝術周昆明作家論壇。該項活動為南博會暨第22屆昆交會的一項重要文化交流活動。
2014年6月4日晚9點至11點,與會各國作家代表團團長舉行會議。在團長會議上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楊紅昆發(fā)言,隨后作為主辦方的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聽取了各國代表團團長的發(fā)言。
2014年6月5日,開幕式由云南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鄭明主持,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xié)名譽副主席、中國筆會中心會長丹增致歡迎辭,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云南省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趙金發(fā)言,東南亞、南亞各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代表團團長)在開幕式上講話。
丹增在致辭中首先轉達了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對與會各國作家的親切問候和良好祝愿。他說,“古往今來,中國通過云南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溝通交流從未中斷。近些年來,各國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廣泛,也更加深入。這次舉辦昆明作家論壇,我希望承載著文明交流重要傳統(tǒng)的云南,以及在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各國友好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昆明,能給各位來賓和作家朋友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p>
趙金向與會的作家們介紹了云南文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他認為,文學的交流,是潤物細無聲的交流,是穿越時空、水乳交融的交流。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許多人物和事件將成為歷史,但文學記載其精神價值歷久彌新,長時間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此次以“走向共同繁榮的東南亞、南亞文學”為主題的昆明作家論壇,必將在文學領域進一步推動云南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云南作家與各國作家的深厚友誼,對弘揚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精神、譜寫今日絲綢之路新篇章,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6月5日東南亞、南亞昆明作家論壇上,來自柬埔寨、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的作家代表及中國作家張勝友、阿來、于堅、魯若迪基、彭學明就“走向共同繁榮的中國·東南亞·南亞文學”“全球化背景下的東南亞、南亞文學”“東南亞、南亞文學與云南文學的特點”等問題進行交流。
老撾作協(xié)主席、女作家披拉萬希望出席借本次論壇讓各國作家能夠了解老撾文學的發(fā)展,她認為在國際舞臺上,相近地域、相鄰國家、相互關聯的文學是國家間友好交往的媒介。通過文學的聯系,建立友好的國家關系,有利于我們在全球化的今天,共同邁向現代化,走向未來。老撾詩人蘇克伊感謝東道主提供了這樣一個大開眼界的機會,讓老撾作家們能夠與參會作家一道,共同探討文學的魅力。他說老撾作家協(xié)會成立僅20年,如同一粒剛剛萌芽的種子。相對于文學的聯系,老撾和中國之間的情感關系在很早以前就已建立,許多文獻數據清楚地顯示了中國和老撾兩國長達幾個世紀的交往歷史。
泰國文學有著悠久的口傳歷史。1844年,美國的傳教士出版了《曼谷記事報》,這是泰國的第一張報紙。從那時起,泰國人民開啟了他們的閱讀時代。目前泰國的現代作家主要都是一些緊跟全球化和技術進步潮流的年輕人。他們采取與以往作家不一樣的出版方式,并有著各自的讀者群。泰國作協(xié)副主席布拉帕認為,“盡管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使用著不同的語言,信仰著不同的宗教,但是我們卻有著同樣的理念,那就是‘ 用愛創(chuàng)造文學’。是文學讓我們在這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并取得傲人改革成果的國度——中國,歡聚一堂。”
緬甸作協(xié)執(zhí)委會委員欽茂吞不但是作家、翻譯家,同時還擔任著《健康雜志》的主編,他堅信,緬甸作家協(xié)會同周邊國家的國際合作是至關重要的,這也一直都是緬甸作家們努力的目標。同時,他期待能把東南亞、南亞等國家的文學作品帶入緬甸。緬甸女作家秋秋婷向大家介紹了緬甸的歷史和文化,特別是文學發(fā)展的歷程。她說,緬甸文學發(fā)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的緬甸國內文學,很多作品都著眼于緬甸的政治、宗教和經濟。其中,大多數作品涉及到政府的改革、宗教的永存、工會和平的改革以及社會腐敗等問題。
越南作協(xié)副主席黎廣莊說,“踏上昆明這片美麗且傳統(tǒng)文化深厚的土地,一方面我非常激動,因為我見到了很多同仁,雖然其中有許多是初次見面;另一方面我非常感動,中越兩國有著十分親密的關系這是我們后代子孫友誼和互助的橋梁。我認為,本次論壇與會國家數量的增多和話題的拓展,從文學領域開始,從而發(fā)展到其它領域的交流。自然與人類、山川與河流,造就了越南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讓世界文化變得更為多樣和豐富。”
尼泊爾作家代表團的6名成員都是在本國文學界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家,團長沙克是尼泊爾前財政部部長,也是一位作家。他說,“中國自古就是尼泊爾關系緊密的鄰邦,盡管地理和語言給我們的交流帶來了不便,可是卻沒有改變我們兩國友好的歷史和唇齒相依的關系。”尼泊爾特里布萬大學教授高文達博士是一位作家、評論家和翻譯家,同時兼任著大學英語教授,他在大會上向大家介紹了尼泊爾的歷史與文學發(fā)展狀況。
柬埔寨作家代表團團長、柬埔寨政府辦公室秘書、高棉作協(xié)主席辛番那認為,在人類走向和平與發(fā)展的進程中,文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家的小說、詩歌和歷史典籍在紀錄人們生活點滴的同時,也能夠彰顯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明。文化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來說,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辛番那仍然清晰地記得元朝時中國有個作家和探險家叫周達觀,他在《真臘風土記》一書中,就詳細地描述了高棉國的繁榮,以及吳哥城人們的文化習俗與生活。他說,“至今柬埔寨的人們還能夠從這部作品里,觸摸到高棉國的脈搏?!奔砥艺骷也ū任魇堑谝淮蝸淼街袊?,她顯得非常激動,她發(fā)現此次參加大會的每一位作家,都有著迷人的笑臉,她說,“每位作家的心都是年輕而美麗的,因為他們與我一樣,向往著寧靜,和平,發(fā)展和友誼。
中國筆會中心副會長張勝友說,文學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很高興在美麗的昆明和來自東南亞、南亞各國的作家們共同探討文學這一美麗的話題。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委員、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著名作家阿來在交流中的發(fā)言題目是《我是誰?我們是誰?》,他向大家拋出的是一個哲學命題,同時也是一個用中文寫作的少數民族作家在多元文化建構的歷程中對文學語言和自身認同的真實感知和深入思索。他說,“我經常在邊疆地帶游走,其中最吸引我的因素之一,正是這樣一種意味深長的生機勃勃的語言現實:口音混濁的、詞匯雜糅的語言現實。那其實是一種語言的新的生長?!敝袊鲄f(xié)創(chuàng)研部副主任、著名作家彭學明則向與會的各國作家們介紹了中國文學的現狀和中國的文學市場,他認為目前中國文學進入了繁榮和鼎盛時期,但并不是最好的時期。從傳播途徑上看,紙質、網絡、影視的文學結盟,預示著中國文學發(fā)展將呈現共榮共生的大融合局面。他認為這種共生共榮的文學結局是最好、最有生命力的結局。從創(chuàng)作理念上看,中國文學更關注現實生活和民生訴求,更體現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這種文學的人文情懷和憂患意識,是中國文學發(fā)展最重要的方向,也應該是世界文學發(fā)展的新方向。而中國文學市場的潛力空間,也集中反映了文學的成長、發(fā)展和繁榮。
云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詩人于堅說,“我熱愛漢語里的大地、高原、峽谷、群峰、山崗、部落、荒原……這些語詞,這些數千年前流傳到今天的古老語詞總是給我的寫作帶來激情和思想。瀾滄江、湄公河對于我,那就是神靈的名字?!痹颇鲜∽鲄f(xié)副主席、著名詩人魯若迪基則向大家介紹了誕生于云南小涼山的詩人群體,他認為讓更多的人通過詩歌了解豐富燦爛的云南多民族的文化,讓詩歌最終成為民族記憶的一部分,是云南詩人的夢想和使命。
東南亞、南亞部分國家作家協(xié)會還提出,由于他們文學發(fā)展水平起點較低,作家協(xié)會成立時間較晚,希望云南省能對他們的文學發(fā)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心,希望云南省方面能援助他們一些辦公設備、改善辦公條件,幫助培養(yǎng)年青作家,雙方作品互相翻譯出版,加強文學交流,增進相互信任和了解,共同促進文學發(fā)展繁榮。
云南省作協(xié)主席黃堯在昆明作家論壇即將結束時激動地表示,這是一個美麗的開端!這么多作家跨越千山萬水匯聚春城,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文學之名、以真誠的心交流和探討,所涉主題宏闊而深入,對全球化大潮中文化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等話題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傳統(tǒng)價值觀的改變帶來的矛盾給予了文學創(chuàng)作更廣闊的天地,也給文學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無論來自哪個國家,文學的神圣宗旨都是作家們最關心的問題,大家對文學的責任和擔當都有著非常相近的觀點。文學發(fā)展的歷史現狀與宗教、文化、歷史、現實的關系,這些共同的探索和文學夢想把我們的心緊緊地相連。
2014年6月6日上午,全體與會人員到云南文苑參觀;當天下午,全體與會人員出席了第二屆南博會暨第22屆昆交會開幕式。
2014年6月7日,外國作家再次來到南博會場館巡館,并赴石林風景區(qū)采風。
云南省文聯、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在組委會的關心下,每一個國家的代表團除配備外語翻譯外,配備了一名省文聯的干部作為聯絡員確保做好聯絡協(xié)調和服務工作。在論壇召開前,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就把該次論壇有關發(fā)言人員的稿子匯集起來,譯成中英對照的文字,并由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編輯印刷成《2014中國東南亞·南亞·昆明作家論壇文論集》,報到時連同中英文的《會議須知》一同發(fā)給與會者。每場論壇,實行中英文同傳,確保會議有效交流,突出實效。
參會領導及來自各國的嘉賓、作家對本次會議給予了很高的贊譽。很多人認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一個更加開放的視野,文學傳播也需要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此次論壇提供了交流,互相學習、借鑒,共同促進文學的交流平臺,通過這項文化活動,進一步加強中國、云南與東南亞、南亞文學交流,擴大對外影響,發(fā)展與東南亞、南亞國家作家之間的友誼、加深理解,促進相互間經濟、文化、社會共同發(fā)展繁榮。
此次的“中國·東南亞·南亞昆明作家論壇”成為了一次在國際文學交流的視野里,區(qū)域性文學交流乃至更寬廣領域交流的重要探索和有益嘗試。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它將拉開東南亞、南亞各國文學交流的序幕。在活動中,與會的各國作家們暢敘友情,充分交流了各自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狀況,是搭建文學交流、文化交往友誼橋梁的盛會。
責任編輯:張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