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吳為山立足于民族傳統(tǒng)的豐沃土壤,又借鑒了西方古典藝術和現(xiàn)代流派的一些技巧,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獨辟蹊徑,創(chuàng)立“寫意雕塑論”新說。他將 “人的主題”與“寫意雕塑”所碰撞出的火花,照亮了中國當代雕塑未來的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吳為山;寫意雕塑
[中圖分類號]:J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0--01
1、寫意雕塑的概念
1.1“寫意雕塑”
偶然的機會,在《雕塑》期刊上看到吳為山的寫意雕塑,以寫實雕塑的造型優(yōu)長為基礎,創(chuàng)造當代形態(tài)的“寫意雕塑”,這不僅是吳為山的藝術之路,也是他為中國當代雕塑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的有學術價值的成果。吳為山以泥當筆,揮灑自如,作品表面往往磅礴嶙峋,有些地方甚至還留下如飛白一樣的手指掃過的痕跡,有濃郁的國畫寫意神韻。他的寫意雕塑很有感染力,值得推敲,于是開始著手這篇論文,翻閱各種資料。
寫意雕塑是吳為山在“第八屆雕塑論壇”提出的。他提出寫意雕塑的緣由是要把中國的寫意精神、寫意文化融到雕塑里來。寫意,“先有意,而后寫之”。 當事物的本質與藝術家的精神高度對應時,藝術家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拋掉了一些很表面的細節(jié),抓住并突出客體中與所創(chuàng)作的主體相融合的一些特性來表達其內心的感想和情意。使其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更加附有標志性,并更好地將藝術家內心的想法與觀念融合在一起。增強了它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上的永恒性。
1.2 寫意雕塑的特征
寫意雕塑的特征是在將人與物之間的那種微妙的聯(lián)系在雕塑中融為一體并將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雕塑的寫意,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形態(tài)的夸張意象,二是形體凹凸隱顯的質感意象,三是人物瞬間神態(tài)的意象。
2、吳為山的寫意雕塑
2.1吳為山
吳為山,江蘇東臺人。就讀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曾研修于北京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美術學院?,F(xiàn)為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英國皇家雕塑家協(xié)會成員,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藝委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香港“包玉剛杰出藝術家”、“龔雪因杰出學人”等榮譽稱號。
2.2吳為山的寫意雕塑
吳為山說:“我認為一個人心中如果沒有詩意,沒有淳樸的感情,作品一定也不會感人。雕塑家要通過有形的體,來表達無形的氣,達到最高的道?!彼膰鴮W功底深厚,又游學海外多年,對于西方雕塑的研究,頗有造詣。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從而獲得了“山外觀山”的視角,對于民族藝術的審視,便多了一層深刻和清晰??v觀他的創(chuàng)作,不乏西方文化的影響和元素,但其文化內涵和精神主體仍然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氣派和中國神韻。 看他的作品,的確給我一種新奇和振奮,一種民族文化的自信,一種關于繼承與創(chuàng)新、民族與世界的感悟。
2.3“吳為山現(xiàn)象”
吳為山的作品頻繁在國內和國際的各種展覽亮相,受到好評和獎勵。他在南京大學開辦了集教學,創(chuàng)作與研究于一體的雕塑藝術研究院。大家開始議論和研究“吳為山現(xiàn)象”。 我認為,吳為山能在他的雕塑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的如此酣暢淋漓,除了他聰慧的才智,扎實的功底,手法的靈活外,個人獨特的創(chuàng)作靈感更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他的刻苦讓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得到升華,對形象反復斟酌、推敲,審慎地加工,巧妙地將部分與融合的恰到好處,并很好地突出了雕塑作品的主題思想與個人風格,為其作品的精神傳達更注入了一臂之力。
2.4吳為山的寫意精神
有人說雕塑比不上書法,書法在很久以前就開始形成風格性。由于雕塑藝術一直以來被宗教和一些皇權貴族所限制,它只能表現(xiàn)出時代的大致面貌,卻無法形成個人的風格特征。吳為山的雕塑就是將傳統(tǒng)的寫意與現(xiàn)代主義的特征融為一體。
吳為山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此基礎上,他又立足于現(xiàn)代的人文關懷,將國畫的寫意融入雕塑中,變自己的語言符號。
熊秉明這樣評價:“你的快樂,彌漫于你的生命里,真令人羨慕不已。你的肖像雕塑有別于西方雕刻,你是東方式、情緒式,寫意化的天真、質樸,凡是不合結構處,恰恰是故意的反叛!遠離現(xiàn)實,但能感到自然、客觀事物的某種存在。”
吳為山雕塑洋溢著的快樂寫意精神,并不是其隨機截取或偶然際遇,而恰恰是他站在文化和歷史高度,整體審視和反思中國藝術,從而在其深度理論預設下自覺的藝術實踐。
3、讀解吳為山寫意雕塑作品
3.1《睡童》
真正的藝術是不需要解釋的,通過視覺語言,全世界的人都能夠看懂。穿透民族,地域,時間,語言的種種限制,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的藝術。
3.2《徐悲鴻像》
《徐悲鴻像》的造型極度簡括,五官模糊,但大的輪廓特
征卻十分明顯,這種似又非似的處理給人一種空間和時間上的距離感,令人遐想。形象起伏不平的外表則明顯地讓觀眾感到一種自然、寫意的趣味。.
3.3民族魂——《魯迅》
這是最硬的骨頭,是撐起我們民族的脊梁。
3.4《齊白石》
齊白石的寫意風格是最杰出的代表,與此相對應的是“一畫論”的傳統(tǒng)。其實每一種藝術在精神層面上一定是相似的,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或是現(xiàn)代。
結語
吳為山的雕塑就是把思、理、情、藝四個方面相融合所萌發(fā)出的藝術品,他的貢獻在于他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取向上的清醒者,而且是付出所有精力去創(chuàng)造的實踐者。他將 “人的主題”與“寫意雕塑”所碰撞出的火花,照亮了中國當代雕塑未來的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范迪安《吳為山雕塑的價值》 《藝術家評論》2006年06期
2、吳為山“泥土的母性一關于藝術問題的對話實錄”,《雕琢者說》第201引頁,中國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3、歌德《茂言與省察》,張秀章等選編《歌德談話錄》第178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聶危谷 《從五千年文化中走出——試論吳為山雕塑的文化品質與藝術形式》 《美術觀察》200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