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經(jīng)》中關(guān)于男性的形象的審美分析重視程度不如女性?!对娊?jīng)》中關(guān)于男子的形象刻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秦時期的審美文化,分析《詩經(jīng)》中關(guān)于男性描寫的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男性美的表現(xiàn)大致包括外在的英武有力,以及內(nèi)涵的仁德至善。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先秦;男性;審美;形象
作者簡介:賢娟(1983-),女,貴州貴陽人,貴州師范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于古代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2013)-10-00-02
《詩經(jīng)》中涉及女性形象的篇目占了很大比重,相應(yīng)的關(guān)于其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在《詩經(jīng)》研究中也占了很大比例。與之相比,關(guān)于男性的形象的審美分析則少了許多。實際上,美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美這種社會現(xiàn)象在兩性身上都得到體現(xiàn),只是女性外在的美更加直觀,因此相對來說對男性的美的關(guān)注度比較少。本文試圖對《詩經(jīng)》中的男性形象進行分析,以此來觀察先秦時期對男性的審美觀。
一、從文本角度來審視先秦時期男性“美”的基本標準
女性的美在《詩經(jīng)》中的描寫歷來都受到比較高的關(guān)注,尤其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盵1](本文所引詩經(jīng)皆出自程俊英的譯注本)這樣的描寫,從古至今一直都備受好評,乃“傳神寫照,活畫出一個美人形象來?!盵2]175其實在《詩經(jīng)》中對男性的審美標準并不低于女性,《衛(wèi)風·碩人》描寫“碩人其頎”,以“碩”以“頎”冠于美女莊姜,說明先秦時對女性美的要求的其中一條標準就是高大修長,這也是對男性外表美的考察標準。《齊風·猗嗟》中的主人公也同樣“猗嗟昌兮!頎而長兮”,昌即盛狀、美好的樣子,“古代不論男女,皆以高大修長為美?!盵1]89詩中以“昌”“名”“孌”替換反復吟詠,都是描繪這位主人公壯美之貌。“抑若揚兮。美目揚兮”、“美目清兮”、“清揚婉兮”寥寥數(shù)字盡用于美目之上,便生動地刻畫出一個高大英武的男性形象。《邶風·簡兮》中描述的那位指揮萬舞的伶官“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zhí)轡如組?!北M顯伶官的魁梧有力的美男形象?!段猴L·汾沮洳》那位采菜之人“美無度”、“美如英”、“美如玉”,且不論詩本義是否要諷刺君子儉而不得禮,但他的外表確實美得沒法說,花和玉在他面前都遜色。
《詩經(jīng)》中諸篇的美男都是英武的男子漢形象,說明當時崇尚的是男子的陽剛之美,與我們當下出現(xiàn)的所謂花樣美男透露出的陰柔美倒是形成了鮮明對比。自從人類產(chǎn)生以來,當人類還處于蒙昧狀態(tài)時,美的意識就已萌生了,在人類造字之初也就有了“美”的存在。只是在原始社會,人類對美的理解不能等同于現(xiàn)代對美的闡釋。
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由于生育的優(yōu)勢,決定了婦女在生產(chǎn)和經(jīng)濟生活中起著主導地位和支配地位,社會地位備受尊重。然而經(jīng)過幾代繁衍,人口的不斷增加,對食物、生產(chǎn)資料等生活基本物質(zhì)保障的需求逐步增大,人類的生存必須依賴勞動。婦女因其自身的生理結(jié)構(gòu),只能從事一些采集果實,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縫制衣服,管理雜務(wù),養(yǎng)護老幼等勞動,而捕獵、砍伐等需要力量的活動自然由男性承擔下來以維系基本的生活。逐漸,男性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母系社會中女性的絕對地位也逐漸被男性所替代。
《詩經(jīng)》時代的文明較原始社會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但是在這個時期仍舊是戰(zhàn)爭頻繁,在這個階段,上古男性“碩大”為美的單一的審美準則里也被充實以勇武和力量,即把對力的崇拜具體化。
男性的美的形象在《詩經(jīng)》中得田獵詩中得到了較多反應(yīng)。從中不僅體現(xiàn)出力量之美,還包括勇武之美,對男性形象的描寫是細致而生動的。如《周南·兔罝》云“赳赳武夫”,《齊風·還》云“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薄多嶏L·大叔于田》云:
“叔于田,乘乘馬。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菽,火烈具舉。袒裼暴虎,獻于公所?!畬⑹鍩o狃,戒其傷女?!?/p>
叔于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驂雁行。叔在菽,火烈具揚。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叔于田,乘乘鴇。兩服齊首,兩驂如手。叔在菽,火烈具阜。叔馬慢忌,叔發(fā)罕忌。抑釋掤忌,抑鬯弓忌”
詩從側(cè)面展現(xiàn)了這位貴族獵手馬背上英武的表現(xiàn)。《毛詩序》曰:“《大叔于田》,……叔多才而好勇。”詩中的男子“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菽”則“火烈具舉”、“火烈具揚”、“火烈具阜”,這個男子既“善射忌”,又“良御忌”,可以“袒裼暴虎”,臂力超群,膽量過人。這樣凜凜威風、孔武有力的男子讓許多女性為之牽腸掛肚,憂心忡忡,希望“將叔勿狃”不要太大意,要“戒其傷女”。
二、男權(quán)社會中衍生出“至善至美”的審美標準
先秦以來,對男性的審美似乎都是以碩大之美與陽剛之美為標準。在男權(quán)至上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男性的陽剛為美的審美標準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發(fā)展和張揚,并增加了“禮”、“道”的內(nèi)容。審美對象給人的美感是多層次的?;蛞员砻娴男问酱騽尤?,或以內(nèi)在的張力感染人,這種內(nèi)在的意蘊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領(lǐng)域。本身“‘美’又與‘善’與‘道’等倫理、義理范疇若即若離?!盵3]13《詩經(jīng)》作為周禮社會的產(chǎn)物,真實而客觀地反映了當時的禮樂文明。男性在父親社會中的地位使他們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因此,對于男性而言,自身審美意識中最重要的參照對象則是個人行為習慣中某些形象特征或品質(zhì)能讓他們在宗法社會中得到更多的認同,便成為他們自身的審美要求,而后折射到女性對男性的審美意識中。隨著社會結(jié)構(gòu)的不斷變化發(fā)展,對男性的審美也從直觀感受進行理性思考。
“‘善’這個倫理范疇最初也可能與直接的生理欲望聯(lián)系在一起。不過,即使‘善’發(fā)展成為倫理最高范疇后,‘美’與‘善’仍常等同……將美與善聯(lián)系起來,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tǒng),代表儒家學說、影響中國藝術(shù)傳統(tǒng)至深的《毛詩序》就指出,‘詩’的任務(wù)主要就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原人倫,美教化,移風俗。’人們常說‘美色’,更常說‘美德’,充分反映了這一關(guān)系?!盵3]13柏拉圖也說“所有善的東西都是美的”?!盾髯印し窍唷分杏涊d“蓋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昔者,衛(wèi)靈公有臣,曰公孫呂,身長七尺,面長三尺……楚之孫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禿長左,軒骹乏下,而以楚霸。……且,徐偃王之狀,目可瞻焉。仲尼之狀,面如蒙旗。周公之狀,身如斷菑。皋陶之狀,面如削瓜。閎夭之狀,面無見膚。傅說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古者,桀、紂長巨蛟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然而身死國亡,大僇,后世言惡。”[4]93-94荀子此文中所記之人,在身體上或有些缺陷,放在今天對于我們選擇人才是有很大影響的,但由于他們的優(yōu)秀的內(nèi)在品質(zhì)絲毫不影響他們成為眾人眼中的美男子。只有外表的光鮮亮麗并不能使其成為君子?!秶Z·晉語五·寧嬴氏論貌與言》嬴謂其妻曰:“吾求君子久矣,今乃得之。”舉而從之,陽子道與之語,及山而還。其妻曰:“子得所求而不從之,何其懷也!”曰:“吾見其貌而欲之,聞其言而惡之。夫貌,情之華也;言,貌之機也。身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發(fā)之,合而后行,離則有釁。今陽子之貌濟,其言匱,非其實也?!盵5]475
與之出現(xiàn)在同一時代的文學著作《詩經(jīng)》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男性的審美標準,受到這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所約束。無論是尚武還是崇文,都不再僅僅是對配偶身體素質(zhì)的要求,更更側(cè)重的是對配偶的智力、能力與品德要求,即驍勇善戰(zhàn)、治國有方、品德高潔等?!多嶏L·叔于田》一文中,可見當時對男性審美的部分標準:
“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p>
此詩的解讀為:叔打獵去了,巷子里就沒人了,難道真沒有人了嗎?只是叔太漂亮太英武太仁厚。在女子的眼里,《鄭風·叔于田》中孔武有力、能飲善射的“詢美且仁”、“詢美且武”、“詢美且好”的男人是天下無雙的,當其“于田”、“于狩”、“適野”時,頓覺“巷無居人”。詩中主人公除了出色的外表,還突出了他的“仁”。俞樾云:“仁者,人也。以人意相存問之意,故其字從二人也。此章以仁稱叔,見有叔則能以人意相存問,故巷有人。無叔則莫能以人意相存問,故巷無人也。”[2]242這種說法則更加強調(diào)了叔的仁德。
《小雅·白駒》云“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這首別友思賢詩,以玉來友,也是強調(diào)“友人的品德如玉一樣純潔。”[1]296《說文解字》對玉的解釋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且溫。仁之方也?!庇糜裼魅思促澝榔淙实轮?。
而女子對男性審美選擇的最理想人選則是《衛(wèi)風·淇奧》中的美男子,文中先贊美其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文雅清俗而又莊嚴威儀、器宇軒昂。讓人一見難忘。后贊其品質(zhì)“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忠貞淳厚、心胸寬廣而又平易近人,實為賢才??梢姡孕哪恐忻滥凶拥男蜗笫敲才c品質(zhì)的結(jié)合體,既要外表俊美,充滿陽剛之氣,又要善德善行,文質(zhì)彬彬。這也體現(xiàn)出孔子“里仁為美”的美學觀,審美與道德二者相合的最終目標。“至善至美”是男權(quán)社會對男性的分工要求以及宗法禮俗對男性的行為規(guī)范衍生的審美標準。
參考文獻:
1、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
3、朱立元.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楊柳橋.荀子詁議[M].濟南:齊魯書社,1985.
5、薛安勤.國語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