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寫作能力是大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英語寫作水平的高低也體現(xiàn)了一名學生對這門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但是,從學生的寫作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學生無論是在選詞、造句還是在文章的篇章、布局方面都有很大的問題。本文首先總結和分析了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錯誤,并研究了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從而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2--02
一、引言
英語寫作是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英語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寫作訓練也是拓展學生思維,以及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大二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詞匯量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由于受種種原因的影響,多數(shù)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不高,并且寫作能力較差。本論文以學生的寫作作業(yè)為載體,和本教研室外教Malissa一起對學生作業(yè)進行仔細的批改和分析,從而總結出學生在寫作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二、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常見問題
(一)簡單的語法錯誤較多。從教學中以及學生的作業(yè)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英語語法掌握的較好,但是在寫作中卻不能正確地應用語法規(guī)則,這也暴露出學生對知識應用能力的欠缺。
1. 對冠詞和定冠詞的誤用。學生經(jīng)常漏用或者多用冠詞及定冠詞。例如: The history of the letter is longer than phone.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the letters. Letter is used to convey ideas and emotions.
2.對時態(tài)的混用。在對學生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如何使用時態(tài)的規(guī)則很熟悉,但是在寫作中會無意識地混用時態(tài),例如:In the past, people express their ideas through letters.
3. There be 句型中動詞的應用。There be 句型是英語中一個很特殊又很重要的句型,學生從最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這一句型,但是許多學生容易在There be句型中直接使用動詞,例如:There are a lot of volunteers help others in their free time.
(二)用詞不準確,句式表達單一。選詞造句也是考查學生基本功,以及學生對所學知識運用能力的一種方式,在遣詞上,學生容易忽略詞的內涵意義,并且習慣于重復利用他們熟悉的一些簡單詞,因此很難做到用詞的準確、豐富、有效。
句式也是決定寫作質量的關鍵因素,不同的思想要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只有做到句式的多樣化,才能體現(xiàn)文章的活力。然而學生很難在英語寫作中做到各種句式的變換使用,而是習慣于用簡單句,這樣文章顯得單薄無力,沒有文采。例如, “People think a healthy lifestyle is a popular trend. People choose different ways to keep healthy. Some people do more exercise. Some people would like to eat green food….” 在這一段中,學生寫的四句話都采用了相同的語法結構,句子長短同一,十分的單調, 如果稍微變換一下句式,就會有不一樣的表達效果:“People choose different ways to keep a healthy lifestyle which is considered a popular trend. Some people would like to do more exercises while others would rather to eat green food.”
(三)文章中缺少過渡詞,缺乏連貫性。過渡詞是英語寫作中應注意的一個關鍵問題,也是保證段落和篇章連貫的重要手段之一?!坝⒄Z文章有一個基本特點,即通常是按直線的形式向前展開?!盵1] 學生在寫文章的時候,沒有意識選用過渡詞,只是用逗號把每一句話分開,造成了“一逗到底”的局面。還有一部分同學過多使用 “and”, “but”等簡單的關鍵詞。研究發(fā)現(xiàn)連接詞在好作文中的頻度分布明顯高于在差的作文中的頻度分布,因此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恰當?shù)厥褂眠B接詞,提高寫作的質量。例如: “When I first came to this school, I found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college and high school. (First of all,) We don’t have fixed classroom. (So,) We have to go to different classroom to have different classes. (However) In high school we have all the classes in the same room. (Secondly,) We don’t have so many classes. It gives us a lot of free time. (Therefore) We can do whatever we want.” 在這一段中,如果去掉括號中的連貫詞,學生雖然也能表達基本意思,但是文章讀起來比較生澀,不流暢。
(四)缺乏對文章的布局能力。在大二這一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的是議論說明型小文章的寫作,這一類型的寫作形式和記敘文以及描寫文有很大的差別。它有其標準形式:開頭、主體和結尾,在開頭部分提出觀點,主題部分論證觀點,而在結尾部分要重申觀點并且提出建議和希望。但是學生受漢語習慣的影響,寫作中不能緊抓主題,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嚴密的邏輯分析和論證,而是喜歡旁證側引、面面俱到,并且喜歡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論述,因此文章缺乏邏輯性和說服性。例如:以 “Should we accept the kindness of the strangers?”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70%的學生在文章的主體部分敘述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這樣文章的語言比較感性化,論據(jù)缺少真實性和說服力。
三、原因分析
以上寫作中的問題直接反映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受母語以及漢語思維的影響。對于英語學習者,他們的母語對第二外語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語言遷移是指在學習中,學習者將以前他們掌握的有關母語的知識經(jīng)驗運用與外語學習的過程”[2] 漢語作為學生的母語,對學生的寫作有很大的干擾,這不僅表現(xiàn)在詞匯方面,還包括句法、語篇等各個方面。首先,在寫作中,學生習慣于先組織漢語語言,然后再翻譯成英語,例如:學生在作業(yè)中會寫到 “the long history river” , “sing songs”等類似的中式英語。其次,在句式上,學生習慣于用“流水句”。在漢語寫作中,我們比較喜歡用語言來渲染氣氛,比較注重文章的感染力,但是在英語寫作中,強調緊扣主題論述或者闡明自己的觀點。
(二)沒有很好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一直接觸的都是中國人,包括老師、父母、朋友等,沒有很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中式英語”。這一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學生應該盡量為自己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例如:通過電視、電影等媒介可以接觸到地道的英文,除外主動和外國人交流也是很好的途徑。
(三)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較差也和中國的教育體制有很大的關系,學生最初接觸和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因此大部分學生的做題能力很強,但是對語言的使用能力很差。
四、結語
寫作水平的高低體現(xiàn)著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的檢驗和磨礪。一個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人文修養(yǎng),豐厚的知識儲備,以及敏銳的鑒賞力才會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因此,在平時學生要注重知識積累,多閱讀書籍報刊等,儲備大量的語言信息,同時也要培養(yǎng)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善于對一些話題進行評論,對文章進行總結歸納。除外還要注重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差異,逐漸形成英語思維習慣,盡量減少母語對寫作的負遷移影響。
參考文獻:
[1]朱蓮芬. 試論英語寫作中的過渡連接詞語 [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 第23卷, 第2期, 2003.
[2]董媛媛. 母語遷移對中國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 [J],西安石油大學外語系,第25卷, 第6期,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