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語交際是聽話、說話交際雙方在實際交往中的信息互動的過程,口語交際教學法的開放性和多樣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口語交際時不知道說什么或者想說卻找不到適當?shù)恼Z言,只能用一些單調、膚淺、沒有個性的語言來表達,因此研究當前的口語交際教學法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和方式,怎樣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了一些粗淺的探索。
關鍵詞: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易麗芳(1978-),女,高級教師,工作于江西省吉安市神崗山學校,主要從事語文教學與教改研究工作。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2-0-02
與書面語相對應,口語交際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和方式,是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應用,是聽話、說話交際雙方在實際交往中的信息互動的過程?!墩Z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笨梢娍谡Z交際教學不是一般的聽與說能力的培養(yǎng),著重訓練學生對現(xiàn)代社會生活多變性的適應能力。那么怎樣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選擇合適的話題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融入程度與其對話題的注意程度息息相關。選擇話題要把話題的現(xiàn)實需要、學生的興趣與接受能力等因素考慮到,這有利于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思維,營造濃厚的交際氛圍。在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基本上分為兩種,以練目的性說為主和以練自主性說為主兩種教學形式。自主性說為主的訓練話題內容要盡量寬泛,學生可以對其生活、學習的諸多方面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意見,即使同樣的內容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談。而以目的性說為主的訓練內容可以來源于教材或寫作材料的延伸與拓展,還可以關注社會,選擇熱點話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啟迪智慧,評議時弊。例如我們初二本學期期末試卷上出現(xiàn)的口語交際題就是當前的社會熱點話題上海世博會,題目是你叫同桌小云和你一起參與活動策劃,小云說“學習那么緊張,我哪有時間???世博會那是國家的事,我們跟著忙活什么呢!”問你打算怎么勸說小云?世博會熱點話題,每個人都有話說,像這道題只要注意稱呼,理由充分,語氣委婉就行了。
二、精心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
交際的情境是人與人互動的產物,注重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在語文課內要采用說、聽、演的方式,營造“雙向互動”的交際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日常的口語交際實踐中,根據課文特點與內容,靈活機動地安排口語訓練,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并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帶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課外,也要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創(chuàng)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情境。
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大量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營造一個交際的環(huán)境。例如,在《與人交流用語文明得體》的教學中,教師請兩位同學表演小品《該來的沒來,不該走的走了》,內容如下:某人請客,見有些人沒來,就說:“該來的沒來?!币呀泚砹说囊恍┤俗愿胁皇軞g迎,拂袖而去。請客者又說:“不該走的走了?!庇谑?,其他的人也都走了。創(chuàng)設出這么一個情境后,讓同學們探討:主人如何說才不得罪人,才得體呢?學生通過感知情境,了解說話得體的重要性;通過探討交流,總結出說話得體的方法。
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口語交際的學習環(huán)境,把課內所學的知識內容用于課外實踐,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組織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如文藝匯演、演講會、辯論賽、名人訪談、郊游等,時刻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在學口語、用口語。比如在教學中設計這么一個活動,讓學生以一名小記者的身份,采訪一下周圍的成人,如媽媽、爸爸、老師等,采訪內容為:你少年時期曾經有過煩惱嗎?你是怎樣對待那些煩惱的?現(xiàn)在重新審視,你怎樣評價當年的那些煩惱?這是一項課外活動,學生采訪的對象是自己的長輩,同時學生是以記者身份去采訪的,問題自然不能過于隨便,所以要事先打好問題的草稿,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鍛煉。正是采訪時,采取哪種方式提問更自然?說什么樣的話更得體?怎樣說才能營造出更和諧的氛圍?要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就得依據對象的不同和場合的差異采取恰當?shù)闹v話方式。
三、注意訓練的層次和方法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確定口語交際訓練的“序”,有策劃、有次序,有階段性,逐步地進行,不斷向新的層次發(fā)展。體現(xiàn)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這樣一個教學原則。訓練的“話題”由熟知到陌生;“話題”的選擇積少成多,越來越多;“場合”由課堂到課外廣闊的空間;表達方式由直接到間接,由單一到復雜與綜合。
口語交際訓練必須遵循這個循序漸進的原則,分三個階段進行,分別是朗誦復述、評論與對話、演講與辯論的口語交際訓練,實踐證明,這種訓練原則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實踐中,按“張口說話——先想后說——現(xiàn)想現(xiàn)說”的流程來訓練,而不是聽和說得簡單相加會取得較好的效果。首先,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鼓勵學生“說”。其次,低起頭,嚴要求,讓學生先想后說。即每天提前抽取題目,讓學生稍做準備后再當眾說話,比如每天課前五分鐘演講。再次,讓學生現(xiàn)想現(xiàn)說并且適時接話。如圍繞一個主題開展辯論會,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多向互動,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訓練學生表達的準確性思維的迅捷、靈活。
四、發(fā)揮榜樣示范教育的積極作用
榜樣示范教育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典型示范作用,這是由我們的教學對象決定的。因為我們初中生閱歷淺,語言表達還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口語交際教學典型示范尤為重要。需要說明的是,示范也不一定全由教師來承擔,可以讓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來示范,在我平時分析試卷的過程中,這類的題目我都讓班上做得比較好的同學來回答,他們的答案有時往往比我們教師答得好,而且其他同學也易于接受,同時也可以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比如音像資料來發(fā)揮其直觀形象和逼真的作用。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一面最直接的鏡子。要學生學會傾聽,我們教師必須要自己先學會傾聽。
五、盡可能實行案例教學
對于初中生來說,給他們講述過多的口語交際理論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典型范例解析可以讓他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學習交際的方法和經驗,因此,訓練前有針對性地精選案例,教學中結合案例進行講解,教學效果一定不錯。布魯諾在《論意義行為》一書中指出:“邏輯假設在置于正在進行的故事之中時最容易為兒童所理解?!卑咐蚱涔适滦?、通俗性而具有驚人的吸引力,廣為學生所喜愛。另一發(fā)面,案例就是一個交際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確的做法讓學生仿效,也可就案例進行討論,對案例的解讀往往給學生帶來其實和幫助。
六、優(yōu)化口語交際大環(huán)境
語文教學有著顯著的社會性特點,口語交際教學自然也是如此。學習口語交際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除了語文課堂以外,學校、家庭、社會各種場合的各種活動,都應成為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場所和機會。要有計劃地把口語交際訓練同各科教學活動,同文體活動、生產勞動以及校外具體的交際情境密切結合,讓口語交際訓練經?;?、系列化。
七、研究學生實際,因材施教
對于“能說會道”的學生,我們應充分發(fā)揮他在口語交際方面的特長,讓他們當好小老師,以帶動其他學生;對于“沉默寡言”的學生,則要多做工作,啟發(fā)開導,消除其畏懼感,抓住動機,使其閃光點顯露于中,這有利于激發(fā)興趣。因此要因人而異,靈活運用,做到語言準確,簡明、得體,這樣口語交際訓練才能真正到位。
我們教師在研究學生實際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指導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門訓練,以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提高。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在這方面給我們做出了榜樣示范。她班上有四個同學似乎都有口吃毛病,但經仔細調查辨別,她發(fā)現(xiàn)卻各有原因。一個同學說話時舌頭似乎短了一點;第二個是父母講話時停頓多,規(guī)范性差,孩子耳濡目染,形成習慣;第三個是因為一站起來說話就緊張,越緊張越說不清;第四個是思維比較遲鈍,因而說話結結巴巴,含糊不清。于老師最后針對不同情況作出各種不同的處理。
八、開展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方式
學生普遍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教師采用賞識教育的方法,能保護他們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們的自尊心。因而,在口語交際教學訓練過程中,應該少批評多表揚,少責怪多鼓勵。學生經常被指責,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激情就會喪失,甚至一點不留下。反之,只要有一些優(yōu)點就要即時用贊賞的態(tài)度去欣賞,試想如果每次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們能夠體驗到樂趣,得到尊重,獲得成功的喜悅,那他們就會對口語交際訓練樂此不疲。
教師聽學生的口語表達要有耐心,不要輕易反對學生的意見,不作結論,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微小的進步并即時加以肯定,不可用挑剔的尺度去判斷詞句的“不規(guī)范”或“有毛病”,允許或提醒學生更換個詞匯,建設性地指導學生才是重中之重。
總而言之,口語交際教學法的開放性和多樣性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增加自信心和勇氣,為他們將來的生活、學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以上僅僅是伴隨語文課程改革而展開的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初步探討,希望對切實有效地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姚秀菊,優(yōu)化口語交際課的課堂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2-03
[2]葉慧環(huán),淺談口語交際的整體效應[J],《教學與管理》2003-09
[3]薛曉東;薛曉峰,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08-06
[4]于漪,語文教學談藝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 鐘寶林,初中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層次和方法[J],《科教導刊 (中旬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