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一門課程,本身是一門藝術型學科。如今的社會,經(jīng)濟水平發(fā)展迅速,科學技術不斷得以提高,這也使得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對于素質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因此引起了更多教育界人士的關注,并成為了現(xiàn)代化教育事業(yè)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任務。小學教育工作是落實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基礎,因此,小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將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而在小學課程體系中,小學音樂是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的一門藝術課程,教師更應加強其重視力度,全面了解和認識高效課堂氛圍的重要性,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高效課堂 課堂氛圍 小學音樂課堂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241-01
在目前的教育形勢中,效率高且教學優(yōu)質的課堂是小學音樂教學任務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和課題,新課標的實行和落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小學音樂課堂的變革。音樂作為小學課程體系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人文教育的一個組成內容。因此,教師在音樂課程的價值以及作用上需要加強認識和了解,從而結合實際情況和新課標要求實施課堂模式改革,提高對于高效課堂的課堂氛圍營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能夠在更為愉悅和和諧的學習情境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并使人文教育以及素質教育得以落實,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本文就高效課堂的課堂氛圍在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重要性進行了以下探討。
1 高效課堂的概念
所謂高效課堂,全稱為高效型課堂,主要是指教學效率較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較為顯著的教學課堂。其主要是在常規(guī)課堂的基礎上,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的同時,實現(xiàn)高水平教學效率和顯著教學效果的課堂。高效課堂在目前的教育形勢中,也是眾多院校的教學事業(yè)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和任務,具有較高的教學影響力。
高效課堂的原則是在最短時間、最少精力和物力支出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其教學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點。
1.1 效率最大化
效率主要表現(xiàn)在指定教學時間內,學生的收獲程度。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課堂的容量以及課內外學生學習壓力等。高效課堂的營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知識吸收率和教師的教學有效率,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1.2 效益最優(yōu)化
效益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過程表現(xiàn)出的積極性以及熱情度。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平時的興趣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能力程度、思維能力培養(yǎng)、品質素養(yǎng)以及學習習慣等。高效課堂的營造,能夠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掌握程度、價值觀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綜合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2 小學音樂課堂氣氛現(xiàn)狀
在目前,小學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融入了小學課程體系中,本身作為了推進素質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基礎課程。但在目前一些小學音樂教師的自身觀念依舊沒有適時更新,對音樂課程的重要性沒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導致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局限在了教材的教學上,致使音樂課堂的氛圍過于單調。相對于小學課程的中的三大主要學科而言,音樂課程本身的地位沒能得到更多教師和院校的重視,這也導致在課程的學時安排較少,一些農村學校在音樂課的學時安排甚至一年都上不了幾節(jié),課程安排缺乏合理性,從而導致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缺乏了解和認識,自身對于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在課堂上得不到激發(fā),一些本身尚有興趣的學生也由于課時較短和教師的課程意識不高,導致興趣和熱情漸漸消退,體現(xiàn)不出熱情愉悅的課堂氛圍。一些教師由于自身教學意識的不高,在教學計劃上缺乏創(chuàng)造性,教學手段過于傳統(tǒng),對一些多媒體技術以及音樂器材的使用缺乏重視力度,音樂器材的學習和使用本身是音樂教育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然而,一些教師卻停留在唱唱歌的教學觀念上,缺乏音樂器材的課堂也體現(xiàn)不出生動有趣的氛圍。音樂課堂本身還需要設計多種多樣的音樂活動,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比如開展音樂歌唱大賽、合唱大賽等進行評比,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有利于音樂課堂氛圍的營造,然而目前一些農村學校本身經(jīng)濟水平和師資水平較低,對于活動的開展缺乏相關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音樂課堂氛圍無法成功營造。
3 營造動靜相宜的課堂氛圍,實現(xiàn)高效課堂
所謂動靜相宜,就是指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是指靜動相結合的一種意境。物質存在于世上,動靜則表示了個體的兩種存在方式,單單只有一種狀態(tài)的話,個體的生存也將受到影響。古人常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物盛則衰”,由此可見,在一個情景中,單純只有靜沒有動,那么整個環(huán)境氛圍也將會變得單調乏味,沒有生機;而如果只有動沒有靜,那么整個環(huán)境也會帶給人們一種煩躁騷動的感覺。因此,將動與靜相結合,才能使環(huán)境氛圍更為和諧。在一堂音樂課程中,動靜相宜的課堂氛圍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效率有效提高,也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更為顯著具有顯著的作用。動靜相宜的音樂課堂,首先需要教師合理設計教學情境,一些教師本身過于關注課程的動態(tài),導致了學生熱情過于高漲,最終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掌握歌曲的內容和含義,合唱比賽的參賽學生也寥寥無幾,學生甚至在參賽歌曲的演唱中出現(xiàn)了演唱不完整和不準確的后果。這是過于側重“動”而忽略“靜”導致的結果。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保證動靜的相融。在一首歌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事先收集相關的材料,例如音樂器材的引入,從而豐富課程的教學效果,將靜態(tài)的知識活躍起來。另外,音樂本身是一種藝術,因此,教師在課程的教學中,需要將歌曲進行演繹,并讓學生進行聆聽和思考,從而實現(xiàn)動中思靜的效果。另外,學生也可以在聆聽的過程中,將想法通過腦海進行描繪,從而實現(xiàn)靜中思動的效果。動靜相宜的課堂氛圍,能夠在滿足課堂互動的基礎上,實現(xiàn)素養(yǎng)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4 今后音樂課的建議
綜上所述,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轉換,校方也需要加大對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增設更多的教學器材,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積極開展相關的歌唱比賽,貫徹動靜相宜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中陶冶情操,實現(xiàn)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完善和構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曉峰.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趣味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3):23.
[2]邱艷.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67.
[3]陳飛.用心聆聽感悟鑒賞音樂,以情演唱傳達個人共鳴—— 小學音樂教學淺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