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德育對于個人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階段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能夠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但是,幼兒德育目前仍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將就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如何滲透德育的方法,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 教學活動 德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216-01
幼兒階段是人生成長的初級階段,對個人的性格塑造以及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的形成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幼兒階段的教育也就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德育,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在各個科目的教學活動中,德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目前,在幼兒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德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德育方法較為單調(diào),僅僅局限于說教方法,學生并不能較好地吸收理解。鑒于這些問題,本文著重介紹三種德育方法,以供一線幼兒教師做參考。
1 幼兒的性格特征
根據(jù)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3~7歲的兒童處于幼兒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主要依賴對外界事物的觀察,其自身對于客觀事物尚未形成獨立的認識和看法。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幼兒在認識階段上尚處于運算階段。此外,幼兒對于外界事物的認識主要依賴于對事物的顏色,形狀等具體特征的認知,對于道德這類抽象的知識尚未形成明確清晰的認識。他們僅僅依賴對他人行為的觀察來確定某種行為是否屬于道德行為的范圍。也就是說,孩子們往往習慣于模仿他們所觀察過的行為。所以,從性格方面說,幼兒具有如下的特點:
(1)可塑性強。
由于幼兒對于道德尚未形成獨立的認識,對于道德與非道德的劃分也尚不清晰。所以幼兒往往認為:他們所觀察到的他人的行為就是道德的,自己可以模仿的行為。而且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所以,家長和教師的行為往往就成為他們行為的主要模仿目標。此外,教師的講授對于幼兒的影響也比較大。教師曾經(jīng)多次予以制止的行為,幼兒往往能夠主動避免。
(2)認知欲強。
幼兒對于外界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不僅對于外界的事物,而且對于他人的行為也有著很強的探索欲。這一特點對于德育活動的展開來說是利弊兼而有之。從積極的一面說,幼兒的求知欲強,對于道德這種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會好奇。在幼兒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教師的講授學生往往能夠更好地吸收。從消極的一面說,幼兒對不道德的行為往往具有同樣的好奇心。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制止學生的不道德行為。
2 幼兒德育存在的問題
(1)德育方法單調(diào):目前,幼兒教師在德育方面的教學方法仍然比較單一,采取的方法僅限于枯燥的講授法。這種方法雖然對于幼兒來說比較有效,但并不能引起幼兒的足夠的興趣。所以需要教師多次重復(fù),學生才能在實際行動中遵守道德規(guī)范。
(2)教師示范有限:由于一線的幼兒教師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畢業(yè)于高等院校,大多數(shù)教師尚未經(jīng)過嚴格的教師培訓,所以在為人師表方面仍然有不盡人意之處。這些不盡人意之處一旦被幼兒模仿,將非常不利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
(3)糾錯不及時:由于幼兒教師往往需要負責數(shù)十個學生的教學,所以經(jīng)常會忽略一些學生的不道德行為,不能及時予以制止。這樣學生往往錯誤地認為其行為尚未違反道德規(guī)范。這樣的德育自然不會達到預(yù)期的效果。
正是由于上面的缺陷,幼兒德育這一重要的教學活動尚未實現(xiàn)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目標。也就是說,經(jīng)歷過幼兒教學階段的孩子雖然能夠遵守大部分的行為規(guī)范,但是仍然會疏忽一些行為規(guī)范的細節(jié)。例如:很多孩子在尊敬師長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改進:例如,出門之前需要向父母和長輩請示,回來要向父母和長輩打招呼等等。
3 幼兒德育的方法
鑒于幼兒德育方面存在的缺陷,一線幼兒教師應(yīng)當靈活運用更多的教學方法,更加細致地觀察學生的行為并及時地予以指導。相信只要幼兒教師能夠認識到其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地改進,幼兒德育必定能夠達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根據(jù)以往幼兒德育中存在的缺陷,故事滲透法,教師示范法和及時糾錯法就成為了改進當前幼兒德育的有效方法。
(1)故事滲透法。
由于幼兒在認知上尚處于所謂的“運算階段”,他們對于道德這種抽象信息的敏感程度要遠遠低于對故事敏感程度。而且,幼兒對于故事往往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也就能夠?qū)适轮械娜宋锘蛘邉游锪粝律羁痰挠∠蟆K?,幼兒教師?jīng)常會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輔助抽象知識的講解。例如,教師往往會借助彩色的卡片來幫助學生認識顏色等等。所以,在德育活動中,教師如果能夠把德育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呈獻給學生的話,一定能夠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學到相關(guān)的德育知識。例如,在講解認真聽講這一道德規(guī)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舉學生喜歡的喜羊羊為例,喜羊羊在上課的時候就能夠做到認真聽講,所以他常常能夠想出解救大家的方法,而懶羊羊經(jīng)常在課堂上睡覺,所以他常常在被灰太狼抓到狼堡以后就只會哭。這樣的講解不僅能夠吸引大多數(shù)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使得學生對德育的內(nèi)容留下深刻印象。
(2)教師示范法。
由于幼兒教師自身水平的限制,他們對于自身的要求也沒能達到教學大綱中對學生的行為的要求。例如,有部分教師雖然要求學生不要亂扔果皮紙屑,但是他們在校外,甚至在校內(nèi)就會隨手將垃圾丟掉。所以,毫無疑問,一旦這樣的不文明行為被學生觀察到,該教師在學生心目的地位就會動搖。因此,廣大教師應(yīng)當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學生做出榜樣。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模仿更多的道德行為。
(3)及時糾錯法。
教師對于學生,尤其是幼兒階段的學生的指導作用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正確行為的引導上,還體現(xiàn)在對錯誤行為的糾正上。也就是說,教師不僅應(yīng)當告訴學生應(yīng)當怎么做,還應(yīng)當在學生違反行為規(guī)范時及時地予以批評和指正,這樣學生才能不斷進步。幼兒對外界行為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常常會做出一些違反道德規(guī)范的舉動,例如,幼兒在電視上看到大人吸煙會認為很威風,也會模仿。教師應(yīng)當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糾正。這樣學生才不會再次犯錯。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德育的滲透都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德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應(yīng)當引起一線幼兒教師足夠的重視。雖然現(xiàn)階段的幼兒德育仍然存在種種問題,但是只要廣大一線教師能夠積極探索適合幼兒認知發(fā)展的德育的新方法,并切實將這些方法落實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幼兒德育一定能夠取達到預(yù)期目標,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道德高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俊,盧清.幼兒德育方法探新[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4):119-120.
[2]初曉玲.在幼兒生活中滲透德育的嘗試[J].山東教育:幼教版,2011(9):27-28.
作者簡介:李春蘭(1976,5—),女,甘肅永靖,永靖縣太極幼兒園,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品德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