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講臺也需大智慧。面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老師們每天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活中,我借助習作教學關注孩子們的心靈,將游戲、小品、談話等融入其中,使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關鍵詞:巧用智慧 呵護心靈 關注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191-01
“山羊猴子皮學生”?!凹矣邪胪爰Z,不當孩子王?!弊鳛橐幻W教師,對類似的話感悟頗深。是呀,小學生心智發(fā)展尚不成熟,調(diào)皮、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而這個時期的習慣培養(yǎng)和性格養(yǎng)成尤為重要。如何呵護好孩子們的童心呢?我嘗試借助習作教學,卻從中體會到了做老師的快樂。
1 巧借小品,培養(yǎng)習慣
現(xiàn)在的小學生近視眼越來越多??吹綄W生眼睛上的厚厚的玻璃片,作為老師心情沉重。更讓老師糾結的是,學生卻不把保護眼睛當回事,大多數(shù)孩子讀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而且不愿意做眼保健操,老師的提醒、說教甚至批評都收效甚微。
一天,電視上的小品給我以啟示,于是我自編自演了一個小品《近視眼》。我用黃色鞋盒做了一副特大號眼鏡,當我踏著鈴聲帶著黃色的紙眼鏡走進教室時,學生是又驚又喜,我神氣地在講臺上走來走去,學生那個好奇呀,都瞪大了眼睛。當我低頭拿書時,故意讓眼鏡掉下來,接著我就用夸張的手法表演了“摸眼鏡、踩眼鏡”,還故意摔了一腳,然后站在講臺上把書捂在眼上念,趴在黑板上寫字……學生看到我的狼狽樣笑的前仰后合,我則大聲說:“眼睛對我們太重要了,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眼睛呀!”小品演完之后我讓學生把剛才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一說。學生興致勃勃地說著,邊說邊模仿我的樣子,有的還故意摔在地上,教室里是一片笑聲,最后我讓他們把剛才的一幕寫下來,學生寫得特別開心,文章也特別精彩,通過交流習作,大家意識到了眼睛的重要性。我們又將學生的習作和學生搜集的“保護眼睛有關知識”編寫成了小冊子讓學生傳閱?,F(xiàn)在看到學生讀書寫字時那正確的姿勢,以及他們做眼保健操時的認真勁,心里很快樂。
2 巧借討論,解決問題
一天早晨,我剛進校門,就發(fā)現(xiàn)我們班因為衛(wèi)生打掃不徹底被學校通報批評,我急匆匆走進教室,看到同學們都很氣憤,很多同學在指責值日生不負責任為班級丟了臉,值日生們更是互相抱怨。我想,這不正是對學生進行處世教育的好機會嗎?當即決定順應孩子的生活需要,把語文課改為習作指導課—— 寫建議書。
一上課,我讓學生分析我們班最近在衛(wèi)生打掃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并引導他們用簡潔的語言進行總結概括,然后讓學生將總結的結果記錄在黑板上。
我繼續(xù)引導:“同學們想過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嗎?能不能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還別說,學生的建議還真是周全,只是七零八碎,沒有條理。
我引導孩子們把這些建議按一定的順序整理了下來(師板書):
(1)分工明確,各盡其職。
(2)愛護工具,人人有責。
(3)及時檢查,賞罰分明。
(4)養(yǎng)成習慣,一貫保持。
接著,我讓孩子們按小組任選其一進行討論:該如何實施這建議。
比如,“分工明確,各盡其職?!边@一條建議,我們該怎樣分工,有誰分工更科學?值日生如何盡責?并由小組長把小組的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討論結束,各小組按黑板上整理的順序交流討論結果。
最后,我把板書整理成一篇建議書。之后讓學生說說建議書的格式和要注意的問題,學生借助板書說得頭頭是道。
這時我進行了總結:同學們,當我們遇到困難,遇到不如意時,不能只想著抱怨,更不能一味地指責別人,我們要動腦筋、想辦法,這樣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同學們都有一雙明亮、睿智的眼睛,有靈活、聰慧的大腦,一定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其他的不如意或亟待解決的問題,也一定會有許多科學的、有價值的建議,來解決這些問題。我等著讀你們的美好的、有價值的建議。
從那以后,我班的衛(wèi)生打掃的又快又好,保持的也不錯,還多次受到學校的表揚。同時,班級圖書的借閱難問題,同學鬧不和問題等也順利解決。因為,我班教室的后墻上經(jīng)??吹綄W生們貼上的建議書。
3 巧借游戲,體驗人生
六年級的學生開始步入青春期,他們變得暴躁、任性,有的不聽父母勸告,有的當面頂撞父母和老師,更有甚者則聚伙打架。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心理反抗期,在習作課上我設計了許多游戲,“人生之路”便是其中之一。
活動時,先把教室布置成一個“迷宮”,在“迷宮”中設有許多岔道,告訴學生這些都是不良的誘惑,可把你引入歧途,在各個通道上用凳子、盆子、拖把等作為障礙物,代表人生之路上的種種困難。并確定了人生之路的起點與終點。
游戲分三關,在這三關里,游戲者都要蒙上眼睛。第一關是游戲者獨立闖關。第二關,是游戲者在父母的語言提示下闖關(在教室里玩可以讓學生自選“父母”)。第三關則有朋友陪同過關,朋友可以語言提示,可以用手牽引,也可以幫其排除障礙物。
在游戲過程中,讓學生談及感受,蒙眼獨自闖關,大多同學都感受到孤獨、恐懼或是緊張,有的甚至感到窒息?!案改浮碧嵝殃J關時,游戲者則感到踏實些、自信。朋友陪伴闖關時,游戲者大都感到輕松、愉快,有的還感到幸福。
在談到游戲后的感悟時,有的感悟到人生之路不好走,父親的提醒可以避免自己受傷,使自己少走彎路。更多的則感悟到朋友多了路好走。其中有一女生則感悟到:“交朋友要慎重,否則會害苦自己”,因為在游戲過程中,她的朋友把她引入歧途。
這是一個游戲,是一次習作,更是一次人生的體驗。在開家長會時,許多家長都談及這個游戲,說:“我們在家,孩子們也和我們玩了這個游戲,孩子們似乎長大了。”
教海無邊,需要我們用智慧做槳,用快樂做帆。小學生正是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只要我們敢于開動腦筋,想些點子,學生會體會到成長的快樂,作為我們也一定會體會到做老師的幸福。
參考文獻
[1]吳放.通過身邊的小事培養(yǎng)孩子的決策能力[J].山東教育,2011(1/2):40.
[2]高愛紅.從日常習慣培養(yǎng)中看孩子成長[J].山東教育,2011(1):72.
[3]季文飛.你的笑容就是我的陽光[J].沂蒙教育,2009(11):23.
作者簡介:石貞(1967,1—),男,漢族,本科,山東省平邑縣,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及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