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工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班主任不僅是德育工作的傳播者,更是班級工作的核心。然而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就得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積累知識的同時,挖掘他們的潛能,全面提高素質(zhì)教育。
關鍵詞:班主任 德育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190-01
提高全民素質(zhì),要從娃娃抓起。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響著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就得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積累知識的同時,挖掘他們的潛能,全面提高素質(zhì)教育。
1 尊重、信任是前提
尊重、信任學生是德育教育的前提。一個摯愛學生的班主任,自然會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望,只有尊重信任學生,才會博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只有尊重信任學生,才能抓住學生的心。只有抓住了學生的心,才能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我,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辦公室,融入學生之中,尊重學生,積極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學生,熟悉學生,主動地、努力地創(chuàng)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在和他們進行交談對話過程中,真正掌握了學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在信任學生的同時,贏得學生的信任,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才能達到“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目的。愛學生的同時,還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過失,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而贏得學生的愛戴。記得筆者剛接一年級時,有一次收書費,有個小同學一回頭的功夫,錢沒了。這可急壞了筆者,雖然數(shù)目不多,但這個問題不解決,會帶來不好的影響,班級秩序以后就會很難管理。情急之下,筆者想了一個辦法,我說:“同學們,有一位同學丟了錢,可能被風刮走了,不知道刮到哪位漂亮的小朋友那里,請同學們認真找一找,看看誰是最認真的學生,看看誰能幫助這位同學找到錢,誰就是咱們班這一學期的思想標兵,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苯Y(jié)果同學們積極的找,不一會一個同學說,他看到了錢,在板凳底下。筆者就帶頭給這位同學鼓掌,表揚他是最認真的學生,他很高興,但是看得出他很不好意思。過了些時間我又找他談心,筆者說他是誠實的孩子,問他對老師有沒有真話可說,他就承認了是他拿錢的事情,筆者說知錯就改是好孩子,因為誠實我有獎勵了他一個本子。通過這件事筆者覺得,只有老師信任他,尊重他,學生才會對班主任從心理上接納,從心底產(chǎn)生敬佩,師生關系才會和諧。從而順利的進行德育教育,樹立遠大的理想。
2 關愛、激勵是基礎
關愛就是要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雖然同班級的學生年齡差不多,又同在一個教室,但由于多種因素所致,學生的思想水平、認識水平、知識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會完全相同,這就要求老師關愛與激勵教育,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展示智能的平臺,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與成長的快樂,并化為不斷進步的動力。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筆者班有幾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有一個叫朱宏達的,上課總是低著頭,并且手里玩東西,一節(jié)課下來,得點十次八次的名,為了改變他,筆者下課后就跟他交流,問他喜歡干什么,上課在想什么。他說他喜歡畫畫,上課的時候在想畫畫,筆者看了他的畫,告訴他確實有畫畫的天賦,表揚他畫的好,筆者就告訴他:你上課好好聽老師講課,下課后老師就會和你一起畫畫。他聽了很高興,為了讓老師跟他一起畫畫,他上課不再低頭,筆者就隨時表揚,終于改掉了壞習慣。成績突飛猛進。總之,讓學生在關愛中健康成長,在激勵中釋放潛能,老師就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自身優(yōu)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通過發(fā)揚優(yōu)點來克服缺點,激勵學生積極上進。
3 因人施教是核心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方法。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筆者班有一個智障兒童,說話口齒不清,同學們不把他當正常兒童看,久而久之他養(yǎng)成了一個壞習慣,上課不在座位上,并且自說自道,影響班級紀律不說,這樣下去孩子的學業(yè)就會毀掉,筆者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在別人讀書的時候,也給這個同學在同學面前展示的機會,并相繼的表揚他,讓同學給他鼓掌,慢慢的,同學不再歧視他,這位智障兒童也得到了發(fā)展的空間,進步很快。他的成績令人瞠目結(jié)舌,大家都說這個孩子大智若愚。其實是老師辛勤付出的結(jié)果。實踐證明每個學生的素質(zhì)、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上也有一定差異。但是,如果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特別是為中等生和學困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條件,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效果會變得十分相似。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從實際出發(fā),及時了解學生中間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選擇不同的形式,把“心理醫(yī)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細,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作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各盡其才,學有所用。
4 循循善誘是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泵總€學生發(fā)展情況不同,尤其是對后進生的幫助不能急于求成,第一,要注意尊重和愛護他們,要循循善誘,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教育目的。比如,在教學《荷葉圓圓》時,先讓學生看圖說說荷葉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形狀的,然后再讓學生背誦這一段,這樣就比較好記,最差的學生也能背過。這樣還能提高他們背誦的積極性。第二,要尋找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當后進生背過簡單的課文,認識了幾個,或者一個生字的時候,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來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第三,當后進生出現(xiàn)錯誤時,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切忌動不動當眾批評、挖苦,或者變相體罰,要給他們加油,鼓勁。讓他們自信,否則必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增加轉(zhuǎn)化工作的難度。
總之,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積累經(jīng)驗,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博大無私的愛去感染學生,真正給學生精神上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參考文獻
[1]孫雯.班級工作心得[J].新課程(下),2012(5):23.
[2]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