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試卷講評課是高中政治復習備考的一種重要課型。試卷類型大致分為單元試卷、期中、期末、質檢試卷等。講評課是在認真分析各類試卷基礎上對學生存在的知識或技能上的缺陷進行矯正,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尋找準確方法加以改正。因此,講評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試卷講評 以生為本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174-01
試卷講評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積累知識、應用知識的重要平臺。試卷講評的質量,是考量教師的教學思想、知識功底、教學技能的重要因素。
怎樣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在教學實踐中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在講評課的教學實踐中,有以下體會,與大家共享。
1 要注重對信息的采集分析,讓講評課更有質量
以前總覺得試卷講評并不像新課那樣重要,并沒有把講評課看成一種探究課型,覺得上講評課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課前沒有做準備,上課時拿起卷子對對答案,指出主要出錯的地方,甚至是天馬行空的,想到哪就講到哪。一節(jié)課下來,沒有明確的目的,這樣的效果可想而知。后來發(fā)現,考過的內容,講評過了,再考時,學生依然出錯,這說明我們的講評課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在閱卷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們要做好課前的精心準備,認真閱卷評分,做好成績統(tǒng)計分析。教師要指導學生從枯燥的分數中,分析本次考試自己存在的哪些問題,并分析成因,進而主動配合老師解決問題,達到增長知識、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的目的。
試卷講評課的準備工作,在批閱時就應開始。要將學生答題情況作好記錄,記清哪些習題答得好,哪些習題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識性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現象,哪些是個別現象;等等。通過統(tǒng)計和分析,寫好試卷講評課教案,講評時才能作到有備無患,切中要害。
政治試題一般有單選題和主觀題兩種類型。對于單選題,我是這樣分析的,請見表1。(以班級作為樣本分析)
一般重要的考試,都有進行網上閱卷,那么數據就更加豐富詳實,教師在采集時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的狀況,有重點的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根據上面這張表格,教師對學生的試卷上的得與失已胸中有數,下一步就要對評講方式和解題思路進一步優(yōu)化,切實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使學生感到“考”—— 有所得、“評”—— 有所獲。
因為答題技巧和答題技能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條件,要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需要進行有系統(tǒng)的長期的訓練。只有老師和學生不懈努力密切配合,才能結出勝利的果實。
我也給學生準備一個表格,要求學生一到講評課時就要拿出來對照一下。表格見表2。
這張表格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對主觀題的題型有宏觀的認識,盡量使學生在思想上并不排斥主觀題。表格的重點是在后面的兩項內容的設置,因為老師講的知識最終要內化為學生的知識,要讓學生感悟到,我要學會什么知識,我提高了什么能力。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只有學生自己感悟到我應怎么做,才有收獲。當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既要看到主要存在的問題,還要對個別學生的錯誤情況進行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刀切,只有這樣,才能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都能學有所長。
2 強化重點,關注盲點,總結易混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關注知識的盲區(q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我認為這個知識點不重要”,在這種意識指導下,就會形成知識的盲區(qū),因此在教學中,大家切記要以考試大綱作為復習備考的指南針,盡量避免知識的盲區(qū)和漏洞,因為這些知識有可能會出現在單選題的選項中。
對于易混點的知識,教師要有意識指導學生整理四個模塊知識的易混點,閑暇時拿出來翻一翻,避免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知識就在于不斷積累,在積累中才能促使學生不斷成長。
3 注重反思環(huán)節(jié),關注學生的成長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探索,研究新情況,總結新思路,貫徹新思維。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以學生的利益為最高利益,以學生的成長為最高宗旨,為學生著想,為學生服務,提高講評的課堂效率和質量,讓講評課講出新意,評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