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物理教師應該經(jīng)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
關鍵詞:物理教學 勤于 反思教學 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073-01
如何讓自己的教學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做到知識融會貫通,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的反思自我教學行為,注重日常反思的提煉,摸索教與學的竅門,才能促進了教學成長和能力提高,實現(xiàn)“傳道、授業(yè)、解惑”,達到教學相長。通過自己多年初中物理學教學的實踐,我的體會是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反思。一是自我教學反思。
下面是我以《光的折射》一課為例進行自我教學反思。
自認為較好的方面: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整堂課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師生配合、學生合作較好。在教學中,注重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發(fā)思考,通過實驗探究規(guī)律和掌握理論。學生表演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兩角的大小關系較好,并能總結出在空氣中的角始終是大角。教師要注重二級結論的得出及使用,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實驗和媒體相結合,在學校器材不齊的情況下自制教具可折疊的光屏,加深了學生對折射規(guī)律的印象。
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整堂課雖然氣氛較活躍,但部分地方進行較緩慢,沒有把握好時間,導致后面時間有些不夠。應加強學習時間控制,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須設定時間,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使學生在有效時間內(nèi),獲得最大收獲,讓本節(jié)課顯得更完整。對本次課的準備不夠充分,由于第一節(jié)課到第二節(jié)課的課間時間短來不及調整實物展臺的效果。“光的折射現(xiàn)象”演示實驗有待改進。因為是剛剛接觸物理的初中學生,對光的折射是什么還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講課時,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學之初,就應充分地準備好教學與演示之間的辯證關系,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想清楚教學中可能碰到的學生可能提出的任何問題,學生理解中可能不能接受和存在的學習困難。課堂要件都充分地準備后,要重點在讓學生理解“光的折射現(xiàn)象”由抽象變直觀,理論變實踐,實踐變成學生會動手的有效途徑上解決授課。在探究三線共面的時候,由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和表達能力有差異,可以考慮師生共同完成。比如:從水中看岸上的樹是變高了的樹的虛像,海市蜃樓的形成,天上星星的實際高度……都還沒有來得及討論,這是最遺憾的地方。因此,總結提煉“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教師要注重把抽象的“光的折射”的講解,轉變?yōu)榘鍒D,用直觀線條畫出光的折射光路圖,通過學生最熟悉的近視鏡、放大鏡、多個光鏡組合而成的望遠鏡以及萬花筒等生活中學生感興趣,但又不能很好解釋其原理的光的折射路圖,從而利用了生活實例,既解決了理論授課,又要學生掌握了光的折射規(guī)律,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由于時間沒有把握好,所以學生的課堂練習沒有當堂練習反饋。反思結果是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在課前準備時,一定要站在每一名學生理解和動手能力的角度,充分考慮,要科學合理分配該課中的每一個要素、包括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時間安排,做到重難點明晰,時間分配合理。小結:通過自我反思,促進自我提高。
二是從聽課中獲得反思。通過聽其他教師授課,圍繞自己的授課,要認真對照反思,抽煉出其他教師是如何擺布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點,通過反思,提煉出自己超過所聽課教師的實際水準,并將提煉方法寫在聽課記錄本上,利于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實現(xiàn)自我教學突破,逐步把自己打造成本學科的名師,名導,推動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
實踐提煉,舉一反三:
教育教學要講究方法,但是沒有固定的方法。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論性闡述自己的教學認知,供同行參考。即:總結、反思、提煉、探究、深化、落實。
關于上述想法的詳細說明如下:
總結:總結既是對前一節(jié)課的小結,更是下一節(jié)課提高的開始??偨Y是教學水平能否提高的關鍵。因此,教師在當節(jié)課教學結束后,一定要根據(jù)本節(jié)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進行認真總結,且要寫出總結小節(jié),勾畫出教學路線圖。
反思:反思顧名思義就是反醒不足,思考改進,是教學水平能否提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在前面總結的基礎上,拿出改進措施,并將反思結果寫到教學業(yè)務手冊之中。反思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反思的是否準確,與教育教學理論是否有沖突,同時,要檢驗前面的總結是否準確,總結不準確的地方要及時調整,真正實現(xiàn)“反思”。
提煉:提煉是對總結和反思的升華。教師在提煉時,一定要把握好不拘泥于教學理論的常態(tài),要學會融會貫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有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并將提煉結果應用于自己今后的教學之中,實現(xiàn)教學飛躍。
探究:探究是教學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作為教師一定要做到學、教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從而把自己打造成實踐型和理論型人才。要注重不斷研讀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教育教學方法,學會向學生學、向同行學、向書本學,并注重將學習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總結、反思、提煉,實現(xiàn)教學能力升華和自身能力提升。
深化:深化是保證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模式養(yǎng)成的持之以恒。教師一定要養(yǎng)成終生學習,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并將這種好習慣作為終生追求的奮斗目標,做到教到老、學到老,終生不輟。
落實:落實是能否完成達到提高的終極目標。教師一定要把自己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落到教學工作的實處,切實達到學而不厭,悔人不卷。
以上是自己對教學反思的一種認識??傊?,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沉下身子,實際作為,創(chuàng)新理念,真抓實干才是教學的常法。
參考文獻
[1]何齊宗.當代教育新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5-40.
[2]彭夷.物理教學目標引,探究能力合作輔[J].物理教學探討,2013(2):27-29.
作者簡介:何金富(1963,4—),男,漢族,大學學歷,中教一級,籍貫:吉林省樺甸市,現(xiàn)工作單位:吉林省樺甸市第三中學,物理教師,研 究方向:中學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