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上《練習6》“做做說說”:“先聽老師介紹核潛艇的有關知識,然后再復述老師所講的內容?!边@道題,筆者經歷了兩輪的教學實踐,也參加了“同題異構”的專題教學研討。通過課堂觀察、效果評析,深切地感到:“做做說說”不能丟開“做”,而只求其“說”。“做”是“說”的基礎和前提;學生是“做”的主體,“說”的原創(chuàng)者;教師則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課堂上,老師有關核潛艇知識的介紹、復述要點的提示、復述方法的指導,均代替不了學生的自主實踐、自我建構。
【案例1】一位老師教學這道題,課前收集核潛艇圖片、相關資料、制作課件、撰寫《核潛艇知識介紹》講稿;課上板書聽記要點,指導復述方法,詳細介紹核潛艇有關知識。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即使指名優(yōu)生復述,也只是皺皺眉頭、眨眨眼睛,無從開口。什么核反應堆、核潛艇外殼、內殼、舵翼、方向舵,什么自給力、續(xù)航力,什么潛地導彈、反艦反潛導彈、鸚鵡螺號……學生們如墮煙海,他們說:“聽不懂,記不住,說不出?!?/p>
【案例2】另一位老師面向學生,統(tǒng)籌安排,將此項練習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開展“神奇核潛艇,給我一個夢”語文學習實踐活動。學生們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學習條件、居住環(huán)境,自主、自由組合學習活動小組。課余假日,他們或上網搜索,或查閱資料,或請教老師,或走訪專家。他們有的收集核潛艇圖片,有的描摹核潛艇圖形,有的摘編核潛艇知識,相互質疑研討,還有的編輯班級墻報?!睂W生們的作品,有的描摹剪貼、仿影繪畫、圖片標注、小小知識角等刊于《核潛艇五彩池》《我的一個夢》專欄。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夢。學生A說:“我有一個夢,長大要制造多功能核潛艇?!?學生B說:“我的核潛艇要有兩只翅膀、四個輪子,海里能潛,空中能飛,陸上速度數第一!” 學生C說:“我要當一名核潛艇戰(zhàn)士,保衛(wèi)我們偉大的祖國。”他們動手、動口,自主吸收、快樂表達,變被動的課堂灌輸,為開放的自主獲取;變單一的獨家介紹,為群體的互動交流;變刻板的機械復述,為多彩夢想的交流。
【反思】 第一,習練要放手?!袄蠋熤v,學生聽;老師做,學生仿”。一個模子、一條路子、一種答案,封閉孤立,扼殺天性?!熬毩暋钡摹傲暋?,甲骨文從羽,從日。意為鳥兒在晴日里練習飛翔。小鷹學飛,老鷹總是把小鷹引向窩外,任其習飛,搏擊長空?!熬毩暋保纫熬殹?,更要“習”,要打破以題做題的框框,順應兒童的學習情趣,拓開一片天空,讓他們自主發(fā)展。
第二,理念要更新。一線教師最大的優(yōu)勢,是有實驗園地——課堂。一道題,可以這么教,也可以那樣教,教師有選擇權;教學方案怎么訂,最佳效果是什么,教師可以自我設計、自我鑒別。第一位老師“教教材”,以教定學,教師主宰,學生被動;第二位教師“用教材”,以學定教,教師指導,學生主動。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學生有了自主權,學有時間,練有空間,思有所悟,習有所得。《核潛艇五彩池》《我心中的夢》,件件作品來自學生之手,篇篇“夢”境出于兒童內心,各有特色,異彩紛呈。
第三,細節(jié)要開發(fā)。一滴水能折射出七彩陽光,一道題能透發(fā)出教學思想。在一個字、一個詞、一道題、一段文的具體教學過程中,善于捕捉細節(jié),精心開發(fā)細節(jié),日積月累,我們的教學思想就會敞亮起來?!队浗鹑A的雙龍洞》有 “孔隙”細節(jié)描寫,一位老師在教學時進行了三輪教學、三次反思、三次探索:從“孔隙行船式”把學生“拉”進去、“拉”出來,直來直去感受“孔隙”的“窄”;到“孔隙洞觀式”,啟發(fā)學生多角度閱讀、多方面思考,探究 “孔隙”是怎樣寫出來的;再到“讀寫結合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捕捉生活細節(jié)、練寫具體細節(jié),悟其道,獲其知,習其法?!翱紫丁比痰募毠?jié)開發(fā),讓我們的眼睛為之一亮,“做做說說”其實更需要注意細節(jié)的開發(fā),再到學以致用的能力提升,這樣,才能真切地感到學生的思維在發(fā)展,智慧在閃光,生命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