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導(dǎo)入】
一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
二
站在建筑前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的太平洋藍色,建筑物表面豎行排列著凹凸起伏、錯落有致的長方體溝槽,在太平洋藍色的映襯下像漣漪一樣波瀾起伏,使人心情感到無比的輕松和愉悅。建筑物右邊可見絢麗的七彩虹柱從頂部懸掛到地面上,像一道彩色的瀑布從天而降,顯得十分壯麗。傳說著,在彩虹的另一端有著七匹彩虹小馬,它們守護著彩虹另一端下的寶藏,據(jù)說那些寶藏里藏著能夠讓幸福發(fā)生的寶石,對著彩虹許愿,或許比對流星許愿更加的靈驗,流星帶去的是人的思念,彩虹帶來的卻是心里七彩的希望。彩虹是人們的天使,彩虹是希望之神,只要看見彩虹,傷心不愉快的事就會馬上消失,使人感到快樂幸福,充滿希望。彩虹的傳說是美麗的,而追求彩虹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也許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更能感受得到。
——(《八方·薩索特國際家居》)
三
“壯麗三峽”展廳位于三峽博物館一樓右側(cè),是博物館的招牌展廳。走進展廳,參觀者就仿佛來到了壯美的瞿塘峽。迎面是一幅長9米、高6米的三峽壁畫,它與擺放有致的各種三峽石一起,構(gòu)成了雄偉的夔門、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參觀者的腳下,正踩在一條用玻璃隔水方式營造的長江水上。江水拍岸的聲音,川江號子的聲音,以及長江三峽特有的猿啼聲,使人們仿佛走進了一個真實壯麗的三峽。
——(《三峽博物館》)
【閱讀心得】
片段一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了蘇州園林的假山、池沼、橋梁等景點,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清晰地感受到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如果不是按照這種順序介紹,讀者就會感覺雜亂無章,而且也很難領(lǐng)略到蘇州園林的精妙布局和和諧的圖畫美。
片段二有著明顯的方位名詞,如“前面”“右邊”“首先映入眼簾”等,這些方位使得八方·薩索特國際家居的布局有條不紊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片段三同片段二一樣,也出現(xiàn)了很多表示方位的詞語,如“右側(cè)”“走進展廳”“迎面”“腳下”等,這些詞語同樣清晰條理地展現(xiàn)出三峽博物館的內(nèi)部構(gòu)造,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了三峽博物館的藝術(shù)美。
【技法點睛】
介紹景物就要遵循一定的順序,這是使文章條理清晰的必備條件之一。介紹景物的順序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采用什么樣的順序,取決于介紹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目的。在介紹某建筑物的結(jié)構(gòu),說明某種產(chǎn)品的構(gòu)造,介紹某一地方情況時通常使用空間順序。空間順序是按事物構(gòu)成部分的組合順序,或者是人們觀察事物的先后順序來進行說明,通常是按照事物結(jié)構(gòu)、方向、位置的一定順序來安排說明的內(nèi)容,或者從上到下,或者從外到內(nèi),或者從左到右,或者從南到北,或者從遠到近,或者從中間到四周,或者從整體到部分。在寫作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什么就寫什么,而應(yīng)精心選取有特點的材料,而且要做到詳略有致,不可平均用力。
【仿寫作文】
游張家界
□劉哲驍
我一直認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可當(dāng)我去過張家界后就不這么認為了。因為張家界奇特的風(fēng)景占據(jù)了我的心,而我對桂林山水的認可也被拋到九霄云外。至今,張家界的那一次游歷仍讓我記憶猶新。
剛到張家界,眼前的景色就令我大吃一驚。一座座山峰互不相連,每一座山都各有特色。有的像一把利刃直沖云霄,有的像一根竹筍拔地而起,還有的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正在梳妝打扮。
我們首先來到第一個景點——天子山。我抬頭向上望,立刻毛骨悚然起來。我望而生畏地說:“這么高,爬上去如果摔下來怎么辦?”“還是要有點男子氣概嘛!”爸爸說。
不管了,我一定不能成為爸爸的笑柄。我斗志高昂,決心要爬上去。順著一級級臺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爬到了半山腰。我正想趴在欄桿上休息一會兒,眼前的美景讓我的下巴差點脫臼——一條環(huán)繞著天子山的溪流像一根藍色的飄帶系在天子山的腰間。遠處一塊巨大的巖石像一只公雞,幾棵蒼翠欲滴的松樹則形成了它的尾巴,這只“公雞”昂首挺胸,好像隨時要打鳴似的。
又過了一會兒,我終于爬上了山頂,四周籠罩著云霧,像一層輕紗。我站在那里,仿佛來到了仙境,又像在騰云駕霧似的。
天子山的美景讓我念念不忘,森林公園的清新也使我流連忘返。
走進森林公園,踏在鵝卵石上,一棵棵參天大樹映入眼簾,鳥兒動聽的叫聲縈繞耳畔,撲鼻而來的花香也使人神清氣爽。樹上蹦跳的猴子更是“野”性十足,在我們頭頂?shù)臉渲﹂g跳來跳去,親熱的勁頭讓人難以言狀。在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里,一條條魚兒游來游去。我把腳伸進小溪里,夏季的炎熱立刻灰飛煙滅,只有陣陣清涼從腳底彌漫開來。
大自然真是奇妙??!它就像一個魔術(shù)師,創(chuàng)造出了張家界這種仙境一般的地方。
【指導(dǎo)教師:曹令珍】
【練筆小結(jié)】
本文按照移步換景的寫作順序,向讀者介紹了張家界的美景。作者先寫初到張家界時對張家界的整體印象,然后又按照空間順序向讀者分別介紹了天子山山腳下、半山腰、山頂以及森林公園的美景,讓讀者在作者有條不紊的介紹中對張家界的美景有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