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茶點總會帶給人們一份悠閑、隨性的濃重生活氣息;在發(fā)源地,它是家庭聚餐和朋友聚會的不二選擇,不必如西餐廳那般正裝出席,也不必像正式宴請那樣太過拘束,只消三兩親朋相約而去,便能有一個美好的上午。
從熙熙攘攘的東大名路郵輪船舶中心走過,如果不是路牌的提醒,我可能就錯過了選址低調(diào)的上海外灘浦華大酒店。酒店鬧中取靜,一條連接北外灘濱江綠地與浦華酒店的高陽路橫貫在眼前,曲徑通幽,隔絕了兩旁街道的紛擾嘈雜,它就這么靜謐地存在著。
虹口區(qū)的北外灘曾經(jīng)是猶太難民的聚集地,保留了紅灰相間的猶太特色建筑,上海外灘浦華大酒店身上仍有那時的影子。酒店風(fēng)格低調(diào),浦華是如此靜悄,讓到達(dá)此處的人皆能感受到一種平靜。走進(jìn)酒店的大堂,撲面而來的老上海元素瞬間將人拉回到記憶當(dāng)中:大堂正中間的雙旋梯蜿蜒出一條曼妙的曲線,映襯著全上海酒店中面積最大的法國砂巖彩色玻璃穹頂,透出濃郁的古典氣息 ;二樓開放式的環(huán)形走廊與雙旋梯相接,將大廳環(huán)繞其中, 這種劇院式的建筑非常懷舊,讓人瞬間沉浸在時光輪回的寧靜之中。不管你是否對老上海的韻味很在行,但這種優(yōu)雅的氣息終將讓你深陷其中。
沿著雙旋梯,便可到達(dá)“臺南擔(dān)仔面中餐廳”。臺南擔(dān)仔面和海鮮早已名聲在外,但是,不要以為酒店會墨守陳規(guī),它最近推出的港式茶點再一次豐富了餐飲領(lǐng)域。在中餐廳坐下,你會不自覺地放松,這里以米白色為主調(diào),親切感讓人油然而生,即便是第一次來的客人也不會有陌生感。
新推出的港式點心再一次延續(xù)了酒店極高的美食制作水準(zhǔn),每一道點心都完美表現(xiàn)了港式點心的原味。不得不提的是港式點心的經(jīng)典之作——水晶鮮蝦餃。
蝦餃在制作上十分講究:將澄面、生粉制成蝦餃皮;鮮蝦洗凈去殼,吸干水分,壓爛攪拌成肉膠;肥肉切成細(xì)粒,用開水燙至剛熟,再用清水浸過,使肥肉既爽而又不致出油;待加入各種配料后,經(jīng)冷凍,再制成蝦餃蒸熟。蝦餃片薄而半透明,皮內(nèi)鮮餃餡料隱約可見,咬起來更是爽口彈牙,并有少許鮮美湯汁。
吃完了清爽可口的蝦餃,蟹黃蒸燒賣更是不可或缺的醇香之選。
干蒸燒賣的歷史有七八十年之久。傳統(tǒng)的干蒸燒賣一般將牛肉去掉筋絡(luò),用刀剁碎后,配以肥豬肉粒、姜汁、酒等拌勻,撻至起膠,擠成一個個丸子上碟?,F(xiàn)在,有配以馬蹄粒、筍粒等爽口配料,使其更加鮮香爽口,肥美不膩。浦華的蟹黃干蒸燒賣加入了味道醇厚鮮香的蟹黃,這種新式的燒賣做法,讓味道極其鮮美,口感濃郁!如果你的口味偏重,那么蟹黃蒸燒賣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更喜歡偏甜的點心,那么叉燒菠蘿包就一定不能錯過。這一款茶點是在香港經(jīng)典點心菠蘿包的基礎(chǔ)上作了改良,不過它依舊保留了菠蘿包那層美味的脆皮。酒店的廚師將砂糖、雞蛋、面粉和豬油一起烘制而成,這是菠蘿包的精髓所在,一口咬下,酥脆的表皮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而與傳統(tǒng)的菠蘿包不同,酒店的叉燒菠蘿包加入了上等的叉燒作為餡料,肥瘦適中,口感、味道俱佳。
浦華港式點心中,美味者不勝枚舉,港式鳳爪、馬拉糕、豉汁排骨等,樣樣都是令人齒頰留香,流連忘返。而在這極具老上海風(fēng)格的優(yōu)雅氛圍里,每一次用餐,都是一種不可比擬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