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文明是從人類與洪水的斗爭開始的。無論是我國的大禹治水傳說還是西方挪亞方舟的故事,都說明了在遠古洪荒時代已經開始了與洪水抗爭的事實。然而面對洪水之災,大禹不僅總結父親鯀筑堤防水失敗的教訓,疏通河床、開鑿渠道,而且“身執(zhí)耒鍤,以民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出現(xiàn)了“九州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史記·河渠書》)的局面,成為中華民族千古流傳、婦孺皆知的美談。而在西方,廣為人知的是《圣經》中記載的挪亞方舟故事:挪亞受上帝啟示,在上帝懲罰世人罪惡,要用洪水淹沒世界、毀滅人類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動物雌雄各一對帶到船上,躲過了洪水的滅頂之災。兩個故事在東西方千古流傳,經久不衰,積淀了各自的文明,飽含了中西文化的差異,演繹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大禹治水和挪亞方舟體現(xiàn)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觀。挪亞靠神的啟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給人們的災難,而大禹則把洪水看作自然現(xiàn)象,帶領人民一起用疏導的辦法戰(zhàn)勝洪水;挪亞也給人類繁衍留下了種子,但也給人類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惡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給人類的卻是與自然界和諧與斗爭的思考。這二者從根本上體現(xiàn)的是世界觀、宇宙觀上的差異。在中國,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發(fā)展視為一種健動不息的自然過程,而人則是宇宙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要適應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正是這種宇宙觀,使大禹面對洪水,因勢利導,不“堵”而“疏”,使我們的古先帝西起沙漠東至大海將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爭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個偉大的民族,鑄造了一個治水的偉大時代,造就了一種古老的東方文明。而在西方,卻試圖為宇宙尋找一個不變的絕對存在,并從這種絕對存在出發(fā)規(guī)定萬事萬物的基本性質。作為西方文明源頭之一的猶太-基督教神學,就把上帝作為時間和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是上帝拯救了挪亞,從而演繹了西方文明。
大禹治水和挪亞方舟體現(xiàn)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進和穩(wěn)健、躍動和嫻靜、分析和綜合的差異。面對人類的“罪惡”,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毀滅人類。這種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躍進和突變,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學上表現(xiàn)為充滿躁動和遐思,在文學上對騎士精神進行歌頌,在藝術上張揚運動精神和陽剛之美。而在思維方式上則表現(xiàn)為片面的掘進,用哲學家的語言就是一分為二,同中求異。因此,不用做整體思考,哲學家、思想家僅圍繞一個著眼點,便可尋根究底地鑄造自己的理論大廈,形成自己的學派、主義,以至思潮蜂起、理論迭出,再現(xiàn)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與此相反,面對洪水之災,中國的古先帝們前仆后繼,大禹終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針,并綜合運用當時各種原始的知識和技能而治水成功。這凝聚了東方文化典型的思維特征為綜合,積淀了東方文化的核心為穩(wěn)健和嫻靜,用哲學家的語言就是合而為一,異中求同。因而中國哲學的整體觀念年深日久,中國文化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成為底蘊,中國美學的陰柔之美成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處,有美麗的珊瑚,飄曳的海草,也有悠閑的海魚,同波濤洶涌的海面相比,構成了一幅嫻靜多彩的圖畫。這就是東方文化的境界。
大禹治水和挪亞方舟體現(xiàn)了中西方倫理道德觀上的差異。兩個故事從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東方疏導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異,而從深層次看則體現(xiàn)了西方文化講究天賦人權,強調個體本位,張揚主體性,而東方文化更強調禮治,講集體本位和人倫責任的差異。在挪亞方舟故事中,雖然看不到挪亞為人類而斗爭的痕跡,卻可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計劃,感受到他抓住機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體精神,領悟到他利用外部條件應付危機,以退為進的應變思想。西方文化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從古希臘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藝復興發(fā)展到極致,色彩濃重地描述著追求獨立人格、個性解放、強調個人主義的畫面。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異軍突起,人才輩出,成績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識形態(tài)的混亂,個人主義的膨脹,形成了自我表現(xiàn)的個人主義價值觀。而大禹治水精神世代弘揚,培育了中國自省、自律,從集體本位主義出發(fā)的禮治思想和重義輕利的文化觀,形成了中國人謙和、禮讓、重社會責任的優(yōu)良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這種文化長期積淀而形成的君義臣忠、父慈子孝、夫倡婦隨的外儒內法的社會結構和人倫責任,一方面保證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促進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續(xù),但另一方面也禁錮了人的個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橫向夫妻關系,東方重縱向血緣相承。挪亞攜妻避水,而大禹則繼承父業(yè),新婚四天便去治水,也反映了東西方封閉與開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形成東西文化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異也是精彩紛呈的。挪亞方舟和大禹治水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中西文化的美麗景觀,引導我們走向中西文化差異的源頭,啟發(fā)我們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質和精髓,促使我們相互借鑒、彼此“揚棄”。使“嫻靜”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躍動”的西方文化相映,使東方的責任意識和西方的權利思想相輔,從而生成絢麗多彩的人類文明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