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呂蒙正是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狀元宰相,他有敢于頂撞皇上的膽量,也有唯才是舉的氣量。
呂蒙正有個學友叫溫仲舒,兩人彼此仰慕,親如兄弟。太平興國二年,二人雙雙考中了進士,后一同從政。誰知,溫仲舒意外“中箭”,遭貶多年,一直沒有“東山再起”。呂蒙正擔任中書令后,不忘“發(fā)小”情分,多次向太宗舉薦,使溫仲舒重新走上領導崗位,自此青云直上。按說知遇之恩當涌泉相報。然而,春風得意的溫仲舒卻變得剛愎自用,翻臉無情,甚至在呂蒙正觸了“逆鱗”,皇上正生氣時,還利欲熏心地落井下石。
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蓞蚊烧劼牶螅瑓s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要為國盡力,那些小事萬萬不可記在心上?!弊尡娙嗣C然起敬。
有一次,呂蒙正在夸贊溫仲舒的才干,知道實情的太宗以為他還蒙在鼓里,就忍不住提醒說:你總是夸獎他,可他卻常常把你說得一錢不值呢!”心無芥蒂的呂蒙正笑了笑說:“陛下把我安置在這個職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樣欣賞別人的才能,并能讓他才當其任。至于別人怎么說我,這哪里是我職權之內(nèi)所管的事呢?”
原諒他人,體現(xiàn)了呂蒙正閃亮的人生智慧。他不計前嫌、禮賢下士,寬廣容人、秉公處事的治國理念,讓太宗對他愈發(fā)器重有加。
事實證明,呂蒙正的眼光還是不錯的,溫仲舒雖說有點嫉妒的小毛病,干事還是很有能力的。他出任邊疆,叱咤風云,所向披靡;輔政朝廷,辦事得力,業(yè)績不俗,以致與名臣寇準齊名,時人并稱他們?yōu)椤皽乜堋薄?/p>
呂蒙正以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懷,常人難有的氣量,心存大局,用人之長,終使他身為兩朝宰相,成就一代功業(yè)。
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去征服。從古至今,人和人之間最高的競爭和較量,不是比技巧,是在比氣量。能受氣,方能成大器。氣量,既是能量,也是一種力量。氣量是一個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力量。有了氣量,何愁人心不順,事業(yè)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