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成人都會經常犯錯,更何況未成年的孩子。那么,如何正確對待學生犯錯,這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一件事。課堂教學中,面對新知需要探索,那么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問題,犯下錯誤。如果我們教師因勢利導,呵護童心,也許就會幫助學生找到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這樣的事兒作為教師的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學生錯誤“錯題集”美麗我們辦公室是一個大辦公室,平時的課間往往就成了學生訂正作業(yè)的天地了。不經意間,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言論:“這個題目我都講了多少遍了,你怎么還錯呢?”“你說你這個題目應該錯嗎?”“你的錯誤實在是難以理解,不可原諒!”聽到這些,作為老師,我也深有同感:有些問題,在課堂上是當重點講的,可無論怎么強調,學生還是該怎么錯就怎么錯,真是挺氣人的。可再回過頭來仔細的想想,誰又沒犯過錯誤呢?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是不是應該理智一點呢?是不是應該耐心一點呢?我覺得討論一下“如何對待學生學習中的錯誤”很有必要。
一、教師要以大海般的胸懷,接納學生的錯誤
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教師一直是絕對的權威。在學習上,學生稍有差錯,古有戒尺,而今也有教鞭。這一切將直接導致學生們整日惶恐不安,唯唯諾諾。
而如今新課標的提出,將直接要求我們要以一種全新的視覺、全新的心態(tài)去看待學生的錯。
學生的錯,總的來說有兩種:一是無心之過,二是有意犯錯。前者不用多說,既是無心之過,也就沒必要深究了。且看后者,有意犯錯,乍一聽,真的是很難接受。若是細細品味、仔細琢磨,卻又有另一翻意境了。小學階段的高年級學生,年齡一般都在十二三歲左右,性格上已經接近叛逆階段了。他們?yōu)槭裁磿室夥稿e呢?難道他們真的就不會嗎?我在去年就遇到過這樣的學生:在教學《空子游春》這篇課文時,有這樣一個題目:書中介紹水有四個特點,分別是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然后再讓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再補充一兩個??紤]到農村孩子思維的靈活性,我先讓他們各自說了一些,并不滿意。于是,我就給了一個明確的答案:水清澈透明,它心胸坦蕩。(因為我知道這是考試經??嫉念}目,所以就對學生統(tǒng)一了要求,也就否定了部分同學的正確答案。)可在一次考試中,就有一位同學偏不按老師的要求做,而且做的答案又的確不對,這也許讓我找到了借口,狠狠地訓斥了這同學,該同學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在最后說了一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為什么所有的題目都要按照老師的答案做呢?仔細想來,的確如此,為了學生多考點分,老師在課堂上幾乎是包辦了學生的一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出現(xiàn)的有意犯錯責任又在哪呢?
上面這件事給我這樣的啟示: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老師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訓斥一番,也不能索然無味、叨叨嘮嘮地說教。學生犯了錯誤,做教師的肯定是很生氣,但此時千萬不能急躁,一定要冷靜,把學生錯誤的原因找出來,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改錯,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二、教師要以正確的教育觀重視學生學習中的錯誤
美國教育家琳達·艾伯特說過:害怕犯錯誤會影響學生的能力感。當他們害怕犯錯誤時,許多人都會停止嘗試。艾伯特還建議教師與學生討論錯誤時,幫助學生理解人人都會犯錯誤,告訴學生犯錯誤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再想想我們的教育,在對待學生錯誤時,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如何阻止犯錯誤上,而忽視學生所犯錯誤的積極一面。
錯誤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可避免的一種學習行為。在我們的課堂中,當錯誤發(fā)生的時候,我們很多老師表現(xiàn)更多的是一種對學習中錯誤的漠視甚至遺忘,我們的這種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會傳遞給學生一種錯誤的信息:錯,也無所謂。這樣帶來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學生知識的積壓,在長期的學習中就會積重難返。
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一種繼承與接受的過程,同時也是嘗試與探究的過程。學生害怕犯錯誤,其實就是害怕嘗試與探究。課堂上,不敢與討論問題,也不敢主動發(fā)言,擔心講錯話,課后有了不懂的問題也不敢向同學和老師請教,這樣學生也就失去了嘗試、探究等可貴的學習品質。學生害怕犯錯誤,一般是礙于自己的面子,作為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和諧自然的教育氛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彼此互相接納,互相寬容。
作為教師,我們還應該明白,課堂發(fā)言出現(xiàn)錯誤,其價值一點兒也不比回答正確的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及時糾錯;一方面,也可以讓其他學生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重視課堂學生中有價值的錯誤,讓學生的錯誤變成“美麗的誤會”,讓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獲得提高,獲得進步。
三、教師要用藝術的手段利用學生的錯誤
作為教師,不僅要寬容、重視學生的錯誤,更要指點迷津的睿智去化解、點撥學生的錯誤。要把錯誤作為一種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能力的教育資源,巧妙地加以運用。以下是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點做法,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1.利用錯誤,激發(fā)興趣
每節(jié)課開頭,我經常會設計一些問題,故意去“為難”學生,讓學生犯錯,并有一種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在這個時候,教師再去激發(fā)學生上課的興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會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不回避,不掩蓋,不不了了之。要處理好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課上,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錯誤,對這些學生,教師應該再給他們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并且?guī)椭饘Γ蛊涑晒?。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新學的知識,更是在增強他的自信心。一個孩子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以失敗而坐下,對教師來講不僅是一種失敗,而對孩子來講也是一種失敗。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努力使每個孩子都獲得成功
3.將錯就錯,讓學生在爭論中明理
對于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錯誤,作為教師不能急著去結實、下定論,而是把錯誤拋還給學生,將錯就錯,把學生的錯誤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引導他們從正反不同的角度去改正錯誤,讓他們去爭論、分析、反駁,在爭論中明理,在爭論中內化知識。
4.發(fā)揮“錯題集”的作用
做錯題目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必然,那么如何幫助他們很好地改正錯誤呢?我充分利用了“錯題集”的作用。對學生的作業(yè),我們可以面改,可以寫評語,寫錯因,但用“錯題集”的方法取得的效果更好。我讓每位同學準備一本本子,將平時自己做錯的題目抄下來,在旁邊寫出錯誤的原因,然后再在后面訂正。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做的簡要分析和簡單做法,并不是鼓勵學生犯錯誤,旨在說明我們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觀念和做法,既要防止學生犯錯誤,也要允許學生犯錯誤,更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錯誤。請大家記?。悍稿e誤也是一種學習。我們應用我們的寬容去感動學生,用我們的睿智去引導學生,讓孩子們在錯誤中慢慢地成長、進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董文婷.課堂,因“錯誤”而精彩.小學教學參考,2007,(24).
\[2\]李研.讓“出錯”成為課堂教學有效的生成性資源.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06).
\[3\]陳海鷹.巧用錯誤資源,讓課堂更精彩.新課程,2011,(06).
\[4\]謝阿銀.善待學生的錯誤,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數(shù)學教育與研究,2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