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重視基礎物理知識教學,為探究式學習創(chuàng)造知識基礎;重視物理聯想思維的訓練,為探究式學習插上翅膀;注重探究思想的滲透,注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等三個方面對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通過對探究性學習的認真貫徹,讓學生在終生學習中收益。
【關鍵詞】物理;探究;基礎;聯想;角色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一個身心發(fā)展的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應著重對學生探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物理學科學科特點十分強,所以最新的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對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美國著名教育家施瓦布曾經提出,探究式教學是一種很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首先,探究式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是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學習方式;其次,探究式學習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對科學的探究模式的再模擬;再次,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當起到主導作用,要能夠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能自主解決問題;最后探究式教學的最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對科學假設的科學求證過程。筆者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總結出要有實效的進行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基礎物理知識教學,為探究式學習創(chuàng)造知識基礎
物理知識是物理學科探究式學習的基礎,沒有了知識作為基礎和鋪墊,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就無從談起,所以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fā)展探究式教學,就必須讓一些基礎性的,背景性的知識,讓學生必須去掌握。在初中物理的教材中,各種知識和技能之間,更細一點講在同一個知識和技能點的不同部分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當前的基礎知識以及背景知識沒有掌握好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發(fā)展。也會因為物理知識和概念的混淆不清導致思路不活躍、思維不能夠發(fā)散,而直接影響初中物理學科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初中物理蘇科版九年級的機械效率一課中,首先就得讓學生掌握什么叫做有用功,什么叫做額用功,以及什么叫做總功,它們之間的聯系是什么,區(qū)別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區(qū)分。在經過檢測,確實學生已經掌握了這些基本問題的基礎之上,才能夠繼續(xù)讓學生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學會粗略的測定一些簡單的物理模型,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在確保學生熟練掌握以上知識之后,就可以試探性的進行探究性教學活動的安排了。
二、重視物理聯想思維的訓練,為探究式學習插上翅膀
聯想是指一種心理過程或者一種知識技能在腦海中的浮現而喚起與之相聯系的心理過程或者創(chuàng)新式的想法的過程。在新時代的物理教學中,尤其是在探究式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當注重聯想的訓練。在日常物理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聯想。在介紹了一個課題的知識背景之后,給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的時間空間中自主的將課題跟腦海中的知識進行聯系,自發(fā)的在探究中對新的課題進行理解、感悟。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通過對聯想思維的充分訓練,可以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進而自主的將知識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這不僅僅能提高初中生物理思維能力,還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內化,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聯想可以分為理性聯想和感性聯想兩種方式,感性聯想是從外部的,直觀的,感性的信息基礎上自發(fā)的進行的。這種聯想模式絕大多數是一種自發(fā)性行為。學生會自覺地根據知識的外部聯系主動的進行自覺地聯想。而感性聯想則比較復雜,感性聯想是根據事物的內部聯系將各個知識點的聯系進行全方位的自主對比。這種聯想的要求相對較高,是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的。而理性聯想是聯想的核心,在初中物理探究課堂中一定要重視理性聯想的訓練。
例如在初中物理機械能和內能一章的第一節(jié),動能勢能以及機械能一課中,教師在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具有能量的實例之后就讓學生們展開聯想自主探究物理學中的能量大致上是什么。接著從動能的一個實例入手,讓學生展開聯想,探究動能的大小跟什么有關。接著通過各種實例,學生通過探究逐步列舉出物體具有的動能大小跟質量和速度的關系。通過幾乎同樣的聯想加探究式方式,研究出重力勢能以及機械能的常見的問題。這一種聯想思維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相似問題的一般性方法和手段,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聯想探究的時候系統(tǒng)化的內化所學知識。從實際效果來看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三、注重探究思想的滲透,注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
新課程改革強勢推進,科學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學生在嚴謹的科學理論引導下,在邏輯性強的科學思想的推動下,自主的進行探究,科學、嚴謹而慎重的提出問題,接著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經歷了合作和分工。不僅僅照顧到了每位學生的獨特個性,同時也在同學們相互交流的探究活動中相互補充,達到系統(tǒng)性學習的最終目標。而這個過程中,探究性思想的滲透是最重要的。在探究性過程中教師跟學生都要對自己進行良好的定位,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完全權威的地位,通過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即使碰到困難,教師的指導也一定要把握方法和方式,不能強勢的進行教導,要信任學生的糾錯能力,不能包辦,引導學生輕松愉快的完成整個探究式學習過程。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物理的一線教學人員,要把握好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各個有利因素,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改變自身定位。合理的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郭園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