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應是預設與生成的統(tǒng)一體,應在精心預設的基礎上追求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與主動建構;應為師生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提供空間和余地,既要有課前的巧于預設,又要有課堂的妙于生成。動態(tài)生成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超出教師預設方案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它是教學活動的真實體現(xiàn)。它產生的教學內容經過教師靈活處理可以成為新的教學資源。那么該如何讓課堂多點生成的資源,又如何能讓教者及時捕捉呢?
一、精心預設,為生成起航
根據(jù)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的基本要求,我認為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預設應是基于“生成”的預設。上每一堂課前,我們總會精心設計這一堂課,而教學的每個設計、每個活動都離不開課前預設。預設時,我們要直面學生的英語現(xiàn)實,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設計教學,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我們課前調研。調研什么呢?如: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在什么地方?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對什么更感興趣?舊知與新知的距離有多大?需要給學生一些暗示嗎?這些暗示會不會降低學生的思維強度?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作出怎樣的回答?這些,都是預設時,教師須去全面了解的。因為只有在預設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認識生成,才能更好地解決課堂生成的問題。雖說,課堂上所生成的信息具有不可預設性,但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并不是完全出乎意料,恰恰相反,課堂上動態(tài)生成機制的高效發(fā)揮正是依賴于教師的精心預設,這是生成的“奠基石”而生成則是對預設的超越,這兩者是相統(tǒng)一的,預設情境能觸動學生已有的經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樣的一節(jié)課,另一位教師的Warm-up部分是這么處理的:事先,她對教室稍加布置:窗戶上貼上了雪花,講臺旁同樣也放上了一棵圣誕樹,不過卻掛了一些禮物,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寫上了“Christmas Day\"。上課鈴聲響了,教者沒有立即進入常用的Free talk的程序,而是讓課堂在音樂\"Merry Christmas\"中開始了,音樂聲停,教師簡單的問了兩個問題:T:What date is it today? S:It’ s ... T:What holiday is coming? S:Christmas Day is coming.學生聽到第二個問題都異口同聲的叫起來,所有學生的思維都被教者很自然的牽到了“Christmas”這個話題上來了,接下來的教學活動與第一位教者大同小異,但聽者明顯感覺到的是這次學生很樂意參加這些教學活動,很樂意與這位教者一起“過”這個Christmas Day,在鞏固活動中的生生對話,師生對話中,學生調動了一切與新知有關的積極因素參與模擬交際,生生、師生充分互動。課堂上高潮迭起,智慧的火花四處綻放,動態(tài)生成的資源不勝枚舉,學者學得輕松,教者教得開心,聽者聽得入迷。
二、即時引領,催化課堂生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動態(tài)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開發(fā)和適時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隨機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另一方要通過隨機評價的手段,適時利用這種新的教學資源。在教學實踐中即時生成的情境,充滿童趣的問題,孩子反饋的信息都應由教師進行及時、到位的價值引導。教師在上課時要努力擺脫課前教學預設的束縛,全身心地投入課堂,用心傾聽,細心分辨,并針對各種資源的實際狀況及時靈活地做出判斷和反應——或欣賞肯定,或點撥疏導,或聚焦深化,或歸納整理,努力促進更高質量資源的生成。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錯誤,它是一種真實的、有價值的課程資源,就像一面鏡子,以錯誤為鏡,可知教學之得失。通過學生的錯誤,教師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所學知識的不足,還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針對課堂交流中生成的種種錯誤,教師要善于巧妙地將其轉化為新的課堂教學資源,最終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下面是筆者在教授“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2《Ben’s birthday》時的一個片段: ? T: There are 12 months in a year. Which month is your favourite month? ? S: December. ? T: Why? S: Because Christmas is on December. ? T: Oh, I see. You like Christmas very much. But in December, not on Decemb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s: at , in, on.(教師在黑板上板書at, in, on并簡要介紹了它們的用法。)
三、尋求預設和生成的動態(tài)平衡
課堂教學應該是預設與生成的同構共建,融為一體,這要求我們應當為生成去尋求靈活的預設,讓預設去促進有效的生成,那么怎樣才能讓預設與生成實現(xiàn)零距離而融為一體呢?
1.在預設中給生成留足空間
從生成與建構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對課堂教學進行預設時,應“著眼于整體,立足于個體,致力于主體”,適時提一些“大問題”,把課上得“大氣”一點,上得“糙”一點,給學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構的空間。
2.及時調整預設給生成騰出空間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情況。課堂上出現(xiàn)了意料之外的情況,只要不是故意的調皮搗蛋,一般都有生成的價值(在特定情況,甚至調皮搗蛋也是教育資源),老師可以而且應該調整預設,給生成騰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