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沃特森通過在史上最賣座的系列電影《哈利·波特》中飾演“赫敏”一角而年少成名,許多人認為她是被命運寵愛的幸運兒。不久前我跟這位已經(jīng)22歲的女明星在北倫敦的一家咖啡館里暢談了一次。對自己的人生機遇她也毫不掩飾感激之情,在一小時的聊天中她說了五次“感激”和八次“幸運”,而且有兩次“感激”是以“不知感激的人”這樣的方式說出來的,比如“……那會我覺得很難受,因為我似乎在變成一個不知感激的人……”所以可見,沃特森這個年輕的女孩兒已經(jīng)坦誠接受了自己的幸運人生。作為個體的人類就像雪景球里的娃娃,當命運之手翻轉(zhuǎn)人生這只玻璃球,漫天的雪花飛舞過后,只有很少人能遇到自己的那片金雪花。她遇到了,但她知道這并不意味著她比別人更特殊更受關照。
艾瑪?shù)钠つw白皙,神情嚴肅,五官如同麥森瓷器一般小巧精致而美麗,棕色的頭發(fā)在腦后扎成一束,苗條的身體隱藏在一件寬松的白色T恤下,這樣的打扮和面龐讓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小。她有一種沉郁而優(yōu)雅的氣質(zhì),眼睛、眉毛和顴骨構成的面部線條非常分明?;蛟S多年前正是她的這些特質(zhì)吸引了《哈利·波特》電影的選角導演,讓他相信這個9歲的女孩兒比其他幾千個試鏡的女孩兒更適合演赫敏這個讓萬千人羨慕的角色。噢,還有她的嘴,上嘴唇微微上翹,小時候是頑皮可愛,現(xiàn)在則顯得性感撩人。
但拋開年齡的因素,艾瑪顯得比她的外表更加成熟。過去她曾是一個童星,身邊圍繞著許多人,經(jīng)歷了許多事,這都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跡。老實說我對她在《哈利·波特》里的表演沒什么太多印象,但我有四個孩子,最大的跟艾瑪一樣22歲,最小的只有11歲,所以讀者應該明白我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被不同的孩子拖著一起看了很多很多遍《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我記不清看過多少次赫敏施法、調(diào)制魔藥和騎神奇生物的場景。但這里我要說的不是演技,而是艾瑪在陪伴我的孩子們長大時,我也在悄悄地變老。當《哈利·波特和魔法石》上映時,我還處在40歲的壯年,到《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2》為這部系列電影最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時,我已經(jīng)成了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
所以,艾瑪一直以來在我心中的形象,都是一個英國中產(chǎn)家庭走出的幸運女孩兒。她扮演了另一位收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入學通知書的英國中產(chǎn)家庭女孩兒,幸運地成為了一個巫師。而且她似乎還把學會的魔法帶到了熒幕之下,現(xiàn)在艾瑪已經(jīng)是一個身家4000萬英鎊的富翁了,或許這證明我們的社會比J.K羅琳的魔法世界更讓人捉摸不透。如今艾瑪正在跳出赫敏的影子,進入成人演員的世界,比如史蒂芬·查博斯基根據(jù)他同名小說改編導演的獨立電影 《壁花少年》(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是一個發(fā)生在90年代匹茲堡的嚴肅勵志故事,主人公查理是個害羞又孤獨的男孩兒,他升入高中后遇到了跟自己同樣處境的朋友,從而漸漸成長。艾瑪在電影里扮演查理的女朋友森姆,在電影大獲成功的同時,她也展現(xiàn)出了令人驚訝的成熟演技。她很好地克服了許多困難,比如學會美國高中生的口音,你完全想不到她從小在英國的中產(chǎn)家庭長大。在聊天時我談起了這個話題,她很大方地向我解釋了她的發(fā)音:“我小時候喜歡聽著收音機唱歌,不過我的奶奶很不高興,因為我唱歌時會自然地帶著美國口音。這也沒辦法,我喜歡的歌手大多是美國人。在拍《壁花少年》時,史蒂芬說要是我能像唱歌一樣說話就好了。這啟發(fā)了我,我找了一個語音教練,跟著他一遍一遍一遍地聽和說,后來我腦子里不用想著唱歌也能說出美國口音了。我相信這些努力對電影的成功是非常有幫助的?!?/p>
我問她為什么等了這么久才接拍新的電影,她扭過頭想了一會,然后說:“我想可能是一開始的時候,我的生活主題就圍繞著《哈利·波特》電影和學習在轉(zhuǎn)。我沒時間放松,或是拍別的電影,或是做一些自我展示類的事,讓人們明白‘噢,她不光是赫敏,還是一個能演好其他電影角色的演員’……我沒有時間,我要考 GCSE、As和A-level,然后上大學,然后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我真的沒有時間?!迸c此同時,同樣因為《哈利·波特》電影成名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和魯伯特·格林特在《哈利·波特》系列結束前已經(jīng)開始出演其他角色。雷德克里夫出演了彼得·謝弗的舞臺劇 《戀馬狂》(Equus),還奉獻了一張正面全裸的劇照。艾瑪認為雷德克里夫的演出“極其勇敢,我相信他的奉獻精神和職業(yè)素養(yǎng)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那時才17歲,而那部戲的主題黑暗又對演員要求極高,你必須相當有勇敢才能把它演好”。
艾瑪后來進入了布朗大學,我們見面時她已經(jīng)在牛津大學交換了一年,離她拿到學位還差一個學期。不過在過去三年的學習期間她已經(jīng)代言了蘭蔻,還很好地完成了許多模特工作。她相信這些代言和模特工作有助于她重新建立一個公眾形象,以幫助公眾把她和那個聰明勤奮的赫敏·格蘭杰區(qū)分開來。
艾瑪之所以選擇布朗大學,是因為學校給了她很大的時間彈性,讓她完成《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以及電影發(fā)布期間的大量公關活動。我很想知道她在布朗大學的生活是否愉快,盡管她時常出現(xiàn)在地球的另一邊。她說:“頭兩年很辛苦,當然沒人欺負我或是讓我難受,只是,你知道的,我完全沒有融入學院生活……在布朗大學,所有人都在做跟我不同的事,他們選擇自己的道路,這很棒,但也很難。我沒法找到一個小團體,因為我自己的問題?!?/p>
去年她在牛津的生活變得容易了很多,因為她能夠住在學校,找到一圈朋友,而且牛津大學離她媽媽的家很近。她在那里長大,周末了就去倫敦她爸爸家住,離我們坐的這家咖啡館不遠。她的父母都是律師,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分居了?;仡櫵^去不怎么完整的生活軌跡,我以為她的父母一直在守護著她,而她對這一切都感到不滿意,不過她說:“我想我還是很幸運的,我們的父母都沒有太多地卷入到我的事情里,這些都不是他們想要給我的,也沒有對我的經(jīng)歷有太大震動。他們盡可能給我最好的建議,我想他們的建議都是很好的。我媽媽特別說過‘沒錯,現(xiàn)在你要接受很多采訪了,他們會問你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但回答每一個問題時你都要想好,你是不是愿意和一個陌生人討論這些問題’?!?/p>
毫無疑問艾瑪有自己的想法,她很可能敏銳地察覺到了《哈利·波特》電影已經(jīng)開始掣肘她的職業(yè)選擇,也許這就是她更愿意去上大學的原因。她在大學排演了契科夫的《三姐妹》舞臺劇,她想重新認識自己的表演天賦,再決定要不要繼續(xù)演員生涯。她的聰敏已經(jīng)給了她回報,在《壁花少年》之后,她跟導演索菲亞·科波拉在洛杉磯合作拍攝了《珠光寶氣》(The Bling ring);我跟她聊天時,她已經(jīng)準備去紐約與戴倫·艾洛諾夫斯基拍攝《諾亞》(Noah)了。她的事業(yè)正在節(jié)節(jié)高升,從《哈利·波特》這樣的兒童電影到《壁花少年》這樣的獨立電影,現(xiàn)在更是有機會出演一流的藝術電影,外人看起來艾瑪似乎對自己的未來早作了一番深謀遠慮。但艾瑪說:“我其實不清楚怎么突然就走上了這條路?!彼盅a充道:“我想可能是我腦子里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雖然對于怎么實現(xiàn)這些想法我沒有具體的計劃。我想見見索菲亞·科波拉,于是我就找到她跟她聊了聊,那會我還不知道她在準備拍《珠光寶氣》。至于戴倫,我好幾年前就認識他了。明年夏天我還會跟吉爾摩·德爾·托羅拍一部電影,不久前我才找到他說‘華納兄弟給了我一份《美女與野獸》的劇本,我覺得只有你能把它拍好’。然后他說‘真有趣,《美女與野獸》是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我可不想讓其他人把它拍砸,明天我就去準備一個團隊’?!?/p>
從艾瑪身上我似乎能感受到一個未來的好萊塢巨星正在成長,跟她聊天時你能夠感受到她從過去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圈子里汲取養(yǎng)分,無論是《哈利·波特》和《壁花少年》劇組,還是布朗大學。我不知道她是否已經(jīng)建立了一種需要從表演中獲取成就感的情感聯(lián)系,但我可以肯定她對于她擁有的財富能帶給她的浮華生活沒有興趣。在我們的聊天中她坦誠地表示不喜歡那種生活方式,而我也相信她的話。
艾瑪還跟我講述了當她明白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童星后的成長歷程。她15歲的時候依然堅持乘公交車往返于倫敦和牛津的家,這也是一種叛逆的表現(xiàn),不喜歡外界加給她的認知度,但后來車上的所有人都在談論她,有的人干脆上前找她搭話。現(xiàn)在,當她一個人在倫敦外出時,已經(jīng)學會給自己劃出許多禁區(qū):“如果要去人多的地方,我就不會待很久。我很少去博物館,最多待上15分鐘。因為在那兒如果某個人要跟我合影,那么閃光燈就會把所有人都引來,這樣就很麻煩……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很快人就會多到失控,而我也沒法脫身了?!蔽艺f雖然在街上人們總會盯著你看,但這也是作為名人要付出的代價,她的回答則讓我感動,“生活給了我檸檬,我就做檸檬水,既來之則安之”。
現(xiàn)在艾瑪·沃特森正在做她的“檸檬水”,我很想知道它們的味道如何,她的心情又是如何。雖然轉(zhuǎn)念又覺得這與我無甚關系,現(xiàn)在可不像以前,孩子們不會再拉著我看她的電影了。但我會主動選擇她的電影的,就像她主動選擇擺脫童星身份成為一個成熟的演員。那么就只留下了純正的電影藝術了,成年人的藝術。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