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中學(xué)生來說,如何有效掌握英語詞匯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能否學(xué)好英語的關(guān)鍵,但與此同時要想掌握好詞匯,必須注意到在詞匯識記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認識到它的重要性,還必須掌握它的客觀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合成記憶法
有些漢字,比如“明”“解”等屬于合成字?!叭铡奔刺?,是白天光明的來源;“月”即月亮,是黑夜光明的來源;所以“明”就由“日”和“月”兩個字合成而來。又,古時候人們宰牛是將“刀”放在“?!钡摹敖恰焙箝_始將其解體的,所以,“解”字就由“角”“刀”和“牛”三個字合成而來。在英語詞匯里有與此類似的合成詞,這些合成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具有獨立意義的子詞組合而成的,而且合成詞的意義通常就是其構(gòu)成中子詞意義的疊加與復(fù)合。根據(jù)子詞與合成詞的內(nèi)在關(guān)系記憶英語單詞,就好比是對合成漢字進行“以形說義”一樣。所以,我們把合成記憶法看作是英語單詞“說文解字”之一。
1. football n. 足球,足球比賽 〔foot腳、足,ball球;主要用腳踢來進行的球賽〕
2. himself pron. 他自己,他親自 〔him他,self自己〕
3. overcome vt. 戰(zhàn)勝,克服 〔over越過,come來;努力地越過各種障礙而來〕
二、構(gòu)詞分析法
漢字的偏旁部首是同部字的共同形旁,同時它們還起著共同的表意作用。在“相、盯、看、睿、瞥”這組字中,有一個共同的構(gòu)成部分“目”字,它不僅使每個字都具有用眼睛觀看的基本意義,還使這組字成為同部字。 像漢字由偏旁部首組成一樣,許多英語單詞也是由詞根、詞綴按照一定的邏輯聯(lián)系構(gòu)成的。單詞數(shù)量雖然浩瀚如海,但常用的詞根、詞綴數(shù)量和漢字的偏旁部首差不多,只有二三百個。若利用詞根、詞綴對英語單詞進行構(gòu)詞分析和解形釋義,單詞既好認又好記,詞義一目了然。如果像歸納分析同部漢字那樣歸納分析同根的英語單詞,還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很快地記住一組組的單詞。這方面,構(gòu)詞分析法與漢字的\"以形說義\"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說是英語單詞的“說文解字”之二。
詞根是一個單詞的核心部分,它表示單詞的基本詞義。有的詞根能單獨使用而成為單詞,叫做“自由詞根”或“根詞”。前綴是加在詞根或單詞前面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含義,能改變、限制或加強詞根和單詞的含義。前綴的表示方式是在字母或字母組合后面加一短橫,如in-。后綴是加在詞根或單詞后面的部分,對詞根和單詞的意義進行補充。常用的后綴有名詞后綴、動詞后綴、副詞后綴和形容詞后綴四種形式。后綴的表示方式是在字母或字母組合前面加附一短橫,如-er。中綴是在單詞里起連接作用的字母或字母組合。
1. advise vt. 勸告,建議 〔前綴ad-對、向,詞根vis看,-e動詞后綴;就某件事應(yīng)該如何做向別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2. invisible a. 看不見的,無形的〔前綴in-不、無,詞根vis看,形容詞后綴-ible可…的;不可能被看見的〕
3. revise vt. 復(fù)習,修改 〔前綴re-再、又,詞根vis看,-e動詞后綴;為了究錯而再次查看〕
注意:①同一詞根或詞綴有變體形式,詞根、詞綴也存在著同形異義、異形同義的情況。②讀者在初學(xué)時不宜孤立地背記詞根和詞綴,要在常用詞匯的構(gòu)詞分析中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地學(xué)習和記憶詞根、詞綴等構(gòu)詞知識,否則越學(xué)越糊涂。
三、借梯上樓法
我們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漢字和英語單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文字,但它們有著共同的表現(xiàn)形式:漢語拼音字母與英文字母同形。這就使得某些漢字的拼音字母組合(對無關(guān)緊要的拼音聲符進行省略)與一些英語單詞的英文字母組合恰好相同。對于常用的漢字,我們已基本上爛熟于心,若利用漢語拼音為中介與英語單詞進行奇特聯(lián)想,就能既快又牢地記住英語單詞。我們都知道,漢語里有異音異義的同形字,英語里有異音異義的同形詞,而我們這里采用的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漢英同形字詞記憶法”。在此,我們將漢語拼音比作梯子,記住了單詞喻為上樓,故稱為“借梯上樓法”。
1. ban n. 禁令,禁止 〔頒〈ban〉布禁令〕
2. die v. 死,死亡 〔諜〈die〉報工作危險,多是九死一生〕
3. hang vi. 懸掛,吊著 〔吊著嗓子,引吭〈hang〉高歌〕
四、庖丁解牛法
當一些英語單詞比較長而無法用合成記憶法和構(gòu)詞分析法來識記時,我們就可以運用庖丁解牛法嘗試一下。此法原理出自中學(xué)課本里的古文《庖丁解牛》所記敘的故事。文中說庖丁在解剖牛體時,技藝高超,動作敏捷,姿態(tài)優(yōu)雅,原因就是他對牛體的骨架脈絡(luò)結(jié)構(gòu)了然在胸,知道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之所在,故能操刀自如,游刃有余。據(jù)此,對于那些較長的單詞,我們可以先仔細觀察其詞形特征,從便于記憶的角度出發(fā),將其人為地分解成自己所熟悉的單詞、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拼音字母或拼音的首字母,然后用奇特聯(lián)想法串起來,造成了深刻印象,就能達到以舊帶新、速記單詞的目的。庖丁解牛法實際上就是合成記憶法、構(gòu)詞分析法以及借梯上樓法融合之后的演變,當屬英語單詞的“說文解字”之三。
1. ache vi./n. 疼痛 〔一(a)扯〈che〉繃帶,傷口就疼〕
2. banquet n. 宴會 〔宴會未過半〈ban〉,賓客卻〈que〉退〈t〉席〕
3. career n. 生涯,職業(yè) 〔家長都關(guān)心(care),兒〈er〉子的職業(yè)〕
五、邏輯歸納法
在我們初學(xué)漢語且識記的漢字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之后,師長們就會告訴我們這樣一些方法:將意義相近的字如“抓”與“握”,意義相反的字如“黑”與“白”,意義相關(guān)的字如“春、夏、秋、冬”分門別類歸納一下,便于聯(lián)想記憶和復(fù)習鞏固。像這種識記漢字的方法,我們可直接照搬過來用以記憶英語單詞,以近義、反義或詞義相關(guān)的標準進行聯(lián)想記憶,要比孤立、零散地記單詞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