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態(tài)是影響考生發(fā)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對復讀生。淺析高三復讀生的心態(tài)、情緒,探索合理的調(diào)整方法,有利于高三復讀生的學習與考試,能夠有效應對高考。
關(guān)鍵詞:高考 復讀 心態(tài)
高考無疑既是打知識戰(zhàn),又是打心理戰(zhàn),越是臨近高考,心態(tài)所起的作用就越加突出越加關(guān)鍵。高三復讀生比一般的高中生多一年的學習時間,但是高三復讀生他們大多數(shù)自卑,恐慌,害怕,患得患失,背負很重的思想包袱,他們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所以于復讀生的教育,我認為:真正的教育,不是教一個落榜的學生如何去糾正錯誤,不斷進步最后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而是要真正的去理解一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去讀懂他失敗的原因,去分享和承擔他的壓力,去緩解他的痛苦,幫助他樹立信心,輕松自信的進步起來,那么怎樣優(yōu)化復讀生的心態(tài)使他們充滿信心呢?以下就是強化信心的幾種方法。
第一條對策:以積極的心態(tài)自我調(diào)適,肯定自我,增強自信。“自信源于成功的心理暗示,自卑源于失敗的心理暗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心理暗示是人的心理活動中意識和思想的產(chǎn)生部分無意識的行動的溝通媒介。它是一種啟示,注意,命令,告訴你要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怎樣的行動,因而它能支配影響你的行為。積極的心理暗示信心,鼓起勇氣,抓住機遇,采取行動,去成功;消極的心理暗示反對和失去成功。高考落榜生學會正確評價自己,積極心理暗示,樹立信心。很多復習生 “不好”,“我是傻瓜”“我什么都很失敗”等消極心理暗示,萬事更讓人產(chǎn)生自卑感。正確的做法是應從積極的角度來評價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并用積極的言詞和自我暗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每天對著鏡子反復大聲說“我很棒,我一定能考上”,還可以在休息時聽激勵斗志的歌曲,迅速建立起自信心。阿基米德曾經(jīng)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夠撬動地球” ,這是多么豪邁而自信的語言。我校2013屆復習班畢業(yè)生、理科卷面總分第一的秦德超同學首先勝在心態(tài)好。學習是辛苦的,高三復讀是最苦,但你從他身上看不到苦和自卑的影子。他把自己每天的學習,調(diào)節(jié)得像一首快樂的歌,他是哼唱著這支歡快的歌聲享受著自己苦樂復習生活的每一天。他喜愛運動,即便是高考前夕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的他,也會堅持鍛煉,課間的短暫時間,你能聽到他在教室外和同學聊天時無拘無束的笑聲。在這樣一種心態(tài)下學習、應考的考生,是不會出現(xiàn)“考砸了”這樣的結(jié)局的。
第二條對策:保持平常心成敗得失,心境平和,情緒穩(wěn)定。學習是一件清苦的事,就像僧侶的修行,高考落榜生更應戒除悲觀失望,心浮氣躁的壞心態(tài),保持平常心成敗得失。在復讀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挫折,平時考試成績起起落落,在這種時候要適當安慰自己,我們已經(jīng)是過來人,對榮辱得失都能夠看的更加清楚明白;對前途命運都能夠更加從容的把握。心情不要起伏不定,守護那平靜,保持良好心態(tài),最終方能學海書山暢通無阻,任你縱橫。當然,以平常心看成敗得失并不是說失敗一笑了之,而是以平和心態(tài)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朝目標奮進。而不是像有些復讀生:開始斗志昂揚,中途心煩氣躁,最后萎靡不振,再次名落孫山。
第三條對策:把握臨場狀態(tài),堅持到最后,做到正常發(fā)揮。越是臨近高考復讀生常常越緊張,曾經(jīng)的失敗讓他們感到輸不起,失去了應屆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所以復讀生一定要不斷調(diào)整心態(tài),拋開一切顧慮、拋開一切雜念、練就一顆強大的“心臟”和“百折不倒”的信念。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自己。應考時,臨出門前要穿上最合適、舒適、干凈的衣服,照照鏡子,給自己美好、愉快、輕松的表情和目光,對自己默默說兩句話,給自己一個激勵,邁著自信的步伐出發(fā)。到考場時不要聽小道消息解難題,進了考場要慢呼吸,放松。還不行怎么辦?默默數(shù)數(shù)字,趴在那兒休息。還緊張怎么辦?自我挖苦,緊張什么!遇到個別題不會做怎么辦?不要著急,慢慢來。監(jiān)考老師走來走去看你,完全屬于正?,F(xiàn)象;考場上發(fā)生意外的事情,一般來說不必要去管。
我再次呼吁復讀生要像重視學習一樣重視對心態(tài)的調(diào)整,否則的話,可能辛辛苦苦一年卻結(jié)不出應有的高考碩果。不是考生沒有實力,也不是考生不努力,努力了又有實力但卻沒考出水平,這多么遺憾。我們要重視心理因素,學會調(diào)整心態(tài)。在高考時把自己平時的水平發(fā)揮出來,讓自己做到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