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德為先。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只有德才兼?zhèn)?,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使學生樂意接受教育。而教師的情感分為多種,有教的情感、導的情感、愛的情感。愛的情感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動力和源泉,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合格的標準。因為種種原因,當前許多班級師生關系不太和諧,甚至偏于緊張,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所以當前學校教育十分有必要關注教師這一情感。
教育上成功的教師,盡管教學方法各具特色,但有一點卻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與學生間的真情實感---愛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不難想象,一個對學生漠不關心的教師,想在教學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那是水中看月霧里看花。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建立在理解、尊重和真誠之上。如果違背這一原則,他們就會敏感地認識到教師只想對自己訓斥和說教,不是真正地為了自己的成長,這樣既降低了教師的崇高威信也為教師的教學設置了障礙,無論事后再做多少補救也很難把這一失誤彌補。
師生間的情感不是故作姿態(tài)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施恩”,更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情感投入”,是人道主義情懷的自然流露。
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在這圣神的職業(yè)中磨練出最崇高的情感——師愛。教育學生不應冷漠地、長官似的對待,而應以父母之心朋友之情所凝結的愛——師愛滿腔熱忱地投入教育教學之中,去感染和啟迪學生;以這種精誠的師愛去開啟學生智慧的心扉,去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去誘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情趣,使他們從理智上、道德上、審美上都受到熏陶。
轉化后進生更需要師愛。一位教育家說:“在對待學生嚴的時候,切莫又嫌棄后進生的想法,越是后進的學生越是應該同情和關愛,即使是責罰,應該受到責罰的學生,仍然要從師愛出發(fā),要使受責罰的學生同樣有師愛的體驗,讓師愛去觸發(fā)他們的理智,促使他們自省,鞭策他們積極進取。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即使偶爾他們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但也會因他們的純真而變得美麗。在面對后進學生的錯誤時,不能只是簡單地否定訓斥,而是要耐心地幫助、入情入理地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錯誤所在,進而引導他們怎樣正確看待和處理身邊的人和事,幫助他們形成上進、積極的態(tài)度。
總之,為人師表更重要的就是愛每一個學生?,F(xiàn)在的學生思維活躍而復雜,個性強,不容易接受和自己想法不相符的思想,但他們對事物有較強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單純、簡單的嚴厲的說教只能壓抑學生,會引起更強的逆反心理,一個教師只有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才是一個完好的教師。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重要內容。也是規(guī)范師生關系的準繩。但愛要從嚴出,愛要由情生,愛要愛得有理,愛得分寸,不管是對后進的學生,還是對好學生,都應有一樣的愛心。尊重學生的人格,教育鼓勵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覺,把學生當朋友,以誠相待,這樣的愛才能恰到好處,這樣的教師才是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
(作者單位:1. 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奔戈小學2.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