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是身體局部因持續(xù)受壓使血液循環(huán)受阻,而引起皮膚及皮下組織甚至肌肉缺血,出現水泡、皮膚壞死或潰瘍。褥瘡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加重原有病情,增加護理難度,嚴重時還可造成骨和關節(jié)的破壞,引起慢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反復發(fā)熱,繼發(fā)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得褥瘡 ● ● ●
根據褥瘡深度將褥瘡分四度,一度表現為受壓部位皮膚發(fā)紅,表皮糜爛;二度表現為皮膚破潰但皮下脂肪尚未累及;三度表現為皮膚破潰,深達皮下脂肪、筋膜甚至肌肉;四度表現為皮膚破潰深達骨組織,骨壞死伴有骨髓炎。
褥瘡多發(fā)生在腦或脊髓病變導致的昏迷或癱瘓的病人,還可發(fā)生在各種慢性疾病、腫瘤晚期長期臥床的病人。有的是發(fā)生在急性疾病需要限制病人活動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四肢多發(fā)骨折,不允許病人隨意翻身。截癱的病人上肢可活動,病人可以坐輪椅,往往因為久坐,出現臀部褥瘡。褥瘡好發(fā)部位為骶尾骨、坐骨結節(jié)、股骨大轉子等處對應的部位,其次為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肩胛骨、跟骨、枕骨、內外踝、腓骨小頭等對應部位。
褥瘡的預防要點 ● ● ●
有上述情況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預防褥瘡的發(fā)生,預防的方法是避免局部長期受壓,要定時改變受壓部位。臥床的病人最好每2小時左右翻身一次,仰臥位、左側臥位、右側臥位交替,并經常按摩受壓部位。骨突部位周圍可墊氣圈或海綿墊圈,避免受壓,側臥時雙腿之間加墊避免雙腿壓迫。截癱的病人不能久坐不動,要定期臥床休息;如果上肢有足夠的力量,坐位時就可以定期改變臀部受壓部位,避免一個部位受壓過久。
長期臥床或翻身受限的病人,最好購買防褥瘡氣墊。防褥瘡氣墊利用定期對氣墊的氣囊輪換充氣、放氣的方法,一般循環(huán)周期為6~8分鐘一次,人體的受壓迫部位每6~8分鐘改變一次,相當于每小時給病人翻身7~10次,遠遠高于人工翻身次數,既能起到了人工按摩的作用,又能促進血液流通,起到規(guī)律翻身的作用。氣墊表面噴出的微量空氣可降低被褥中的潮氣和濁氣,使臥床患者身體的著床部位貼身濕度降低,病人不需經常翻身也不會長褥瘡。長期臥床或翻身受限的病人使用防褥瘡氣墊是事半功倍的事情。需要注意,市場上銷售的不能輪換充氣、放氣的氣墊、海綿墊均不能起到預防褥瘡作用。
另外在搬動病人時動作要輕快,避免推拉病人。用便盆時要將病人充分抬起,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時在便盆邊緣上墊以軟紙或布墊,以防擦傷皮膚。要經常更換床單,保持床單清潔,平整,干燥,排便后要及時清除大小便,用溫水擦洗避免局部刺激,以防誘發(fā)褥瘡。
治療褥瘡方法 ● ● ●
治療褥瘡首先是解除患處長時間壓迫,采取前述的預防辦法避免患處受壓過久 。
一度褥瘡表皮沒有破潰的只要做到解除患處長時間壓迫,局部酒精涂擦清潔皮膚,可自行好轉。如有表皮膚糜爛,可以用碘伏消毒后(碘伏對皮膚刺激小,不能用酒精和碘酒),可外涂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或噴劑,還可到中醫(yī)院購買配制的中藥紗布覆蓋,表面用無菌紗布覆蓋(表皮糜爛,必須包扎,如果暴露很容易感染),直至表皮愈合。一度褥瘡可以在家中或經醫(yī)生診療指導后自行換藥。
二度以上褥瘡都需到醫(yī)院治療,由醫(yī)生剪除變黑的皮膚、皮下脂肪組織,直至健康有血運的組織,如果有滲出或分泌物較多,可用利凡諾(化學名乳酸依沙吖啶)濕敷。分泌物不多后可用中藥紗布覆蓋,再覆蓋無菌紗布。病情穩(wěn)定后都可自行在家中換藥。創(chuàng)面表淺的,通過換藥就可自行愈合。
褥瘡大或較深時單純換藥愈合時間較長,有的根本無法愈合,經過精心的換藥,待創(chuàng)面肉芽新鮮分泌物不多,病人身體條件許可時可考慮手術切除褥瘡,面積小的可以直接縫合,面積大的可以植皮。較深的需要用肌肉填塞在腔隙內,表面皮膚縫合在一起,才能預防再次復發(fā)。手術可大大縮短愈合時間,結束繁重的換藥工作,盡早結束營養(yǎng)不良-傷口不愈合-感染、體液流失-營養(yǎng)不良的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