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萊州灣畔,每年的7~12月,沿海出產(chǎn)一種當?shù)厮酌邪V魚(學名叫蝦虎魚)的近海魚類。全國從東北的渤海灣起至廣東一線的東部沿海也都出產(chǎn)此魚類,各地名稱不一。每到出產(chǎn)旺季,除漁民采用各種方式捕撈外,廣大垂釣愛好者也都喜歡垂釣此魚。癡魚是近海魚類能釣到最多的一種,既好釣又好吃,市場價格也比較便宜。在魚類中,它的吃法是最多的,可煎、炸、燜、氽、紅燒、清蒸,做魚丸和包水餃等。在諸多吃法中,以癡魚一魚兩吃——鮮湯魚丸和炸魚脆骨(魚頭)最為獨特,現(xiàn)將做法簡單介紹如下,可參考試做,以飽口福。
一、主料:選新鮮的單尾癡魚1 000 g以上,出精肉500 g左右。
二、輔料:雞蛋清一個,淀粉適量,花生油500 g(實耗50~60 g)。
三、調料:太太樂牌文蛤精(或蝦仁、海米、味精)、精鹽適量,芫荽末6 g。
四、制作方法:將癡魚洗凈泥沙,剪去尾鰭、背鰭、腹鰭、胸鰭。從排泄孔開始順腹中線至頭部下唇中間剪開,去魚腮、內臟,用大拇指刮去腹腔壁上的黑膜,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后剪去魚頭,一條條擺放在瓷盤內,放冰箱內冷凍。制作時,拿出來稍融化,在尚未完全化透前,將癡魚放砧板上,腹部向上,用刀使勁拍2~3下,這樣可使魚脊和魚肉分離。一條條拍完后,再用手指將魚脊骨撕下來(最好不要把魚骨撕斷,這樣炸出來的魚骨整齊美觀)。如急用來不及冷凍,也可以直接用刀拍,最好把魚身上的水瀝凈,否則拍時會水星四濺,弄臟衣服。魚頭也要拍碎,這樣易炸得焦脆。
把魚肉用刀在砧板上剁成魚茸,盡量細一些(也可以用攪肉機攪成魚茸),在魚茸內加一些清水,邊加邊用筷子向一個方向攪拌,使魚茸呈黏稠狀,但不要加水太多,以免過稀,不宜成型。最后加一個蛋清,適量淀粉、精鹽、味精,攪拌均勻待用。
將魚骨和魚頭分別加適量精鹽,腌漬30 min,裹上面粉待炸。
將鍋內加足量清水,把調好的魚茸用小勺挖一下,放手心內,團團圓放鍋內,一個個做完后,將鍋置火上加熱,用文火煮10~15 min,開鍋時可用小勺撇去浮沫。出鍋前加文蛤精或海米、蝦仁、精鹽、味精適量調味,出鍋時放入香菜末即可。
炸魚(脆)骨(魚頭)時,根據(jù)料的多少,鍋內加適量的花生油,置火上燒至六七成熱時,加魚頭炸至黃色撈出,待炸第二次。這時再炸魚脆骨,一次炸至金黃色焦脆為止,撈出,最后將魚頭再炸第二次,炸至金黃焦脆為止,撈出和魚脆骨一起裝盤,或分別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