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活動的發(fā)展是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個方面。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情感、社會性的發(fā)展。認識、了解學前兒童這方面的發(fā)展,對于我們正確、全面理解、把握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趨勢,特別是兒童心理發(fā)展變化的影響因素,更好地與學前兒童交往,優(yōu)化兒童生活精神環(huán)境,以促進兒童心理更加積極、健康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認識活動兒童心理行為發(fā)展近年來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日益認識到情緒情感在孩子心理發(fā)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緒情感絕不是從屬于其他心理活動的“副現(xiàn)象”“副產(chǎn)品”,而是兒童心理發(fā)展中的重要方面,對兒童心理、行為具有重大影響,起著強烈而明顯的動機功能和交際功能。孩子的年齡越小,情緒情感在兒童心理和行為發(fā)展中的影響就越大。
一、情緒情感是兒童心理活動和行為的激發(fā)者
情緒直接指導、調(diào)控著兒童的行為,驅(qū)動、促使著兒童去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行為,或者不去做某種行為。比如,在孩子愉快情緒下,他們愿意學習,做什么事情都積極。情緒不好時,則不愿意學習,活動也不積極。孩子要喜歡一個老師的時候,這個老師說的話就特別愛聽,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學她教的所有東西;要是不喜歡一個老師,她說的什么話都不愛聽,叫干什么偏不干,叫別干的偏干,而這個老師來教任何東西的時候要么不認真,或者做小動作、眼睛看別處。幼兒喜歡畫畫時,拿起筆來就畫,畫個沒完;不想畫的時候,怎么讓他畫他都不愿意畫。我們班就有個孩子叫順順,平時對畫畫挺感興趣的,有一天他早上來幼兒園的時候情緒就不太好,我早上有節(jié)美術活動,活動的時候順順就很不愿意動筆,“美麗的春天”的主題畫畫了幾筆就不想畫了,我啟發(fā)他說:“你想想,春天萬物復蘇,可以畫一棵小樹呀!”結(jié)果他說:“還沒長出來呢”,我又說:“那你畫個小朋友吧”,他說:“他們都不愛在這里玩?!闭蛉藗兂Uf的:“孩子是憑興趣做事”“兒童是情緒的俘虜”?!案吲d不高興”“愿意不愿意干”,對兒童的心理和行為影響極大。情緒直接支配和左右著兒童的行為。
二、情緒情感推動、組織兒童的認知活動
兒童的認知活動帶有明顯的無意性的特點。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就在于受情緒影響制約非常大。例如,孩子喜歡憨厚、滑稽的相貌,如小猴子就很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孩子特別愛看;但是他們一般不喜歡犀牛等這種動物,它們不太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與兒童愉快情緒相聯(lián)系的人和物也是這樣,如生日蛋糕、小熊打鼓等,與之有關的事物,孩子就很容易記住,而且保持很久,不太容易混淆。但是如果生活中孩子父母或是家長要問:“媽媽買了3個蘋果,爸爸吃了2個,還剩下幾個?”有的孩子就不去回答這個問題,而有可能說:“那爸爸怎么吃了這么多呀?”這就是情緒在其中的作用。
有不少心理學家做了情緒對認知作用的實驗研究,都證明了情緒對認知的組織、影響作用。例如,用情緒激動法可以促進孩子掌握某些難以掌握的詞,用示范法讓幼兒掌握“你”字不成功,而用情緒激動法卻容易成功,比如,我有一天問兒子:“這個糖是誰送你的呀?”兒子說:“阿姨送你的。”我馬上又說:“啊,送給我的呀。”隨即拿走了,這時兒子馬上激動了起來,立即叫道:“是送給我的?!贝藭r他對“你”“我”二字十分注意了。
心理學家研究結(jié)果表明,嬰幼兒不同情緒狀態(tài)對其智力操做的影響是明顯不同的,具有顯著的差別。具體表現(xiàn)為:
1.在外界新異刺激作用下,嬰幼兒的情緒可以在興趣與懼怕之間浮動。當這種不穩(wěn)定狀態(tài)游離到興趣一端時,激發(fā)兒童探究活動;當游離到懼怕一端時,則引起逃避反應。
2.愉快情緒有利于嬰幼兒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懼怕等對嬰幼兒智力操作不利。積極情緒起推動、促進的作用,而消極情緒起破壞、干擾的作用。
3.同一情緒在不同強度水平時對智力操作效果的影響也不同。過低或過強的情緒水平不如適中的情緒狀態(tài),后者才能導致最佳的操作效果。
4.愉快情緒強度差異與操作效果之間成倒U字型,即適中的愉快情緒能使智力操作達到最好。
5.痛苦、懼怕情緒強度差異與操作效果間成直線相關,即痛苦、懼怕強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隨其強度的增加而下降。
總之,不同性質(zhì)和不同強度水平的情緒對認知活動起著不同程度的推進或破壞作用,直接影響著活動的效果。
三、情緒情感是兒童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
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外部表現(xiàn),也就是表情,他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幼兒與人的交往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兒童在掌握語言之前,主要是以表情作為交際的工具,它和語言一起共同實現(xiàn)著兒童與成人、兒童與同伴間的社會性交往。嬰幼兒對他人的提問、要求或者意愿、反應,常常不用語言,而是用一定的表情代替,或者是用表情來輔助自己的語言表達。
四、情緒情感影響兒童個性形成
兒童情緒情感對其個性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個性是在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兒童情緒情感對其具有重要影響。首先,在生命的前幾年中,在于不同人、不同事物的較長期的接觸中,由于成人對其的不同態(tài)度、方式,孩子逐漸形成了對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緒態(tài)度。如我們班中就有兩個很明顯的孩子——嬌嬌和樂樂,嬌嬌的爸爸媽媽都是做生意的,由于工作很忙常常對孩子的關心少一些,就連開家長會有時候也是忙得沒時間來;而樂樂的爸爸媽媽從樂樂小的時候就常常看很多的育兒知識,他們知道成人對孩子經(jīng)常關心。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對孩子的個性形成有很關鍵的作用,他們總是每天抽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周末一起帶孩子去玩等。所以兩個孩子在幼兒園的情緒反差就很大,嬌嬌常常是不說話、老師上課時也是心不在焉、不太愛和其他的孩子交流,而樂樂自信、樂觀、愛交朋友、喜歡和老師說這說那。所以成人經(jīng)常對孩子關心、愛撫,總是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使孩子與其共處時總是引起良好的情緒反應;而另一些成人對孩子過多斥責或忽視、冷漠,使孩子的合理精神需要總是得不到滿足,孩子與其在一起總是引起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久而久之,兒童便對這些不同的成人形成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其次,兒童由于經(jīng)常、反復受到特定環(huán)境刺激的影響,反復體驗同一情緒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便會逐漸穩(wěn)固下來,形成穩(wěn)定的情緒特征,而情緒特征正式個性性格結(jié)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前兒童情緒情感對其心理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而廣泛的意義,影響、涉及到兒童心理其他諸方面的發(fā)展,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更應重視對兒童情緒情感的培養(yǎng),并把我們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和家長分享,共同做好家園共育,使孩子們具有良好、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盡量經(jīng)常處于愉快、活躍的情緒之中,這才是我們做老師最開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劉金花.兒童發(fā)展心理學.華東師范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