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不僅與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在航天和航海等高科技發(fā)展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課堂作為大多數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常識的啟蒙載體和平臺,教師如何把課堂上的有限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物理教學有效性興趣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怎樣才算有效的課堂教學呢?總結地說,就是把教學關注點放在學生未來發(fā)展上,而不僅僅是關注他們當前的發(fā)展。因此,當前的教學手段要體現(xiàn)出三個顯著的特征:
1.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而教師的責任是開發(fā)學生探索和思考問題的能力,用學生的自我探索代替教師板書的生硬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容量最大化。
2.用最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對知識產生畫面感,促使學生主動的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答問題,使物理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豐富多彩的。
3.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再只停留在“教”上,而是在“會”上,即教師要用新穎的課堂內容和有條理的總結,不僅能讓學生理解課堂上的重點、難點,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吸收正確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
綜上所述,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從學生特點出發(fā),培養(yǎng)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人類的興趣是與好奇心緊緊相連的,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好奇心比較強,他們對待新奇的事物非常敏感,一種現(xiàn)象、一個演示、一段故事、一幅掛圖等都會激發(fā)起他們的興趣,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適時的在課堂中進行一些實驗,或者從生活出發(fā)分析一些學生已有經驗的具體事例,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進行新課引入時,由于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幾乎為零,所以有趣的實驗和事例可以很容易讓學生在一開始上課時就充滿好奇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為后面理解、掌握好教材內容奠定了基礎。例如,在講《凸透鏡成像》時,讓學生手拿凸透鏡,看遠處的行人。有的學生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復拿起凸透鏡看看遠處的人和物,再放下凸透鏡看看遠處的人和物。有的說,我看到了大樓,怎么是倒立的?有的說,我看到某某同學,怎么是倒立的?這些從未見過的現(xiàn)象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觸動了學生強大的好奇心。
然而,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不能只是停留在新課開始階段,而是要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中。一方面,因為青少年的專注力并不長久,一時的好奇心并不能有效的增強學生的探究心理,只有不斷地引入新奇的現(xiàn)象才能長久保持學生想要學習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樣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期待,那么增設一些激勵性的探究活動,就能讓學生獲得充盈感來鞏固、提高學習興趣,由此使學生的學習信心、決心、恒心和毅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從心理上達到抗挫的目的。
二、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什么樣的課堂教學算是成功的,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在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有效的狀態(tài)。由此可見,物理課堂教學必然也必須將學生作為核心,加大力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學生全過程中。使學生不再被逼迫的學習,而是自主的去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對于任何學科,想要創(chuàng)造最佳的教學效果,是離不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的。尤其對于物理課堂來說,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是抽象枯燥的,那么一個生動形象,多姿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就尤為必要了。教師在做課前準備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譬如,怎樣設計課堂內容,采取怎樣的教學步驟等,因為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不僅要摸索學生的心理特點,而且要把課本里的內容通過精心的設計妙趣橫生的表現(xiàn)出來,從而將書本知識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
另外,縱觀過去多次的教學改革,從客觀上說都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因為教學質量的高低能充分表現(xiàn)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然而除了以上所說的創(chuàng)造好的課堂環(huán)境以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還應該增強師生間情感的互動,并注重課堂上學生的信息反饋。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有效的教學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對象。然而,經驗表明,目前的課堂教學中課堂內容已經不再是有效性教學的決定因素了,教學對象——學生,才是教學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的標志。這表現(xiàn)在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專注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由此可見,課堂教學雖然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但認知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習者。這就決定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慢慢走出以教學內容為主導的誤區(qū),學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認知智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當前的教學改革也認識到了學生在課堂上的重要性。并在積極倡導學生的參與,倡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學生的參與應以思維的參與為核心標準,并不是以課堂的“熱鬧度”衡量標準。因此,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而是要從實質的思想上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是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四、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探究能力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指出:“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fā)展的過程。應該盡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究,自己去推論,給他們盡量講的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的應該盡量多些?!边@就說明,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該嘗試和應用探究性的教學方法。因此,探究性學習成為了物理課堂教學的首選,將問題作為導向,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習當作一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這種對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從青少年心理特征出發(fā)的,因為這種能力能夠滿足學生好奇心的需求,同時也能夠全方面地擴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每位物理教師都應投入到這場改革的洪流中,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