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導入是授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起著承上啟下、激發(fā)興趣、引導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等一系列重要作用。一個良好的新課導入可以將所要講的問題很自然地擺放在學生面前,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為下面新課的講授打下基礎。
新課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從教學規(guī)律出發(fā),多數(shù)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基本分為“復習已學知識”“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小結”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其中“新課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作為新課的開端,起著承上啟下、提出問題、引導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等一系列重要作用,是教師講課水平高低、藝術性好壞的一個標志性環(huán)節(jié)。因為一個良好的新課導入可以將所要講的問題很自然地擺放在學生面前,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為下面新課的講授打下基礎。
一、置疑導入法
置疑導入法,就是教師通過設疑、釋疑來導入新課,展開教學的方法。有了問題,才能產(chǎn)生努力探求答案的欲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也隨之而來。有經(jīng)驗的教師,總是能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點上準確地提出問題。在新知識引入之際,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恰當?shù)脑O計成問題,作為復習內(nèi)容的自然延伸,讓學生產(chǎn)生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實現(xiàn)思維導向。
例如,在《汽車構造》中,講完直列式發(fā)動機后下次課切入到雙列式發(fā)動機時,我們可首先總結性分析一下直列式發(fā)動機的特點(復習):各個氣缸排成一列,各缸的軸線垂直于水平面;缸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但長度和高度尺寸大,如果是多缸,就造成了缸體體積龐大。那如何解決多缸發(fā)動機體積龐大的問題?同學們議論紛紛,提出的想法,但又覺得不適宜,同學們想知道解決此問題的答案已到了極點。到此,新概念的引出已經(jīng)水到渠成,這時引出新課——雙列式發(fā)動機是恰到好處。
由于帶著疑問導入新課,使同學們對并列式發(fā)動機這一概念的感受,就不再撲朔迷離,而是實實在在的實際需要了。
置疑導入法中,設疑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問題的設計,必須從每堂課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的需要考慮,擬定中心問題,并圍繞中心問題精心設問。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編擬具有啟發(fā)性和探索性的問題,把學生引入問題情景,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學目標上。這對于講授新課,切入主題很有幫助。
二、求新導入法
好奇和探索是人類具有的一種特殊情感。好奇的心理可以激起人們求知的欲望,并付諸探索行動。所謂求新導入法就是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復習舊課提出新問題,達到順利導入新課的目的。求新導入法主要用于那些用原有知識看似能解決,但解決起來卻非常繁瑣,因此必須尋找新方法、新途徑,以滿足工程上快捷、簡便、準確的需要。運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首先要讓學生們感到已有知識不夠用,自發(fā)地產(chǎn)生探求新知識的要求。
求新導入法的關鍵是要抓住舊知識對新問題的落后性和不適應性,在這個不足點上作文章,充分暴露舊知識的缺點,呼喚新知識的出現(xiàn)。運用這種方法還要注意問題的引出一定要自然。切忌上課伊始,開門見山。因為給學生以“硬性”過渡,使學生感到新知識的陌生性和孤立性,則會失去求知興趣,不利于教學的開展。
三、直觀導入法
書本知識是他人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要想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首先應當使他們具有必要的感性認識。學生的感性認識越多,想象力就越豐富,理解書本知識就越容易。因此,對于某些概念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而又與后續(xù)課程有密切聯(lián)系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選擇一兩個典型的、顯而易見的特例進行直觀教學。通過對直觀教學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和引伸,從而自然地引入新課,這種新課導入法,就叫做直觀導入法。例如,在講“汽油泵”這一課題的引入時,采用了直觀導入法:在上課時并沒有直接授課而是設計了一組演示,其目的是通過觀察演示現(xiàn)象,導入汽油泵工作原理的新課講解。
實驗一:將汽油泵進油管接入水桶中,用力扳動外搖臂,然后放開,水便從出油口噴出。
實驗一結論:扳動外搖臂,相當于偏心輪將外搖臂抬起,泵膜在拉桿作用下向下拱曲,進油閥打開,吸油。放開外搖臂,泵膜在泵膜彈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動,出油閥開啟,汽油噴出。
實驗二:將手動拉桿反復提上壓下,并帶動手搖臂擺動,水便從出油口噴出。
實驗二結論:扳動手動拉桿,通過手搖臂帶動手搖臂軸轉動,可使內(nèi)搖臂擺動,從而使泵膜上下移動而實現(xiàn)泵油。
通過演示和歸納以上兩個結論,使同學們看到了汽油泵中機械泵油和手動泵油的工作情況,即通過外搖臂推動內(nèi)搖臂擺動,從而拉下泵膜拉桿,泵膜拉桿又使泵膜向下拱曲,從而使進油閥打開,汽油被吸入泵膜上方。當外搖臂回位后,泵膜彈簧推動泵膜向上移動,油壓增加,進油閥關閉,出油閥開啟,汽油從出油口壓出。
采用直觀導入法應注意要使用與新課相切合的演示實物或教具,演示效果要明顯,難易要適度。要緊扣教學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智力水平,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四、對比導入法
對于一些在結構、原理或其他方面與某些已學知識有相似之處的新知識,可以借用新舊知識的對比,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在不同點上展開教學從而導入新課,這就是對比導入法。
在講化油器多重喉管式這一新課時,由于已經(jīng)學過單喉管式化油器,并且兩者之間具有同異處。于是,我采取了將多重喉管式化油器和單喉管式化油器對比的導入方法。
步驟如下:復習單喉管式化油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重點放在喉管的結構及所處位置;以實物示例多重喉管化油器的結構;找出兩者結構及工作原理上的異同點;設問“多重喉管在單喉管的基礎上解決了什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