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孩子朋友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那么,孩子心靈的苗圃就會陽光明媚,春色滿園。
案例:一天課間,小柳因為一件小事,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并動手抓破了班里最老實的同學小桓的臉。我找到他,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批評他不該為小事動手打傷同學。當時,他頭一歪,眼一瞪,嘴一撅,很不服氣地說:“反正不是我的事兒?!睙o論我怎么說服教育,他就是不肯低頭認錯。最后,好歹去給小桓道了歉,但不服氣明顯寫在了他的臉上。我也有了一種“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的無奈!
第二天,我又找到他,問昨天的事到底錯在哪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順勢與他做了更進一步的溝通。這回兒,他態(tài)度誠懇,表示接受老師的批評和建議。這件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一天晚飯過后,我來到鮮奶吧,打算給女兒訂一份鮮牛奶。一個胖乎乎、矮矮的小男孩正站在柜臺前取奶。“嗨,小柳!”我邊打招呼邊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袄蠋熀茫 毙×U有禮貌地跟我打招呼。這時候的小柳,靦腆而可愛,跟發(fā)脾氣時的他判若兩人。取完奶后,他稍有拘束地說了聲“老師再見!”便一溜煙跑了。幾天后的一個傍晚,我又去取奶,就在我離開時,迎面進來一個有點眼熟的陌生男人,“是馬老師吧?我是小柳的爸爸?!薄班?,前幾天遇到小柳來取奶,今天怎么換人了?”“那天我兒子回家說是碰到你了,第二天、第三天來取奶時,半天沒回家,我還以為發(fā)生什么事了,他告訴我說‘我在等馬老師來取奶’!”小柳爸爸的話讓我很是感動,更感動于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原來,那次偶遇在孩子的心里產(chǎn)生了那么大的觸動。我一下子意識到:也許這恰是教育小柳的一個契機。
第二天,小柳迎面向我走來,我親切地拍拍他的肩膀:“昨天怎么沒去取奶?”“嘿嘿?!薄敖裢砣??”“去。”“那行,好朋友說話算話,今晚咱們不見不散!”我主動向他發(fā)出了邀請。“好吧!”他答應(yīng)得也很爽快。晚上吃過晚飯,我就急急忙忙去赴“約”。老遠便看到一大一小兩個人在打羽毛球,我一眼就認出那個胖乎乎的小男孩是小柳。這時,小柳也發(fā)現(xiàn)了我,跑著迎了過來。我很抱歉地對他說:“謝謝你等到我這么晚,你可真守信用!”“因為我們是好朋友!”他的話干脆又充滿自豪,我內(nèi)心為之一震。我接過羽毛球拍,與小柳對陣。小家伙打得還不錯,越打越興奮。
從此,每當他又有違反紀律的動機時,我就拿我們是好朋友的秘密來提醒小柳,這一招屢試不爽。
變化:小柳課堂聽講專心了,每次上課,總能看到他筆直地端坐在位子上,小手平放在面前,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黑板,而且每節(jié)課都積極舉手發(fā)言。
分析:看著小柳一天一天地進步,我也被鼓舞著。在孩子幼小的心里,老師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親切的笑容,都會在孩子的心里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一個調(diào)皮倔強的孩子,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是因為他在心里是如此親近老師,是因為老師對他的賞識。被賞識就是被信任,就會產(chǎn)生一種被鼓舞、被期待的積極心理效應(yīng),就會更加努力地向善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