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肥料品種、滴灌施肥時間間隔和施肥濃度對2種垂直綠化植物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肥料品種、施肥時間間隔和施肥濃度間對白蝴蝶、鳥巢蕨苗高增長量的影響有顯著差異,肥料花多多和施肥時間間隔20d對白蝴蝶、鳥巢蕨苗高增長量的影響最明顯;除高濃度HL(8‰)外,不同濃度處理的苗高增長量均大于對照(ck),其中H(5‰)處理對提高白蝴蝶苗高增長量的效果最顯著,M(3‰)處理對提高鳥巢蕨苗高增長量的效果最好。
關鍵詞:滴灌施肥;肥料品種;時間間隔;濃度;垂直綠化植物
中圖分類號 S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1-50-03
垂直綠化具有占地少、見效快、綠量大的優(yōu)點,能充分利用空中優(yōu)勢增加綠化面積,豐富綠化層次,為城市立體景觀增添大自然的生機和柔和悅目的色彩,對于改善城市環(huán)境和恢復生態(tài)平衡意義重大[1]。垂直綠化植物栽植后能否順利成活和旺盛生長,盡快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養(yǎng)護管理,俗話說“三分種植,七分養(yǎng)護”,這其中肥料的科學、合理施用是做好養(yǎng)護的重要方面[2]。為了使垂直綠化植物良好生長,應針對性地加強垂直綠化植物施肥管理,維持長期穩(wěn)定的景觀效果[3]。目前,垂直綠化植物通常使用滴灌方式進行水肥管理,根據土壤狀況及不同階段作物生長特性,有效控制水分、養(yǎng)分供給的數(shù)量和比例,充分發(fā)揮水肥耦合效應,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優(yōu)化水肥管理[4-8]。因此,研究滴灌施肥對垂直綠化植物生長的影響意義重大。本試驗采用垂直綠化常用的植物白蝴蝶和鳥巢蕨為研究對象,研究肥料品種、滴灌施肥時間間隔、施肥濃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找出相對合理的施肥配方,從而為垂直綠化植物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在東莞市橋頭鎮(zhèn)鐵漢生態(tài)環(huán)境有限公司苗圃中心進行。東莞橋頭鎮(zhèn)地處廣東省東莞市東部,地處東經114°05′50″、北緯23°01′40″,北回歸線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夏長無冬、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熱量豐富、氣候溫和、溫差振幅小及季風明顯等特點,年平均氣溫22.2℃,無霜期350d;年平均日照時間2 400h;年平均降雨量為1 767.8mm。橋頭鎮(zhèn)水資源豐富,水質良好。
1.2 植物材料 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鳥巢蕨(Asplenium nidus),栽培在垂直綠化所用種植模塊(0.48m×0.56m×0.15m)中,基質為陶?!没鹕綆r∶泥炭土=1∶1∶2,含有機質104.13g/kg,容重為0.23g/cm3,田間持水量為15.67%,土壤pH值為5.8,堿解氮117.31mg/kg,速效磷48.57mg/kg,速效鉀148.84mg/kg。每種植物規(guī)格一致(白蝴蝶苗高約15cm、鳥巢蕨苗高約13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每種植物各33個模塊。
1.3 試驗設計 (1)肥料品種試驗:2012年2月17日建立試驗樣地,選用3種不同肥料品種:花多多(美國最大的園藝肥料制造商施可得公司生產),花無缺(上海通用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和金瑞萊(美國獨資企業(yè)武漢瑞萊肥料有限公司生產),施肥濃度為3‰,每隔20d施肥一次,3個月后測定植物苗高。
(2)施肥時間間隔試驗:2012年5月22日建立試驗樣地,選取花多多肥料,施肥濃度為3‰,分別在第10、20、30d進行施肥處理,3個月后測定植物苗高。
(3)不同施肥濃度試驗:2012年8月25日建立試驗樣地,為了增加研究結果的可比性,根據室內植物的施肥情況,選擇了5個濃度的處理組,分別為C(對照)、L低濃度處理(1‰),M中等濃度處理(3‰),H高濃度處理(5‰),HL濃度處理(8‰),使用花多多肥料每隔20d施肥一次,3個月后測定植物苗高。
1.4 數(shù)據處理 使用Excel及SA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和制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肥料品種對2種垂直綠化植物生長的影響 由圖1可知,肥料花多多和花無缺處理的白蝴蝶苗高增長量差異不顯著,均與金瑞萊處理的差異顯著,分別是金瑞萊處理的157.68%和147.11%,即肥料花多多和花無缺對白蝴蝶生長較為有利,不同肥料品種對提高白蝴蝶苗高增長量的效果依次是花多多>花無缺>金瑞萊?;ǘ喽嗵幚淼镍B巢蕨苗高增長量與金瑞萊、花無缺處理的有顯著差異,是金瑞萊和花無缺處理的163.48%、142.65%,即肥料花多多對鳥巢蕨生長最好,不同肥料品種對提高鳥巢蕨苗高增長量的效果依次是花多多>花無缺>金瑞萊。
圖1 不同肥料品種處理的苗高增長量
注: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 水平差異顯著,下同。
2.2 不同施肥時間間隔對2種垂直綠化植物生長的影響 由圖2可知,10d、20d和30d 3種施肥時間間隔的白蝴蝶苗高增長量差異顯著,施肥時間間隔10d、20d分別是30d的苗高增長量的155.00%、200.32%,即每隔20d施肥一次對白蝴蝶生長較為有利,不同施肥時間間隔對提高白蝴蝶苗高增長量的效果依次是20d>10d>30d。施肥時間間隔10d、20d的鳥巢蕨苗高增量差異不顯著,分別是施肥時間間隔30d苗高增量的193.84%和198.03%,即每隔10~20d施肥一次對鳥巢蕨生長較為有利,不同施肥時間間隔對提高鳥巢蕨苗高增長量的效果依次是20d>10d>30d。
圖2 不同施肥時間間隔的苗高增長量
2.3 不同施肥濃度對2種垂直綠化植物生長的影響 由圖3可知,不同施肥濃度處理的白蝴蝶苗高增長量均與對照(ck)的苗高增長量存在顯著差異,除高濃度HL(8‰)外,各施肥濃度的苗高增長量均大于對照(ck),4個施肥處理中,H(5‰)處理的白蝴蝶苗高增長量最高,是對照(ck)的181.64%,L(1‰)和M(3‰)處理的苗高增長量間差異不顯著,分別是對照(ck)的145.66%、140.94%,而HL(8‰)處理的苗高增長量比對照(ck)低44.42%,不同施肥濃度對提高白蝴蝶苗高增長量的效果依次是H(5‰)>L(1‰)>M(3‰)>ck>HL(8‰),各濃度處理的平均苗高增長量是對照(ck)處理的131.02%,說明施肥能有效地促進白蝴蝶苗高增長,但施肥濃度要適中,高濃度會起反效果。不同施肥濃度的鳥巢蕨苗高增長量均與對照(ck)存在顯著差異,且均大于對照(ck),4個施肥處理中,M(3‰)處理的苗高增長量最高,是對照(ck)的336.00%,其中L(1‰)、H(5‰)和HL(8‰)施肥濃度處理間的苗高增長量差異不顯著,分別是對照的258.40%、242.80%、234.40%,不同施肥濃度對提高鳥巢蕨苗高增長量的效果依次是M(3‰)>L(1‰)>H(5‰)>HL(8‰)>ck,各濃度處理的平均苗高增長量是對照的268.40%,說明施肥能有效地促進鳥巢蕨苗高增長。
圖3 不同施肥濃度處理的苗高增長量
3 結論與討論
近年來,我國滴灌施肥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麥[9]、棉花[10-11]和蔬菜[12-13]等作物上,在垂直綠化植物上研究報道較少,而垂直綠化的應用越來越廣,因此,研究垂直綠化合理的灌溉施肥模式顯得更加重要。本試驗研究肥料品種、滴灌施肥時間間隔、施肥濃度對2種垂直綠化植物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花多多、金瑞萊和花無缺3種肥料處理下,白蝴蝶、鳥巢蕨苗高隨著時間的延長均呈增長趨勢,其中花多多效果最明顯,金瑞萊效果最差?;ǘ喽喾柿掀放品试捶€(wěn)定,市場供給較大,施肥效果好且價格適中,因此,選擇花多多作為垂直綠化項目肥料較為合理。滴灌施肥時間間隔20d對提高白蝴蝶苗高增長量的效果最顯著,滴灌施肥時間間隔10d和20d的鳥巢蕨苗高增長量差異不大,因而施肥時間間隔以10~20d為宜。除高濃度HL(8‰)外,不同濃度處理的苗高增長量均大于對照(ck),其中H(5‰)處理對提高白蝴蝶苗高增長量的效果最顯著,M(3‰)處理對提高鳥巢蕨苗高增長量的效果最好,說明施肥濃度過高會對植物產生肥害,導致植物比不施肥的植株低矮。 由于垂直綠化使用植物品種較多,不同植物對肥料的需求量各異,在保證植物生長的基礎上,選擇中低濃度(1‰~5‰)肥料施用量較為合適,若臨時加大施肥量,濃度上限不可超過8‰。植物在栽培養(yǎng)護管理中,施肥效應除與基質基礎養(yǎng)分有關以外,還受到環(huán)境氣候因子如降水情況、氣溫變化、光照強度等以及植物年齡、具體養(yǎng)護方式的影響[14-15],而施肥方式、濃度、時間等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本試驗對此僅作了初步探討。因此,在垂直綠化植物具體肥水管理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參考本試驗結果和基質肥力狀況,制定合理的滴灌施肥模式。
參考文獻
[1]李廣太.論城市垂直綠化植物的功能及養(yǎng)護管理[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09,32(4):27-30.
[2]閆慧琴,田瓊,干地瑪.城市建筑立體綠化建設初探[J].內蒙古環(huán)境保護,2004,16(2):51-53.
[3]宋麗華,謝飛.不同配方施肥對4種園林植物幼樹生長的影響[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2,28(2):26-31.
[4]王虎,王旭東,趙世偉.滴灌施肥條件下土壤水分和硝態(tài)氮的分布規(guī)律[J].西北農業(yè)學報,2008,17(6):309-314.
[5]李伏生,陸申年.灌溉施肥的研究和應用[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0,6(2):233-240.
[6]唐顥,吳家堯,黎健龍,等.茶園滴灌施肥的增產提質及土壤養(yǎng)分效應研究[J].茶葉科學,2013,33(1):85-90.
[7]周建斌,陳竹君,李生秀.Fertigation——水肥調控的有效措施[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1,19(4):16-21.
[8]Bar-Yosef B.Advances in fertigation [J].Advances in Agronomy,1999,65:1-77.
[9]王建東,龔時宏,高占義,等.滴灌模式對農田土壤水氮空間分布及冬小麥產量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9,25(11):68-73.
[10]侯振安,李品芳,龔江,等.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對棉花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土壤學報,2007,44(4):702-708.
[11]趙玲,侯振安,危常州,等.膜下滴灌棉花氮磷肥料施用效果研究[J].土壤通報,2004,35(3):307-310.
[12]張學軍,趙營,陳曉群,等.滴灌施肥中施氮量對兩年蔬菜產量、氮素平衡及土壤硝態(tài)氮累積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7,40(11):2535-2545.
[13]許恩軍,閆鵬,孔曉民,等.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術的效應分析[J].土壤肥料,2004(2):37-39,43.
[14]王力,侯慶春.林地施肥與水肥效益[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0,15(2):84-88.
[15]朱志國,陳發(fā)棣.不同施肥處理對馬蹄金匍匐莖生長的影響[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41(1):18-22. (責編: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