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部分,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閱讀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其他重要學科的學習都是非常有利的。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美感,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時要注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語文中的文字美、語言美以及情境美,使學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終具有鑒賞美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提高閱讀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目標之一,一直受到廣大教師的廣泛關注,但是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在新課改之后才開始深入研究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審美能力對學生的一生都具有很大幫助,因此,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漸成為廣大教師重點關注的課題。
小學生對語文的理解還處于懵懂狀態(tài),還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和重要性,由于傳統(tǒng)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理念的教授。因此,不少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缺乏熱情和積極性,甚至感覺語文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實踐表明要想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以下幾點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經驗。
一、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
在閱讀性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它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感悟文章中的情感美,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興趣。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課改之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語句都是比較精煉,情感表達強烈,具有很強的美感。語感的培養(yǎng)不只是簡單的課文朗讀就能達到的,它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文字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生活的點滴感受語言運用的方式和情境。讓學生熱愛生活,將語文閱讀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當學生發(fā)現文字中所描述的情感能夠與現實相照應,此時學生的審美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在發(fā)現文字美的同時感悟生活美,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學習和生活都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二、引導學生從每篇閱讀中發(fā)現美
閱讀中美的形象和素材無處不在,只是學生的能力還處于比較低的階段。因此,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文章中的美。在學習《三顧茅廬》時不難發(fā)現,雖然這是一篇由文言文改編的歷史故事,但是其文筆依然非常細膩,尤其在人物語言描寫方面,充分表現了人物的性格,語言簡單易懂又不缺乏美感。筆者發(fā)現,學生在對這篇文章進行閱讀時并不能真正體會到其美感,只是當作一般的小故事來閱讀,于是我便引導學生從中尋找描寫人物性格的句子,并讓學生猜測對應的人物性格。這樣一種帶領學生尋找特殊語句的過程便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美的過程,在發(fā)現美的同時學生還學會了描寫人物性格的方法,這對學生初步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必須經過的環(huán)節(jié)。
三、鼓勵學生獨立的感悟美
閱讀中的美不僅僅是存在于表面的文字描寫,更是一種深入的情感體會,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不同。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的感悟從文章中發(fā)現的美。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從文字中升華思想,真正地感悟到美的存在。古詩詞作為閱讀教學的一部分,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結合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夠很好地促進二者的相輔相成。詩詞中本身就具有較高的情感凝聚力,因此,其美感是有較大的發(fā)掘價值的。在學習《游園不值》這篇古詩時,筆者先是對全文進行簡單解釋引導學生發(fā)現詩中美之所在,然后讓學生逐句地感悟詩中的情境美和情感美。從第一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學生的思維便開始發(fā)散:“詩人沿著長滿青苔的小路,慢悠悠的走向一個掩著門的茅屋”,僅此一句,學生便可以感悟到詩人當時只是一種游玩的狀態(tài),心情非常愉快。并且可以看出茅屋已經很久無人居住。而詩的后兩句似景非景的描寫更是美不勝收,引起讀者的無限遐想,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利用閱讀中的情感美,召喚學生的心靈美
文章中的景色美以及人物美一般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發(fā)現和理解的能力,但是更深層次的對美的理解還存在著一定的能力欠缺。教師要通過課外文章的擴展,為學生深入的剖析文中美的內涵,讓學生在發(fā)現美和感悟美的同時,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渲染甚至產生共鳴。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從事物表面窺視其內在美好情感的能力,教師要始終讓學生感受到“審美”是一個非常享受的過程,它能夠讓自身幸福感提升的同時凈化自己的心靈和情感。筆者在讓學生閱讀有關社會現實的文章時,通常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社會上募捐現場的視頻,和落后地區(qū)學生學習的艱難。在這之后我發(fā)現,不少以前吃飯?zhí)羰忱速M的學生漸漸地改變了這些壞習慣,甚至有的學生開始積攢零花錢捐贈給慈善組織。由此可見,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重要影響。
總之,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很多復雜的事件不斷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因此一個人的審美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下一代的更好生活付出努力。我們要不斷探索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優(yōu)化現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點滴的閱讀中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開兵.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現[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10) .
[2]高紅娟.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過程[J].經營管理者,2010(18).
[3]王正幫.閱讀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0(0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