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可是作文很難,特別是小學生作文更難,因為他們才開始寫作文。因為難,學生寫作大多是“為作文而作文”,老師的教學則變成了“為高分而作文”。為了讓學生得到高分作文,每次作文訓練時,很多老師都喜歡弄兩篇“下水作文”,因而,越來越多的學生作文言辭相似,大意相同,千人一面,萬人一腔。有些老師還教學生背優(yōu)秀作文,考試考到了照著葫蘆畫瓢,致使假大空作文、“克隆”作文泛濫成災。如何做好作文教學工作呢?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多年的我有些困惑,通過實踐摸索,我對小學作文教學有一些體會。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一、 先說后寫
什么是作文?“作”是寫的意思,“文”是指文章、詞句。作文就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
葉圣陶說,作文應該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要說的意思”,要想言之有物,必須心有所感,親身經(jīng)歷。也就是說,小學作文的第一階段不在怎么寫,而在于如何思。小學作文要做到“我口表我心,我手寫我口”。所以在作文教學當中,讓學生先“思”,思后說出結果,即說出自己內心真實所想、所感,然后才寫。在習作的時間、空間、任務上多給學生些自由,放開手,讓他們在寬松、愉悅的習作氣氛中無拘無束,通過多種方式表達觀察生活見聞感受和積極的情感,敢想敢說,自由奔放。這樣,就是作文能力很差的同學也知道怎么下筆了,也能寫出有血有肉的作文來。
成功的小學作文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模仿的作文哪怕辭藻再華麗也是空洞無物的,因此,小學作文教學中要盡可能的引導小學生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寫出來。比如,在指導寫《一次有趣的游戲》作文時,我先將其放在一邊,而是問學生:“大家喜歡玩游戲嗎?”一句話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喜歡!喜歡!”“游戲有趣嗎”“有趣!”“那我們來玩一個‘貼鼻子’游戲吧?!比缓笪?guī)ьI全班學生玩起了“貼鼻子”游戲??粗粋€個玩的開心的學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篇篇寫出了真情實感的作文。游戲結束后,我先自己說了一下自己玩游戲的心得和感受,然后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們有了親身感受,說起來滔滔不絕,說出了怎么去貼的,心情如何,看到自己貼的和別人貼的,有什么想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整個游戲過程說得清清楚楚。在此基礎上,再叫同學們把剛才說的寫下來,并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了親身經(jīng)歷,學生寫起作文來也就如行云流水了,并且寫的具體生動,言之有物。
二、 真實是作文之魂
“無話可說,沒內容可寫”是困擾小學生作文的一大難題。有的小學生死記硬背所謂的作文模版,在寫作文時稍作修改就算一篇新作了,但是再華麗的語言也比不上表達真實來的自然。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具有真實情感,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作文呢?這就需要向生活取經(jīng)。葉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笨梢?,指導學生作文要將學生作文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盡可能的以生活中發(fā)生的具體事實為依據(jù)進行創(chuàng)作,將生活實踐活動寫進作文,不僅提高寫作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依賴性強,不愿多觀察、積累生活素材,總想抄襲別人的。寫的作文會鬧出笑話來,哪來的真實可信。比如,我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24課《麥哨》時,讓學生找出文中寫農(nóng)村初夏時節(jié)美景的語段來美讀,孩子們就知道這是寫景的好句段,后來寫《秋天的田野》時就不假思索的照搬進去。我問孩子們:“秋天蠶豆花開了嗎?麥子熟了嗎?你們大多從農(nóng)村來的,回去看看、問問家長了再寫。”孩子們回去看了、問了,知道自己錯了,我再借機教育同學們要以事實為依據(jù),好的作文不見得有非常華麗的辭藻,但一定是表達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的。于是,學生對作文進行修改,將自己看到的秋天的小路、田野、菜園、落葉等紛紛寫進作文,真實的表達出了自己對于秋天的感觸,盡管有的詞句寫的比較幼稚,但是卻是真真切切的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這就是好的作文。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觀察生活的習慣,我還讓學生堅持寫日記,但不是天天寫,一周寫一兩次,將這周發(fā)生的感觸最深的一兩件事記錄下來,并且允許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翻看日記,尋找素材,有的學生甚至對日記進行簡單的加工就可以稱之為一篇好的作文了。這是幫助學生尋找素材的有效的辦法,也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廣泛閱讀,為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廣泛的閱讀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內容豐富的作文內容是以豐富的閱讀量為基礎的,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尤其是著名文學作品,以便在自己作文時恰當運用積累的好詞佳句和相關知識。
教師可以組織讀書班會,讓學生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墻報、校園文學報等都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優(yōu)秀文學讀物,使學生積累大量的作文材料,同時,大量的閱讀不僅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更進一步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優(yōu)秀作文的寫作。
四、 培養(yǎng)求異思維,促進學生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
千篇一律的作文肯定是不被看好的,只有獨辟蹊徑的作文才能夠吸引人的眼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求異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日常教學中,只要發(fā)現(xiàn)學生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語言等,都應給予一定的指導和肯定,保護和重視學生的獨到的見解和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生觀察事物的角度不一,語言各具特色,教師要充分肯定小學生的不同尋常的思維方式,不能強求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成人化和統(tǒng)一化。比如,寫《我的文具盒》時,先讓孩子們認真的觀察自己的文具盒,然后引導學生說出物品的形狀、顏色、圖案、用途、是否喜歡及原因等。由于每個同學的文具盒不一樣,口語表達能力各異,所以他們滔滔不絕地說起來,說得很詳細,各自說出文具盒的特點,說得好的同學給差的同學以啟示。在此基礎上只需將豐富的語言轉化為文字就是一篇不錯的作文了,小作家筆下的文具盒各具特色,語句、用詞各有千秋。
以上是我的一些愚見。作文教學任重道遠,但我相信,作為師者的我們只要不斷探索,不斷努力,一定能使作文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能讓學生寫作變得輕松、自在而愉快。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