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進入學校必不可少的一門課,也是必須要學好的一門課,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是值得每一位老師反思的。小學是基礎學習階段,對語文的教學質量要從整體上把握,如何提高強化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呢?筆者簡單論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導入;時間安排;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初始階段,也是各門功課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知識還不完備。語文的學習從拼音開始,只有把基礎知識學好才能學習更多的知識。在小學課堂中,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實踐經驗、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等,進行語文的教學實踐,抓住學習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實現(xiàn)學習的整體效應。下面就從幾個方面對強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策略進行探討。
一、科學有效的安排課堂時間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科學有效的規(guī)劃時間,才能使其發(fā)揮更大的功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不能管理時間,便什么也不能管理。講課時間的限制并不是讓老師少講,而是要求老師有選擇的精講、有智慧的講課。
在一堂課45分鐘的時間內合理安排講課內容與各部分之間的時間調配,有規(guī)劃的時間安排,不僅可以提高講課質量,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45分鐘的時間不能全部拿來講課,因為學生的專注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全部用來講課,只會使學生產生疲勞感,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在開始進入正題之前先進行一個有趣的課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學習的興趣。講課時間最好安排在20-30分鐘之內,之后進行檢查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現(xiàn)代教學了。所以課前科學的時間規(guī)劃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把在講課的時間內出現(xiàn)的問題控制在3-5分鐘之內解決掉,這樣就不至于影響到原來的課程安排。
二、小學語文課程導入法
一個好的開始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語文版的小學語文的內容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比如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從大的內容上分為“識字”和“課文”兩部分,“識字”又分為識字一:看圖識字;識字二:語文百花園。識字下面的內容就是課文,課文中會出現(xiàn)之前學習的那些字。所以在學習課文之前會有生字的學習。課程導入也就要有不同的方式,面對不同的內容要有新穎的課程導入方式,吸引學生們的好奇心,最好是帶著問題式的導入,把課堂教學變成一個探索未知知識奧秘的活動。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勾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越高,質量就越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耍鶕?jù)兒童的探究者的心理,采用合理的課程導入的方法積極引發(fā)他們去探究,去思考,進一步強化語文的教學質量。
三、放電影式的回憶復習法
每堂課講完之后,都要有一個復習鞏固的過程,最好當堂課的內容當堂完成鞏固強化。放電影式的回憶方法是要求學生把本堂課的內容從頭到尾像播放電影一樣回憶一遍,能記住的就記住了,記不住的趕緊問老師或者翻看課文,有問的可以再提出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盡快解決掉。比如“識字篇”觀察人體識漢字,就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器官回憶學過的漢字,記不住的就及時的復習。老師拿著卡片,讓學生會認,看到圖片就想到了字的寫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腦、敢于發(fā)問的好習慣,從小開始培養(yǎng)這種好習慣,在以后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就不會輕易的放棄。
四、多媒體課堂教學
我們生活在一個數(shù)字化、信息化、圖像化時代,無圖無真相的生活讓我們對圖像的敏感度大大提高,科學合理的利用多媒體圖像技術,與時代同行,走在時代的前沿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所以要合理的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教學質量。
小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學習總是存在一種新奇感,對于不知道的事物總想一探究竟,而且比較容易產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就會有一種自覺地學習的主動性。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主要是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使教學的信息量加大,而且在圖文方面更加形象具體。比如《詠鵝》這首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庇枚嗝襟w技術進行講課時,就可以圖、文、聲音結合,這樣不僅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而且理解起來更加容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動畫、屏幕上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如果能合理的應用在學習中,會很有效的提高學習的效率,強化語文的教學質量。
五、多思、多想
思考,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用新思維、新方法去思考問題,從小培養(yǎng)他們敢于質疑的精神,敢于對已有的答案提出自己的見解。老師對于學生的質疑精神不要盲目的否決,要鼓勵他們這種敢于質疑的精神,并給與肯定。比如一年級的課文中《小小的船》最后一句,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為什么是藍藍的天呢,晚上會有藍藍的天嗎?為什么我們在下面仰望星空卻看不到閃閃的星星呢?老師這時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做出自己的回答,全面的看待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對策,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困惑。
參考資料
[1]王海雁.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點嘗試[J].內蒙古教育:基教版,2013(3):32-33.
[2]張志麗.試析語文生活化教學方法與對策[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3):126.
[3]閆學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芻議[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0):72.
[4]滕翠琴.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優(yōu)化的策略[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1):56.
[5]李素梅.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的方法[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9):12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