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廣大教學者對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別是在實行新課改以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新的教學要求,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對教學方法與模式進行探索。就高中地理教學來說,地理屬于文科偏理的科目,具有一定的教學特殊性,學生學習的難度相對更高。針對高中地理教學的特點,對地理教學的模式與方法進行探索,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地理;高中;地理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的提出,對于減少傳統(tǒng)教學中的無效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很好的積極效果,但卻需要教師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調整。就高中地理教學探索而言,我們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法等多方面著手,從而探索出一條合適的地理教學模式。
一、對教學理念的探索
就地理教學而言,教學理念內容能否與新課改相適應將對教學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而且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對教學理念的科學性也越來越重視。在教學理念探索方面,必須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個體,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發(fā)展”是新課改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對傳統(tǒng)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改進。這一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讓學生享有對教學的“選擇性”和“參與性”,改變傳統(tǒng)的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教學理念,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個性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為了更好地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入情感教育,通過贊揚、鼓勵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對學生而言,教師的某些動作遠遠比語言更能傳達情感,學生會對教師的眼神、手勢等等進行心理解讀。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多使用一些具有鼓勵性質的動作、語言等,讓學生獲得心理認可,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主動性,又能夠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良好的信任感,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同時,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相對應的情感教學方法,比如說對于表現欲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多在課堂上讓其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對于性格內向一些的學生則可以多與其進行私下的溝通交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2.要充分利用地理科目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是一個涉及面廣、內容多樣的學科,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與實用性。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一些實用性強、趣味性高的內容,給學生留出一些具有懸念的問題,吸引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興趣,以此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探索
在這一點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現代的教學手段,利用現代教學設備將地理知識以直觀的方式進行表現,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掌握的理知識。
在文科的諸多科目中,地理具有一定的理科性。傳統(tǒng)的教學設施很難將地理知識內容進行直觀呈現,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在利用現代教學設備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對知識內容進行全方位呈現。這樣在提高課堂氛圍的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地理教學中可以采用的教學方法較多,比如說目標導學法、啟發(fā)教學法、問題研究法、課題探究法、實驗教學法等。
比如說,在講解熱力環(huán)流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采用實驗法進行教學。在課堂實驗中,可以先將門留一條小縫,將兩只蠟燭點燃分別放置在門縫的上部和下部,然后觀察兩只蠟燭火苗飄動的方向,接著讓學生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然后教師再通過事先準備好的資料,將熱力環(huán)流圖在幻燈設備進行播放講解,通過生活實例與圖片展示進行結合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對教學評價方法的探索
教師對學生的考評方法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以往的地理教學中,部分教師只看重學生期末的書面成績,忽視了學生考試成績之外的學習評價,這種評價方法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對評價方法進行改進,對學生進行綜合考評。
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對于學習的評價,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針對教師評價來說:要考查學生的出勤、日常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表現、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通過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綜合表現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二是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比如說學生可以對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評價,并說明原因;同時學生可以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很好、好、一般、差等);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教材以及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等。通過對評價方法的調整,教師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激勵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在新課改實行后,對于地理教學的探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足夠的耐心。而且由于在探索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教師要及時調整工作心態(tài),轉變教學理念,積極處理好探索中出現的問題,使課程改革更合理,提升地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劉杰.現代教學設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張昕,任奕奕.新課程教學設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3]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05.
[4]鐘啟泉,夏志芳.地理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9.
(作者單位 泰興市第五高級中學)
·編輯 李艷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