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在福鼎后坪國有林場開展檫樹幼林期施肥對比試驗,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施肥,檫樹樹高、地徑和冠幅的平均值為2.302m、4.2cm和1.735m,而對照(沒有施肥)樹高、地徑和冠幅的平均值為1.65m、2.76cm和1.19m,樹高、地徑和冠幅的生長分別比對照增加了39.5%、52.2%和46.8%。樹高、地徑和冠幅生長在不同年度間和不同處理間的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地徑和冠幅生長在不同重復(fù)間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而樹高在重復(fù)間的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樹高、地徑和冠幅生長在年度、處理和重復(fù)間的互作效應(yīng)均達到極顯著水平??稍诓煌甓取⒉煌⒌貤l件下采用不同的施肥量,以有效促進樹高生長,減少幼林期的撫育管理成本。
關(guān)鍵詞:檫樹;施肥;生長量;方差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7-91-02
檫樹(Sassafras tsumu Hemsl)為中亞熱帶樹種,系落葉喬木,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13個省區(qū),是福建省重要的特種用材樹種,具有生長迅速、干型通直、紋理美觀、切面光滑美觀、用途廣等特點。我國已初步對檫樹的種群結(jié)構(gòu)、分布格局、種源區(qū)劃、營造林技術(shù)等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得出了初步結(jié)論,為檫樹的良種選育和人工林培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1-8]。檫樹已成為福建省造林發(fā)展的重要樹種之一,為了提高檫樹人工林早期的生長量,筆者于2011年在福建省福鼎后坪國有林場開展了檫樹幼林施肥試驗,旨在分析檫樹施肥效果及提高檫樹林木生長量,為促進檫樹林分早期速生豐產(chǎn)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鼎后坪國有林場吳洋工區(qū),地理坐標為北緯26°52′~27°26′,東經(jīng)119°55′~120°43′。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屬南方亞熱帶區(qū)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3℃,月均最低溫在每年1月,月均最高溫度在每年7月,分別為4.9℃和25.3℃,絕對最低溫為-8℃,絕對最高溫為36℃,年均降水量2 200mm,11、12和1月為旱季,月均降水70mm,其余月份平均降水量150~250mm,初霜一般于11月上旬出現(xiàn),終霜于3月下旬,全年有霜日20~30d,一年四季氣候特征是:冬春兩季多云霧,偶有降雪;夏秋兩季風涼氣爽,氣候受臺風影響較大。試驗地海拔530~600m,坡度20°~30°,東南坡向,山地黃紅壤,立地條件中等。
1.2 樣地設(shè)置與調(diào)查方法 2011年5月在福鼎后坪林場吳洋工區(qū)4大班3小班檫樹新造林地按東南坡向上、中、下坡設(shè)置6個20m×20m樣地進行施肥,2011年5月每株施復(fù)合肥150g和2012年5月每株施復(fù)合肥300g,復(fù)合肥氮磷鉀成份比例為28∶6∶6,每年的12月進行樣地調(diào)查。根據(jù)調(diào)查的地徑、樹高、冠幅和未施肥進行對比。
1.3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各因子處理間方差分析采用固定模型(Falconer D S. 1989;Svenson J C.1999)。
Yhijk=μ+Nh+Fi+Bj+(N×F)hi+(N×B)hj+(F×B)ij+εhijk
式中,Yhijk表示第h年份第i處理在第j重復(fù)中的第k個觀測值,μ表示群體平均值,Nh表示年份效應(yīng),F(xiàn)i表示處理效應(yīng),Bj表示重復(fù)效應(yīng),(N×F)hi表示年份×處理效應(yīng),(N×B)hj表示年份×重復(fù)效應(yīng),(F×B)ij表示處理×重復(fù)效應(yīng),εhijk表示機誤。方差分析采用SAS/STAT8.13軟件中PROC GLM過程計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地徑生長分析 表1列出了檫樹施肥地徑生長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從表1可知,地徑生長在不同年度間、處理間和重復(fù)間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說明檫樹幼林期地徑的生長在不同年齡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通過施肥處理可以大大提高檫樹幼林期地徑的生長速度,不同立地條件對檫樹幼林期地徑的生長也有較大的影響。從表1還可知,年度、處理和重復(fù)間的互作效應(yīng)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可以考慮在不同年度、不同立地條件下采用不同的施肥量,以有效地促進地徑生長。
2.2 樹高生長分析 表2列出了檫樹施肥試驗樹高生長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從表2可知,樹高生長在不同年度間和處理間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而在重復(fù)間的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說明檫樹幼林期樹高生長在不同年齡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通過施肥處理可以大大提高檫樹幼林期樹高的生長速度,不同立地條件對檫樹幼林期樹高生長影響較小。從表2還可知,年度、處理和重復(fù)間的互作效應(yīng)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可以考慮在不同年度、不同立地條件下采用不同的施肥量,以有效地促進樹高生長。
2.3 冠幅生長分析 表3列出了檫樹施肥試驗冠幅生長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從表3可知,冠幅生長在不同年度間、處理間和重復(fù)間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說明檫樹幼林期冠幅生長在不同年齡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通過施肥處理可以大大提高檫樹幼林期冠幅的生長速度,不同立地條件對檫樹幼林期冠幅生長影響較大。從表3還可知,年度與重復(fù)、重復(fù)與處理間的互作效應(yīng)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可以考慮在不同立地條件下采用不同的施肥量,以有效促進檫樹幼林期冠幅的生長。
3 小結(jié)
從檫樹施肥試驗樹高、地徑和冠幅的生長方差分析結(jié)果可知,樹高、地徑和冠幅生長在不同年度間和不同處理間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地徑和冠幅生長在不同重復(fù)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而樹高在重復(fù)間的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樹高、地徑和冠幅生長在年度、處理和重復(fù)間的互作效應(yīng)均達到極顯著水平??梢姡邩溆琢制跇涓?、地徑和冠幅生長在不同年齡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通過施肥處理可以大大提高檫樹幼林期樹高的生長速度,不同立地條件對檫樹幼林期樹高生長影響較小??梢钥紤]在不同年度、不同立地條件下采用不同的施肥量,以有效促進樹高生長,減少幼林期的撫育管理成本。
參考文獻
[1]范海蘭,洪偉,洪濤,等.閩北山地檫樹生長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5,32(2):68-71.
[2]陳存及,陳伙法.闊葉樹種栽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156-157.
[3]鄒雙全.福建柏木檫樹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1998,18(1):40-43.
[4]林同龍.閩北天然檫樹種群結(jié)構(gòu)與分布格局初步研究[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0,20(1):49-51.
[5]孫鴻有.檫樹種源選擇與遺傳增益[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1,8(4):409-417.
[6]陳德葉.檫樹人工林生長特性研究[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8(4):17-18.
[7]郭海燕,郭可亭.檫樹種子儲藏和播種試驗[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9,37(2):27-28.
[8]汪徐斌.檫樹營造林技術(shù)[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1,37(3):74-75.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