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擇健康、體重相近的25日齡鐵腳麻雞30只隨機分為3組,第1組不作處理(空白對照組),第2、3組滴喂球蟲孢子,3 d后第2組投喂地克珠利,第3組投喂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第四級提取物,7 d后試驗結(jié)束,分別計算藥物抗球蟲指數(shù),測定小雞血液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活性。此外,用質(zhì)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等測定試驗藥物分子結(jié)構(gòu)。結(jié)果表明,第3組抗球蟲指數(shù)為188.67,療效達到高效。試驗藥物組的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活性平均值為99.88,低于空白對照組的,除腸道外其他器官未見異常癥狀,說明試驗藥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對雞的毒副作用較小。分子結(jié)構(gòu)測定表明試驗藥物為含有苯胺和氯的結(jié)構(gòu)復雜的脂類。
關鍵詞: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提取物;治療;雞球蟲病
中圖分類號:S8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2-5525-03
雞球蟲病是雞常見且危害十分嚴重的寄生蟲病,是一種或多種球蟲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蟲病。球蟲的抗藥變異性強,目前所用的抗球蟲藥物幾乎都已出現(xiàn)抗藥蟲株[1],如今即使在用藥情況下仍可暴發(fā)球蟲病或出現(xiàn)亞臨床感染情況[2,3],給養(yǎng)雞業(yè)造成很大損失[4-6]。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外來入侵植物,對動植物均有危害,難以防治[7],已在中國南方地區(qū)廣泛蔓延[8,9],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破壞[10],已被國家環(huán)保總局列為外來有害物種[11]。為了開發(fā)利用紫莖澤蘭,本研究用其葉的第四級提取物進行雞球蟲病的治療試驗,探究紫莖澤蘭毒素對雞球蟲的抑制能力,既為治療雞球蟲病尋找新藥物,也為紫莖澤蘭的利用探索新途徑。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紫莖澤蘭鮮葉采自野生植株;含球蟲卵囊雞糞采自暴發(fā)球蟲病的養(yǎng)雞場;試驗動物為25日齡鐵腳麻雞。
主要試劑:異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2.5%重鉻酸鉀溶液、生理鹽水、硅膠(200~300目)、抗球蟲藥物地克珠利、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測定試劑盒、肝素。
主要儀器:干燥箱、旋轉(zhuǎn)蒸發(fā)儀、培養(yǎng)箱、離心機、顯微鏡、微量移液器、色譜柱管、電子天平、半自動生化分析儀。
1.2 方法
1.2.1 紫莖澤蘭第四級提取物的制備 將紫莖澤蘭鮮葉置干燥箱內(nèi)于65 ℃中烘干,粉碎后于試劑瓶中用異丙醇浸泡5 d,過濾,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濃縮濾液。用硅膠柱層析法對濃縮液進行組分分離,各級洗脫液為: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分5級:3∶1、2∶1、1∶1、1∶2、1∶3)、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醇(分3級:2∶1、1∶1、1∶2)、乙醇。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把第四級組分的洗脫液蒸發(fā)后所得即為紫莖澤蘭第四級提取物。
1.2.2 球蟲孢子囊的獲取 將球蟲病患雞糞便放入清水中攪成懸液后用棉布過濾,濾液經(jīng)離心(3 000 r/min,10 min)后棄去上清液,加清水把沉淀物攪溶后再離心,重復上述操作3次,棄去上清液后得到球蟲卵囊(含多種球蟲的)。將球蟲卵囊放入2.5%重鉻酸鉀溶液中于29 ℃中培養(yǎng)5 d,顯微鏡下觀察, 確認卵囊孵化為孢子囊后將培養(yǎng)液離心, 棄去上清液后加清水洗滌離心3次,棄去上清液, 加入適量生理鹽水得球蟲孢子囊懸液。用微量移液器吸取2 μL該懸液于載玻片上,顯微鏡下計數(shù)孢子囊數(shù)量,重復3次,用3次的平均數(shù)算出1 mL懸液中孢子囊的數(shù)量。
1.2.3 試驗分組及處理 25日齡鐵腳麻雞購進后觀察2 d,淘汰特小個體,隨機分為3組,第1組為空白對照組,第2組為對照藥物(地克珠利組),第3組為試驗藥物組(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組),每組10只,分別稱重。給第2、3組試驗雞滴喂球蟲孢子,每只的滴喂量為2萬~4萬個(根據(jù)上述計數(shù)結(jié)果確定懸液滴喂量),空白對照組不作處理。接種球蟲3 d后, 取血便于顯微鏡下檢查, 確認各試驗組雞患球蟲病后給第2組投喂?jié)舛葹?.15 mL/L地克珠利水溶液,劑量按說明書使用,第3組投喂紫莖澤蘭第四級提取物,用量為0.5 g/kg拌料使用。試驗期間正常管理,投藥7 d后將各組雞分別稱重、抽血、屠宰、解剖。
1.2.4 抗球蟲效果評判
1)相對增重率。相對增重率(%)=藥物試驗組的平均增重/空白對照組的平均增重×100
2)存活率。存活率(%)=每組終末存活數(shù)/每組初始雞只數(shù)×100
3)病變值。先根據(jù)病變的嚴重程度,用Johnson標準進行病變記分[12],具體記分方法為:腸道壁無肉眼可見病變者記為0分;腸道壁有少量散在的淤血點、腸道壁不增厚,內(nèi)容物正常者記為1分;腸道壁有較多的淤血點、腸道內(nèi)容物明顯帶血、腸道壁增厚、盲腸內(nèi)容物正常者記為2分;腸道有較多血液或有盲腸芯(血凝塊或灰白色干酪樣塊狀物)、腸道壁明顯增厚者記為3分;腸道充滿大量血液或盲腸芯很大,致使盲腸腫大或死亡者記為4分。對每只雞分別記分后算出各組的平均病變記分,再按下式計算每組病變值。
病變值=組內(nèi)平均病變記分×10
4)平均卵囊值。取1 g腸道內(nèi)容物于10 mL水中,充分攪拌成懸液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取2 μL于載玻片上,顯微鏡下計數(shù)卵囊數(shù)量,重復3次,用3次的平均數(shù)算出1 g腸道內(nèi)容物中的卵囊數(shù),按下式算出克卵囊數(shù)(Oocyst pergram,OPG):
克卵囊數(shù)=1 g腸道內(nèi)容物的卵囊數(shù)×10-6
當0≤OPG<0.1時,卵囊值0;當0.1≤OPG<1時,卵囊值1;當1≤OPG<6時,卵囊值10;當6≤OPG<11時,卵囊值20;當OPG≥11時,卵囊值40。每雞單獨計算,再算出各組的平均卵囊值。
5)判定標準。用抗球蟲指數(shù)(Anticoccidial Index,ACI)作為判定藥效的指標,按以下方法計算藥物的抗球蟲指數(shù)[12]。
抗球蟲指數(shù)(ACI)=(相對增重率+存活率)-(病變值+平均卵囊值)
藥效判定標準為:ACI≥180者為高效;180> ACI≥160者為中效;160>ACI≥120者為低效;ACI <120者為無效。
1.2.5 試驗藥物毒性測定 以試驗雞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活性的高低(與空白對照組相比)作為藥物毒性大小的指標。屠宰前對雞進行采血,每只采血10 mL,置于盛有肝素的試管中,輕微振蕩2 min后離心(2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加入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測定試劑,充分反應后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活性(以吸光度來表示,吸光度越大,活性越大)。此外,通過解剖觀察,了解試驗雞各器官組織的病變情況,以此判斷試驗藥物毒性的大小。
1.2.6 試驗藥物分子結(jié)構(gòu)測定 取試驗藥物樣品進行質(zhì)譜(MS)、紅外光譜(IR)、核磁共振(NMR)H譜和C譜測定,通過測定了解其分子結(jié)構(gòu)。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的療效
由表1可知,即使受到球蟲的嚴重感染,第3組的相對增重率仍達91.67%,存活率為100%,這表明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對球蟲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2 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對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活性的影響
各組小雞血液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活性的測定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知,ALT易被有毒物質(zhì)破壞,濃度下降,活性降低。第3組ALT活性明顯低于第1組,這表明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對試驗雞有一定的毒性。
2.3 試驗藥物分子結(jié)構(gòu)
試驗藥物的分子結(jié)構(gòu)是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植化分析測試中心進行測定,測定結(jié)果見圖1。
3 小結(jié)與討論
3.1 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的療效
從表1可知,第3組的抗球蟲指數(shù)略高于第2組,療效達高效,這表明試驗藥物具有較強的抗球蟲作用。從試驗過程中試驗動物的病情變化來看,投喂藥物后的第二天小雞血便現(xiàn)象消失,這也表明試驗藥物對雞球蟲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3.2 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的毒性
由表2可知,第3組的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活性比第1組低35.98%,比第2組低8.84%,從表1可知,第3組的相對增重率小于第2組,但第3組的病變值也小于第2組,說明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對試驗雞的毒副作用比地克珠利大,其抗球蟲能力也比地克珠利強。從解剖觀察結(jié)果來看,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的毒性較小,其毒副作用在試驗雞的耐受范圍之內(nèi)。
3.3 試驗藥物的分子結(jié)構(gòu)
從圖1可知,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為含有苯胺和氯的結(jié)構(gòu)復雜的脂類,因條件所限,本研究未對其抑制球蟲的作用機理進行研究,僅測定了其分子結(jié)構(gòu),該測定結(jié)果可為紫莖澤蘭進一步開發(fā)利用的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綜上所述,從紫莖澤蘭葉第四級提取物對雞球蟲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雞球蟲病的療效略優(yōu)于高效抗球蟲藥物地克珠利,其毒性雖稍大于地克珠利,但對試驗雞的毒副作用較輕,未對小雞機體造成大的損害。
致謝:本試驗得到云南省森林災害預警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沈克姑,田淑琴.雞球蟲抗藥性問題的解決措施[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2008(9):36-38.
[2] 吉朝松,王天奇,董發(fā)明,等.托曲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蟲洛陽分離株的效果研究[J].河南畜牧獸醫(yī),2008,29(2):5-7.
[3] 劉高生,盧升云.雞球蟲病的防治[J].中國家禽,2004,26(11):30-32.
[4] BIGGSP M. The world disease of poultry disease[J].Avian Pathology,1982(11):281-300.
[5] 李艷琴,王振海,秦建華,等.雞球蟲病免疫防治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6(13):5438-5440.
[6] BHOGAL B S. Potential of recombinant antigen as a prophylactic vaccine forone-day-old broiler chickens against E.acervuline and E. tenllainfections[J].Vet Immun Immunopath,1992(31):323-335.
[7] 羅 強,張 薇,李立娜.紫莖澤蘭的生物入侵及利用現(xiàn)狀[J].西昌農(nóng)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9-11.
[8] 孟秀祥,馮金朝,周宜君,等.四川西南紫莖澤蘭入侵生境因子分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2(4):293-295.
[9] 賀俊英,強 勝,宋小玲,等.外來植物紫莖澤蘭18個種群的莖葉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比較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5,25(6):1089-1095.
[10] 賈桂康,梁云貞.紫莖澤蘭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危害和防除[J].廣西植保,2005,18(1):18-21.
[11] 李 麗,張無敵,尹 芳.紫莖澤蘭的各種利用研究[J].農(nóng)業(yè)技術,2007,27(4):51-54.
[12] 許金俊.動物寄生蟲病學實驗教程[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程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