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園藝植物昆蟲學是農業(yè)類大專院校園藝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與生產實際聯(lián)系緊密,課程內容的應用性較強,課程涵蓋學科較廣,有一定地域性。為了激發(fā)大學生對該門課程學習的興趣、掌握并利用課程內容指導生產實踐,需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園藝植物昆蟲學的課程特點,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提高園藝植物昆蟲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園藝;昆蟲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0-0299-02
園藝植物昆蟲學是園藝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具有內容多、覆蓋知識面廣和實踐性強的特點[1~2]。課程理論知識繁雜,園藝專業(yè)學生沒有昆蟲學基礎,不容易掌握課程內容。加之大學生們的務實觀念劇增,他們認為昆蟲課程與其他專業(yè)課程相比應用性不強,比較枯燥,所以容易產生厭倦,不夠重視等現(xiàn)象。
一、園藝植物昆蟲學課程特點及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
1.園藝植物昆蟲學課程特點。園藝植物昆蟲學的課程內容具有系統(tǒng)性、實踐性和地域性等特點,課程內容包括前期的基礎理論內容(總論部分)和后期的實踐內容(各論部分)[2]??傉摬糠謴恼J識昆蟲開始,了解昆蟲學基本知識,昆蟲與人類的利害關系,昆蟲的種類劃分以及生產中常見的害蟲調查、預測預報和防治方法等。各論部分針對具體的蔬菜、果樹、花卉等園藝植物上常發(fā)生的害蟲逐一介紹其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此部分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實踐性較強。
2.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1)課時少,內容多。教學改革使得園藝植物昆蟲學的課時不斷縮減,在有限的學時內,讓沒有昆蟲學基礎的園藝專業(yè)學生完全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全部知識不切實際,加之園藝植物昆蟲學課程內容繁雜,難免影響學生學習效果。(2)非主修課,專業(yè)認同度不夠,學了沒用。大多數(shù)園藝專業(yè)的學生心存該門課程不是園藝專業(yè)主修課程的心理,以及對課程內容實踐性缺乏認識,不重視該門課程的學習。(3)不喜歡昆蟲。個別學生不喜歡昆蟲,甚至害怕昆蟲,因而對昆蟲課程不感興趣。有的學生即使對昆蟲感興趣,但只是一時興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掌握方法,死記硬背,甚至看熱鬧。這些問題的存在容易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師授課積極性降低,影響教學效果。
二、園藝植物昆蟲學課堂教學思想需要改革
1.教師思想改變,知識更新。高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研究的重要課題[3],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培養(yǎng)學生的方式和目標。針對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大學教師要本著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的觀念,講課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地傳授,要結合當前的生產實踐,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產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的同時,加強生產實踐鍛煉,積攢生產經(jīng)驗,課堂授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才能夠吸引學生。教師的思想要時刻以學生的行動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不一定聽話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分高的學生就是好學生,要樹立正確的高素質學生培養(yǎng)觀念,為學生的將來考慮,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興趣、動手動腦能力。要結合學生特點因人施教,個人志向不同學習的動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課堂改革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為中心,掌握學生的心理,把握尺度,既要有形式的變化又要有內在教學質量的提高。
2.轉變學生思想,因人施教。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眾化的轉變,高校學生的成就動機也在發(fā)生著強烈的變化,呈現(xiàn)多方位發(fā)展的狀況[4]。教師在這方面要引導學生本著學有所用的原則,努力提升專業(yè)方面的綜合能力,以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以學好理論知識為基礎,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引導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各自的價值取向和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動機不同,決定學習態(tài)度和效果,大多數(shù)學生對待學習都會順應教師的引導,而個別學生對待學習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有用的才為有用,而認為沒用的如何引導也沒用。例如有的學生準備考研,他所感興趣的內容就是他考研所考的幾門課程,其他課程能混就混,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們要費一番心思,讓學生在不耽誤考研的前提下對其他所學課程也要重視。
三、園藝植物昆蟲學課堂教學方式需要改革
1.嚴格遵守課堂紀律是前提。教師一定要有責任心,嚴于律己,上課時注意強調學生的課堂紀律,堅決不允許學生的遲到、早退、缺課等現(xiàn)象。大學階段,學生自主能力較強,業(yè)余活動較多,但是不能無故缺課,要讓學生充分重視該門課程。課堂上堅決不允許學生出現(xiàn)交頭接耳、搞小動作等影響課堂秩序的現(xiàn)象,這些事情在第一次上課前就要強調給學生,一定要讓學生知道這是一個很嚴厲很不好說話的老師。當然嚴厲不等于嚴肅,與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尤其是心理溝通,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良好的課堂秩序是學好任何一門課程的前提。
2.課堂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基礎。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養(yǎng)成課上充分學習的習慣,是學好課程的基礎。教師在上課時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定期檢查聽課效果。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的學生單獨做思想工作,有這種思想的學生說明對課程不夠重視,不明確學習該門課程的意義,此時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明確大學期間關鍵是自己對學習知識方法的掌握,以及將來專業(yè)上的造就,要對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充分了解。園藝植物昆蟲學注重的是學習過程,認真掌握課程內容,才會在生產實踐中得以應用??荚嚦煽冋n堂表現(xiàn)要占有一部分比例,督促學生在課堂上利用好時間,重視課堂學習,可以節(jié)省課下學習的時間。
3.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是關鍵。教學改革以來,課堂教學的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大學課堂教學質量是保證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根本[5]。雖然以往的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所改善,但是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高校課堂改革的程度還有必要更深入地開展。大學的課堂教學應該充滿活力,要適時地運用各種方法使課堂成為一個互動的課堂,才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有主動性,課程的內容才能記憶深刻。面對教學效果下降的現(xiàn)象,教師不要教條地拘泥于教材的內容與授課的形式,要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課堂互動的方式、方法多樣,結合園藝植物昆蟲學教學經(jīng)驗設計并實施了如下師生互動方式,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
(1)提問式。課堂上學生們帶著問題聽課,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對課程的理解能力、記憶深刻,教師在課上多設問題,如提問學生“毛毛蟲如何變成美麗的蝴蝶?”“我們吃的美食有哪些是昆蟲?”等等,一些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學生比較感興趣。教師對提出的問題不用急著回答,給學生時間,讓他們在老師講課過程中去尋找答案,讓學生思想活躍——思緒動起來,就會提高聽課效率。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有感興趣的話題,疑惑不解的知識點,可以隨時舉手提問,教師鼓勵學生勇于提問,這樣可以增加課堂師生互動。(2)互換式。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充當一次老師,老師坐下來聽聽學生的講解,當然這樣的互換次數(shù)在整個教學中不能過多,只有一兩次就可以了,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老師上課的用心。這種互動主要是針對書面上淺顯易懂,又要學生理解掌握的部分,讓學生自己課下提前預習準備,課上隨機挑選學生利用十分鐘時間給其他同學講授。經(jīng)過幾輪課下來覺得效果較好,這種辦法可以避免老師布置課下學習的內容,學生逃避學習的可能。(3)探究式。結合生產實踐,教師課堂上多舉與生產相關的例子,如哪里發(fā)生蟲災,如何治理?讓同學們自己動腦想辦法解決生產上常遇到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動腦的習慣。注意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現(xiàn)象,如到秋季蚜蟲數(shù)量會增多,穿黃色衣服的人很容易招蚜蟲,課堂上可以與同學們探討并解釋這些生物學現(xiàn)象,培養(yǎng)同學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4)引導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教師的引導密切相關,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取各種引導方式讓同學們對課程感興趣,如將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生,在工作中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害蟲為害的生產實際問題,而受到領導賞識的例子講給同學們,可以引導學生重視該門課程。
四、結語
當代的大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價值取向多元化,具有開放性、適應新事物能力強,勇于創(chuàng)新,但情緒變化強,心理承受能力差,個人主義傾向突出,具有依賴性[6]。對待學習會表現(xiàn)出:自己不感興趣的就不去學習,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轉變看法,充分引導,課堂上多費心思,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園藝植物昆蟲學教學改革多年,方法手段不斷更新,取得了良好的收效[7~8]。但理論與實踐教學手段仍需不斷改革,讓學生充分了解課程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園藝植物昆蟲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張仙紅.提高《園藝昆蟲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與途徑[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6):60-61.
[2] 徐艷聆,吳利民,呂文彥.論園藝昆蟲學的教學改革[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8,(5):119-120.
[3] 劉劍,謝妙.加強高校的國防教育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要求[J].商品儲運與養(yǎng)護,2008,(2):125-126.
[4] 全思懋,方鵬.當前高校學生成就動機實證研究[J].人才培養(yǎng),2003,(5):21-23.
[5] 曾建軍.提高植物生理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實踐[J].河北農業(yè)科學,2011,(6):104-108.
[6] 歐陽霞,汪曉鶯,張發(fā)祥.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10,(3):261-265.
[7] 劉玉升.園藝植物昆蟲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山東農業(yè)教育,2004,(3):1-5.
[8] 陳日曌,趙明憲,楊靖民,等.“園藝植物昆蟲學”省優(yōu)秀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10):64-68.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