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76
關鍵詞 急性腦外傷 意識狀態(tài) 監(jiān)護
急性腦外傷患者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后,對其意識障礙程度的評估十分重要。尤其是昏迷者,常常難以準確判斷意識障礙變化的程度[1]。為此,結合我們多年經驗,將意識障礙進行分類并制定了客觀的評估指標,及時準確評估急性腦外傷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為搶救患者生命及預后恢復提供客觀、科學的診療方案極為重要,也為監(jiān)護患者生命指征、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了可靠有效的護理指標。報告如下。
對意識障礙的評估
意識障礙程度可隨病情加重由淺入深,也可隨病情好轉由深變淺。
評估方法:①詢問病史,了解發(fā)病經過及癥狀特征。②語言刺激,低或高聲呼喚其姓名,觀察是否覺醒、程度、時間。③定向力,如地點,上下等,昨天、今天等,觀察其判斷程度。④計算力,計算一些數字測試回答準確性。⑤痛覺實驗,如針刺皮膚,壓迫眶上切跡處,擠壓其肢體等疼痛刺激,觀其反應。⑥神經反射包括生理淺深反射和病理反射等。⑦其它,如檢查瞳孔大小對光反射及體征等。
意識障礙評估指標,見表1。
護理方法
患者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后,護士不能坐等醫(yī)囑,立即爭取家人提供病史,邊問邊檢查,確定意識障礙程度,協助醫(yī)師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設計有效的護理措施。
語言刺激和有無自主運動是區(qū)別患者是否進入昏迷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輕聲或高聲講話呼喚,患者有反應或有自主運動,說明其處于嗜睡或意識模糊狀態(tài)。如對任何語言刺激無反應、無自主運動者,則說明患者處于昏迷狀態(tài)[2]。這是評估意識狀態(tài)的基本方法。
對病情動態(tài)的觀察,做到定人定時間嚴密觀察,詳細做好動態(tài)記錄。定時測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根據病情每隔30~60分鐘觀察記錄1次,至病情穩(wěn)定。定期檢查神經反射,如生理反射包括淺、深反射和病理反射。仔細觀察神志、瞳孔大小、對光反應,有無腦疝,眶上壓痛反應和大小便情況[3]。
腦疝觀察評估標準[4]:①正常瞳孔:患者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無頭痛、嘔吐、對光反應存在。②腦受壓早期:患側瞳孔輕度縮小,對光反應遲鈍,對側瞳孔正常,并頭痛、嘔吐、血壓升高等。③腦疝形成:患者瞳孔中度擴大,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對側瞳孔正常?;颊呙}搏變慢、呼吸變慢且不規(guī)則。④腦疝發(fā)展:患側瞳孔散大固定,光反應消失,對側瞳孔中度擴大,對光反應遲鈍。⑤腦疝晚期:雙側瞳孔均散大固定,心跳、呼吸微弱或消失。
急性顱腦外傷的護理要點:①劇烈頭痛進行性加重伴惡心及噴射狀嘔吐。提示顱內壓升高,為腦疝的前驅癥狀[5]。②瞳孔變化:傷側瞳孔先縮小,后散大,繼而發(fā)展至晚期,可致雙側瞳孔散大,光反應消失。③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隨時詢問患者或對其進行痛覺刺激,判斷其意識狀態(tài)。④肢體狀態(tài),隨時檢查記錄患者肢體肌力及活動情況。如患者對側肢體肌力減弱或癱瘓,或出現大腦強直,均表明病情危重。⑤生命體征變化:發(fā)生腦疝時,血壓升高、脈搏慢而洪大,一般40~50次/分,呼吸深慢等特點,一般16次/分以下。⑥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可減輕腦的繼發(fā)性損傷和減少呼吸道感染。顱腦外傷患者易發(fā)生呼吸功能衰竭,表現呼吸困難,咳嗽及吞咽反射消失。若氣道內分泌物增多,易造成痰液阻塞而窒息,加重腦缺氧而危及生命。因此,應積極采取措施,如霧化吸入,拍背協助排痰。呼吸道阻塞時,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避免發(fā)生并發(fā)癥。監(jiān)護過程中,還應時刻做好心、肺、腦復蘇的準備,以預防意外。⑦體位的護理:顱底骨折耳鼻出血時,患者取頭高(15°~30°)足低位,防止血液顱內積血,禁止耳道堵塞,減少顱內逆行性感染的發(fā)生。嘔吐時取頭側位,隨時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防止誤吸而引起窒息。護士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拍背。重度顱腦外傷昏迷患者,救護時間長,應保持床鋪干燥、平整、透氣,每2小時為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受壓部位,以防皮膚壓瘡發(fā)生。⑧需緊急手術者于30分鐘內完成術前準備,盡量減少搬動,防止加重顱內出血。⑨防止院內感染,有腦脊液漏著,應避免堵塞,床頭抬高15°~30°,頭轉向腦積液漏一側。用酒精消毒外耳及鼻腔,需鼻飼和吸痰者可在腦脊液漏的對側進行。所有接觸皮膚黏膜、口腔、鼻腔等體腔的醫(yī)療器械必須保持無菌狀態(tài),并堅持無菌技術操作。⑩氣管切開的護理。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的患者,為保持呼吸道暢通,預防肺部并發(fā)癥,要及時吸痰,每次10~15秒,反復3~5次,直到聽不見痰鳴音為止。每天霧化吸入2~3次。氣管套管處蓋無菌濕紗布并及時更換。 保證有效供氧。缺氧會加重腦的損傷,嚴重時危及生命。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吸痰時頭偏向一側,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掌握鼻導管吸入部位,保持氣道暢通,預防無效吸氧;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6]。 基礎護理,鼻飼者取半臥位,灌注鼻飼液不可太快,以免引起嘔吐與呃逆。插入鼻飼管證實在胃內,抽出少許胃液。顱腦外傷伴頸椎脫位時,要保持頭頸軸一致。翻身時一人抱穩(wěn)頭部,另一人幫助翻身。以防頸椎過仰或過屈加重頸髓損傷。用硅膠導尿管留置導尿。合理使用保護靜脈。重度顱腦患者輸液時間長,應有計劃的從四肢遠心端至近心端進行靜脈穿刺。靜滴甘露醇時,應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外滲至皮下、腫脹、壞死等并發(fā)癥,最好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 并發(fā)癥的護理,預防消化道出血和泌尿系感染。急性腦外傷并發(fā)消化道應激性潰瘍出血發(fā)病率高[7],應及早足量給予抑酸劑如洛賽克靜滴。同時行胃腸減,觀察胃管引流液的色澤、數量,評估胃出血的情況。并遵醫(yī)囑,胃管內注入去甲腎上腺素冰鹽水。對持續(xù)導尿者,做好會陰護理,每2~3小時放尿1次,訓練膀胱功能。另外應合理營養(yǎng)注意飲食衛(wèi)生。待病情穩(wěn)定后即轉入普通病房。
參考文獻
1 郭鳳仙.急性腦疝68例臨床救護與護理[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0,8(12):43-44.
2 鄧毅琴.腦梗死的急救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1,9(8):2119.
3 尤黎明,吳碤.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
4 陸菁菁,季楠,趙元立,等.進展型腦出血的影像學和臨床預測[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7,87(7):438-441.
5 康秀盤,李秋玲.重度顱腦外傷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2009,4(1):26-27.
6 王義容.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118.
7 陳愛文,李琦,基底節(jié)腦出血偏癱132例早期康復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