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馬授忠州刺史,微之①自通州司馬授虢州長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②,與知退③偕行。三月十日,叁會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將別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聞石間泉聲,因舍棹進(jìn)策步入缺岸。初見石,如疊,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見泉,如瀉如灑;其奇者,如懸練,如不絕線。遂相與維舟巖下,率仆夫芟蕪刈翳,梯??P滑④,休而復(fù)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絕無人跡,但水石相薄,磷磷鑿鑿,跳珠濺玉,驚動耳目。自未訖戌,愛不能去。俄而峽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氣含吐,互相明滅,晶瑩玲瓏,象生其中。雖有敏口,不能名狀。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將去,憐奇惜別,且嘆且言。知退曰: “斯境勝絕,天地間其有幾乎?如之何府通津,綿歲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予曰:“借此喻彼,可為長太息者,豈獨是哉?豈獨是哉?”微之曰:“誠哉是言。矧⑤吾人難相逢,斯境不易得;今兩偶于是,得無述乎?請各賦古調(diào)詩二十韻,書于石壁?!比悦栊蚨o(jì)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為“三游洞”。洞在峽州上二十里北峰下兩崖相廞間⑥。欲將來好事者知,故備書其事。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
【注】①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詩中好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② 祗(zhī)命:遵命。之:往。③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的字。④梯??P滑:危險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繩子拉??P:用繩子拴住人、物傳送。⑤矧(shěn):況且。⑥兩崖相廞間:指兩個山崖相銜接的地方。廞(qiàn):通“嵌”,凹陷的樣子。
【閱讀練習(xí)】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與知退偕行
偕:一起
B.引舟上下者久之
引:領(lǐng)著
C.率仆夫芟蕪刈翳
刈:收割
D.故備書其事
備:詳細(xì)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平淮西之明年冬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B.①欲將來好者事者知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①因舍棹進(jìn)策步入缺岸
②因拔刀斫前奏案
D.①天地間其有幾乎
②恐前后受其敵
3.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斯境勝絕”的一組是( )。
①初見石,如疊,如削。②其奇者,如懸練,如不絕線。③仰睇俯察,絕無人跡。④跳珠濺玉,驚動耳目。⑤晶瑩玲瓏,象生其中。⑥憐奇惜別,且嘆且言。
A.①③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⑤
4.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一篇序,但更是一篇精美的游記。它記敘了作者與兄弟知退及元鎮(zhèn)三人在赴任途中相會離別之際,發(fā)現(xiàn)和瀏覽“三游洞”的經(jīng)過。
B.本文寫三人相會的情形著墨不多,但從“微之反棹送予”這一細(xì)節(jié)中,則可體會二人的深摯情誼。
C.本文敘事井井有條,寫景生動逼真,寫情直抒胸臆,質(zhì)樸明暢,堪稱佳作。
D.文中記游的部分,采用移步換景的筆法,先寫石,次寫泉,再寫水石相搏的景象,末寫云月相生的氣象,其特點可用險、驚、幻三個字來概括。
5.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遂相與維舟巖下,率仆夫芟蕪刈翳。
(2)雖有敏口,不能名狀。
(3)欲將來好事者知,故備書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