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蘇里南,相信很多國人只在奧運會開幕式中聽過。然而,這個南美小國足以讓世界刮目相看。人口雖僅有50多萬,但卻有如一個小小“聯(lián)合國”,將印度裔、印尼人、非洲人、華人、猶太人、荷蘭人聚集在一起,沒有紛爭、沒有沖突,大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由于曾兩次到蘇里南出差,我很慶幸,自己和這個可愛的國家緣分不淺。
多樣首都帕拉馬里博
首都帕拉馬里博雖是一座小城,風景卻是極美。這里沒有高層建筑,城市沉浸在一片郁郁蔥蔥、鳥語花香的祥和氣氛中。由于各民族相互融合,帕拉馬里博來自不同文化、心懷不同信仰、膚色各異的民居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讓人仿佛置身于迷你“聯(lián)合國”。
荷蘭后裔的住所一般都有很高的門窗;印度后裔喜歡在院子中插根旗桿;非洲裔市民依舊習慣住在A字形的茅草屋中;一些華商干脆選擇用中文寫招牌……人們會領悟到,各個民族和諧共生是對歷史和文明最好的交代。
市民們不同的宗教信仰,造就了城市中眾多風格迥異的教堂、清真寺和廟宇。位于市中心的雄偉建筑是南美洲最古老也是最大的木結構天主教堂。這座頗有荷蘭風格的黃色建筑樓體方方正正,主樓兩邊各有一個尖頂塔樓,如果再配上一個荷蘭風車,儼然便是一派荷蘭小城風景。
走進頂棚黑如炭、墻體白似雪的猶太會堂,竟發(fā)現(xiàn)地面上鋪著黃澄澄一片黃沙,使人有置身沙漠之感。據(jù)教堂負責人說,全世界只有蘇里南、庫拉索和牙買加的猶太會堂鋪著沙子,除了保護地面和降低腳步聲以表示對神敬畏外,還有一個用意就是紀念猶太祖先與沙漠斗爭的歷史。猶太人被譽為“沙漠中的仙人掌”——無論環(huán)境多么艱苦,即使身處沙漠,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猶太人也可以像仙人掌一樣生存下去。
猶太會堂旁邊是一座清真寺。這座輝煌的建筑白墻鑲金,屋頂星月相輝,全手工建造。值得一提的是,蘇里南的清真寺允許女性進入,女教徒們可以在寺內(nèi)的婦女區(qū)域誦經(jīng)禱告。
華人地位不尋常
通過幾天的走訪,我發(fā)現(xiàn),雖然這個國家里的各民族保持著各自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特色,但人們不拘泥于傳統(tǒng),甚至敢于打破禁忌,以寬廣的心胸接納其他成員。因此,蘇里南的百姓家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景象:丈夫是基督徒,妻子卻是不吃牛肉的印度教徒;黃皮膚的爪哇裔小伙子挽著一個黑皮膚的美麗姑娘;身為荷蘭后裔的婆婆要通過兒子才能和講客家話的華人媳婦溝通……
在蘇里南眾多民族中,華人經(jīng)過上百年的發(fā)展變遷,已成為當?shù)氐闹匾迦骸?50年前,第一批來自香港和廣東的勞工遠赴蘇里南,開辟這片肥沃而陌生的土地。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制衡在國家經(jīng)濟上處于壟斷地位的印度裔,當時的政府又再一次鼓勵華人到此經(jīng)商投資。如今,華人已成為當?shù)氐牡谌笞迦?,把持著小超市、服裝、小家電、日用品等多個產(chǎn)業(yè)。
蘇里南的華人不僅一定程度上把持著經(jīng)濟命脈,還擁有自己的政治訴求。聽我的華人導游說,上世紀80年代,一位名叫亨特里克·陳亞先的華人甚至還當過兩年蘇里南總統(tǒng)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