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勇軍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綜合試驗水池工程基坑分兩期進行開挖,一期基坑為直徑101 m的圓形基坑,開挖高程為0.0 m~-16.0 m,開挖深度為16 m;二期基坑是在一期基坑開挖完成的基礎上,在一期基坑中部繼續(xù)開挖一長57 m,寬46 m,開挖深度為16 m(開挖高程為-16.0 m~-32.0 m)的矩形基坑。
二期基坑采用混凝土灌注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作圍護結(jié)構,支撐布置在-24.5 m高程。支撐由鋼筋混凝土圍囹、鋼筋混凝土梁和鋼立柱組成,如圖1,圖2所示。圍囹斷面尺寸為寬1 200 mm,高900 mm;梁斷面尺寸為寬900 mm,高900 mm?;炷翉姸鹊燃墳镃30。鋼筋混凝土支撐在完成水池底板施工后采用爆破的方法拆除,拆除混凝土工程量約600 m3,鋼筋約220 t。
爆破拆除施工時周邊環(huán)境如下:
1)水池鋼筋混凝土底板已經(jīng)澆筑完成,并已達到設計強度;2)-15 m高程鋼筋混凝土底板已經(jīng)澆筑完成并已達到設計強度,-15 m高程以上的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處于施工狀態(tài);爆破時,新澆混凝土齡期必須達到7 d以上;3)爆破位置距離最近建筑物(職工宿舍,磚混結(jié)構)約50.0 m(水平距離)。
1)將爆破地震波、爆破沖擊波、爆破飛石、飛濺破片、爆破粉塵等爆破危害效應,尤其是爆破飛石,控制在預定范圍內(nèi),滿足安全要求,是爆破拆除的難點和重點。
2)大跨度多段支撐同時爆破,起爆順序選擇難度大。支撐段數(shù)多,一次爆破雖然可以采取一次點火分段起爆的方式控制起爆先后順序,但是必須對先后順序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既要防止各支撐段相互干擾,又要防止先爆破的支撐段產(chǎn)生的爆破飛石破壞相鄰支撐段的起爆網(wǎng)絡和防護層。同時要保證混凝土破碎后塊徑較小,為快速清渣創(chuàng)造條件。
為避免雜散電流、射頻電流對起爆網(wǎng)絡的影響,防止早爆或誤爆事故發(fā)生,所有雷管均采用非電導爆管雷管,起爆網(wǎng)絡采用復式非電導爆管網(wǎng)絡,最后用起爆導爆管專用起爆器起爆。
采用全粉碎型控制爆破方案。即在支撐的整個長度上,均勻布藥孔并裝藥爆破,使支撐混凝土體全部破碎。采用預埋爆破孔。在澆筑支撐混凝土時將符合要求的紙管預先插入混凝土中,混凝土凝固后管腔即成炮孔。預埋爆破孔不會因混凝土中的鋼筋而改變孔位,做到爆破孔間距均勻、準確,保證了混凝土體破碎后塊徑大小均勻、合適,利于清渣。
1)最小抵抗線W為鋼筋混凝土支撐預埋孔距離臨空面的最短距離,一般取支撐厚度H減去孔深L,即W=H-L;
2)藥孔間距A:A=(1.5~1.8)×W;
3)藥孔排距B:B=(0.85~0.9)×A;
4)藥孔深度L:L=(0.67~0.7)×H;
5)單孔藥量q:q=K·V。
其中,K根據(jù)支撐梁的配筋率選定(對于配筋率較大的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K=0.7 kg/m3~0.9 kg/m3);V為單孔裝藥爆破的支撐體積,V=A×B×H。
本次支撐爆破的爆破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支撐爆破參數(shù)表
3.2.1 圍囹爆破孔布置
圍囹?qū)? 200 mm,高900 mm,根據(jù)表1爆破參數(shù)預埋爆破孔,爆破孔具體布孔如圖3所示。
3.2.2 梁爆破孔布置
梁寬900 mm,高900 mm,根據(jù)表1爆破參數(shù)預埋爆破孔,爆破孔具體布孔如圖4所示。
3.3.1 起爆方法選擇
在城市控制爆破中,常采用的起爆方法有兩種:
1)電起爆法:主要由電雷管、導電線、電源等組成電起爆網(wǎng)絡。優(yōu)點:起爆可靠,便于檢查。缺點:易受雜散電流、感應電流、射頻電流的影響,存在不安全因素。2)塑料導爆管起爆器材:由塑料導爆管、導爆管雷管、連接件等組成非電起爆網(wǎng)絡。優(yōu)點:抗干擾性能好,不受任何形式電能的影響,能連接多種形式的網(wǎng)絡,起爆雷管數(shù)量不受限制。缺點:網(wǎng)絡不能用儀表檢查,因而對作業(yè)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針對本工程的特殊環(huán)境,為了避免工地雜散電流、射頻電流和感應電流等對爆破網(wǎng)絡的影響,采用非電塑料導爆管起爆系統(tǒng)起爆,做到安全、可靠、準爆。
3.3.2 起爆網(wǎng)絡形式及連接方法
起爆網(wǎng)絡采用非電復式導爆管起爆網(wǎng)絡,如圖5所示。
爆破地震波振動速度可根據(jù)GB 6722-2003爆破安全規(guī)程給出的質(zhì)點垂直振速公式(前蘇聯(lián)薩道夫斯基公式)進行計算,考慮到此次爆破為內(nèi)部裝藥多點分布的控制爆破,不同距離R處允許的最大一段(次)起爆藥量Qmax計算式為:
其中,Qmax為最大一段(次)起爆的炸藥量(拆除爆破可以取最大一段裝藥量),kg;VC為爆破產(chǎn)生的質(zhì)點振動速度,cm/s;R為爆點中心至被保護目標的距離,m;K,α分別為與地形、地質(zhì)條件有關的系數(shù)和衰減系數(shù),對于傳播介質(zhì)為軟巖石時,K=250~350,α =1.8 ~2.0。
此次爆破最大一次齊爆藥量控制在30 kg以內(nèi)。根據(jù)上述公式,計算得該藥量在不同距離上的爆破振動速度見表2。
表2 最大一次齊爆藥量在不同距離上的質(zhì)點振動速度表
根據(jù)計算得50 m處的爆破振動速度為1.68 cm/s,小于安全允許振速(2.7 cm/s~3.0 cm/s),滿足規(guī)范要求。
本次支撐爆破的爆破器材見表3。
表3 炸藥及雷管數(shù)量表
1)布孔前詳細測試爆體尺寸,設計合理的最小抵抗線。2)穿孔完畢后,檢查孔深,確保按照最小抵抗線長度。3)加強填塞質(zhì)量,嚴格控制單耗藥量。4)采用雙層鋼絲網(wǎng)夾草袋對爆破部位進行直接防護,以防止爆破飛石對附近建筑設施的影響。5)池壁搭設鋼管架,同時鋪設模板進行防護,鋼管架立桿縱距500 mm,橫距1 000 mm;底板采用30 mm厚細石防護。
本次支撐爆破拆除施工順利。爆破后混凝土與鋼筋基本分離,混凝土塊體大小比較均勻。周邊建筑物沒有受損。爆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為以后類似的拆除工程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1] 武大偉,李胡生,劉文廣.鋼筋混凝土地墻及支撐爆破拆除[J].山西建筑,2012,38(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