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了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大大調動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中學生 語文學習興趣 培養(yǎng)方法
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明: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現(xiàn)實、最穩(wěn)定因素。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贊可夫也曾把興趣看做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之一。但對于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已經(jīng)初步形成的中學生來說,要想讓他們對已學了數(shù)年,甚至有些厭倦的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
一、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首要條件?!秾W記》講道:“親其師,信其道。”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教師的態(tài)度。”說的都是這個道理?,F(xiàn)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學生因為對某一教師有敵對情緒而對他所教的科目產(chǎn)生厭惡心理,因為喜歡某一教師而提高對其所教科目的興趣。鑒于這個原因,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對學生所提出的種種疑問總能做到循循善誘、百答不厭;生活上我總是盡可能地表達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之情。讓學生感到我既是他們尊敬的老師,又是他們的親密朋友,使他們愿意與我接近,從而樂意學我所教的語文學科。
二、營造優(yōu)雅、怡人的課堂氛圍
優(yōu)雅的氛圍有助于人怡情養(yǎng)性。在語文課堂上若能營造出優(yōu)雅、和諧且又氣氛融洽、寬松怡人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精髓,不但會使學生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更會使其在精神愉悅中探尋并獲得較大的收獲。然而這樣的一堂語文課,這種優(yōu)雅、怡人的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文教師深厚的文學功底、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和生動多樣的授課方式。
1.深厚的文學功底
“教是為了不教”,在課堂上,要想把一篇文章用最短的時間深入淺出地講深講透,以便學生以此為范本自學其他文章,這不但需要教師自身對文章有高屋建瓴的宏觀把握和深刻的微觀理解,還要能旁征博引、娓娓道來,讓學生感到你不僅是個博學之師,而且是位語言大師、表演大師。這樣,學生就會因為佩服你而信賴你,進而在你刻意營造的優(yōu)雅、怡人的課堂氛圍中對語文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后達到“不教”的目的。
“語文”的“語”就是表達,“文”就是寫作。語文課的教學目的,就在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要想達到這一目的,語文教師就需要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在授課時,就不應僅局限于課本內(nèi)容,而應以教材為基礎,適當增加一些相關的文學知識,有意識地營造優(yōu)雅的學術氛圍,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表達與寫作的愿望。我在講授小說時,就適當選講了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些常識,如一些小說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小說的語言及小說藝術手法的鑒賞,等等。多數(shù)學生對此極感興趣,不但課上積極做筆記,而且課下找來大量相關書籍進行閱讀、摘抄,有一部分學生排演了課本劇,甚至有學生還創(chuàng)作了微型小說。
2.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
“文似看山不喜平”說的是寫文章應有起有伏,平鋪直敘只會讓讀者感覺像在喝白開水,單調乏味,其實講課也是如此。據(jù)心理學家調查研究,人們聽講時的注意力每隔10分鐘左右就會有所松弛,何況我們授課的對象——中學生,要想讓他們認真聽完40分鐘的課程,僅憑教師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不行的,還需要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也就是說教師要由演員變?yōu)閷а?。教師要能在保證教學時間的同時,營造出優(yōu)雅、怡人的課堂教學氛圍,并不時在課堂上掀起一個個高潮,把學生松弛了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3.生動且又多樣的授課方式
正如春節(jié)晚會上我們希望看到新面孔一樣,學生也同樣希望每節(jié)課給予他們不同的感受。如果是“千課一面”,天天都是一副“老面孔”,每節(jié)課總是作家、作品、背景、字、詞等老一套,那么無論你的技巧如何嫻熟,語言如何生動,天長日久,學生也會厭煩的,這就需要教師經(jīng)常變換授課方式以使課堂生動、多彩。比如,學散文時,我會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讓學生來個配樂朗誦;講詩歌時,我會放一些同名曲子;學戲劇時,我會放讓學生來段即興的舞臺表演……以生動且又多樣的授課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chuàng)設巧妙、藝術的課堂提問
提問的得當與否,很能顯示出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師的提問除了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中學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之外,一定還要注意難易適中,因為這關系著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會回答、答對了自然是越學越有興趣。所以提問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既不能讓學生輕易解決掉,又不能讓學生喪失信心,即跳起來才能摘到蘋果。特級教師于漪說:“教師的教,不能跟學生的學在一個平面上移動,教必須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边@其中也包括提問,如果太容易,便失去了思考的價值;如果太難,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與探究意識
要想讓觀眾真正地對一個角色產(chǎn)生興趣,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他來扮演這個角色?;谶@個認識,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總是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探究意識。在學習詩詞單元時,我讓同學們就自己感興趣的詩詞進行賞析講解。一個原先對語文不甚感興趣的同學,因講了一首李清照的《聲聲慢》而博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后來,我又讓她到另一個班進行講解,同樣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自此以后,這位女同學對語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從分角色朗讀到課前三分鐘演講,從舞臺(講臺)表演到當小老師給大家分析講解文章,學生們表現(xiàn)得非常好,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五、巧用溫暖、感人的鼓勵語
對于中學生來說,鼓勵有時并不見得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假如鼓勵語運用不當,還會適得其反。這是因為,逆反心理使有些同學對此已經(jīng)是不屑一顧了。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地、巧妙地運用溫暖、感人的鼓勵語。使用鼓勵語時要注意聲情并茂、幽默風趣,最重要的是要真誠。例如,有一次,我在啟發(fā)引導后向一位男同學提問,他圓滿地回答完問題后,我衷心地說了一句:“呀,你真了不起,怎么和哲學家想到一塊了!”話音剛落,就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原來這個學生的名字中剛好有一個“哲”字。簡單的一句鼓勵語,不但加深了師生感情,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這遠比一句毫無感情色彩的“回答正確,請坐下”,“很好,請坐”等效果要好得多?!案腥诵恼?,莫先乎情?!鼻槭墙逃母處煹墓膭钫Z要想撥動學生的心弦,就要既溫暖、感人,又真誠、懇切,讓真情流露,以聲傳情,注情于聲。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實踐證明,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方法只是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一點心得體會。其他方法還有很多,有待我們共同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