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及時反饋信息,調控教學的重要途徑。本文以增強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效果為目的,從實際經(jīng)驗出發(fā)探討了課堂練習目標設立,內容選擇,以及因地制宜地變換教學方式方法等,對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積極學習情感,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數(shù)學綜合能力的重要性。
關鍵詞: 練習目標 練習內容 練習方法 練習形式 練習效果
《新課程標準》指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及時反饋信息,調控教學的重要途徑。課堂練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有組織、有目的,獨立或半獨立的學習活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能夠合理、有效地利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會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注重練習的形式、方法,從而增強課堂練習的效果。對此,我做了以下探究。
一、練習目標要明確
組織練習時,目標要明確,適當。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策劃。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要讓學生理解、熟練哪些知識,掌握哪些技能,發(fā)展哪些能力,做到心中有數(shù),進而圍繞教學目標確定練習內容,豐富練習形式,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方案,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從而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正常、和諧、穩(wěn)定地發(fā)展。
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后,我設計了小小超市購物的實踐練習活動。首先使學生明確練習目標。教師向學生說明,人民幣是一種貨幣,貨幣交換又是生產(chǎn)、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知識、技能,只要明確這個目標,學生自然就會以好奇、積極的心態(tài)學習GZJ7A4JVycPgqfoMG+83Lt4qL8u1Opx4NiAhH6df4bA=,再通過動腦、動手、動口的練習,從而在練習中更好、更有效地鞏固所學的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并能正確地應用,教學自然水到渠成。
二、練習內容要精選
練習內容過多或重復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練習之前,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審時度勢,精選內容。在三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一貫慎重選擇課堂練習內容,常常換位思考,更多的時候,我會像學生一樣認真地把有關的習題做一遍,以便發(fā)現(xiàn)哪些練習是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從而選出最典型的習題讓學生練習。實踐證明:教師在精選練習題上多下一番工夫,學生在練習中就可以多一分成效。
三、練習方法要靈活
所謂靈活的練習方法就是要求教師在選編例題時應注意題型的多變,形式要新,方法要活。把知識引向深層次,使學生能抓住問題的實質,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強化技能以提高解題的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數(shù)學思維能力。
例如:有余數(shù)除法的難點是對余數(shù)的理解,為了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我設計了這樣一組練習題:
(1)13÷5=2……()
(2)31÷5=()……()
(3)()÷4=5……()
(4)29÷7=()……1
(5)50÷()=5……5
(6)()÷()=()……()
不難看出前兩題是順解題,它是后續(xù)練習的基礎。緊接著的三道練習是逆解題,最后一道屬于開放性練習。通過這樣一組練習,學生不僅掌握了余數(shù)與除數(shù)間的特殊關系,而且理解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間的聯(lián)系,加深了對概念、算理、算法的理解、掌握,對除法計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探究的習慣,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構建了有余數(shù)除法的數(shù)學模型,收到了練習的最佳效果。
四、練習形式要多樣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我們把枯燥的練習變成有趣的活動。例如:設計生活實例練習,融練習于游戲之中、于競賽之中、于辯論之中(判斷題),凸顯練習的靈活性、自主性,把練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我的學習我做主”的機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讓學生把練習當成一種樂趣和享受,而不是沉重的包袱和負擔,從“要我練”轉變?yōu)椤拔乙殹?,練習質量大大提高,從而收到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五、練習效果要關注
教師要參與學生的練習,時時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給予適當?shù)闹笇?。要使學生在完成每一次練習之后,都能夠詳細地檢查練習結果,培養(yǎng)學生認真練習的習慣和嚴謹?shù)木毩晳B(tài)度,及時進行自我反饋與補救,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知識的內化,糾正錯誤的認知,逐步增強練習效果。實踐證明:如果學生不在意自己的練習,即使練習無數(shù)次,也不會有什么效果。做好了學生的工作,教師還必須認真批改學生每次的練習,及時反饋練習情況,指出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分析,巧用錯題資源,提高學習能力。
通過上述練習模式,一定能夠提高課堂練習質量,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積極情感得到積淀,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增強,思維能力、數(shù)學綜合能力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