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社會培養(yǎng)生產一線的管理人才和技術能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是“實用型”。高職是普通高招錄取的最后一批,生源整體較差,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為此應以“基礎服務專業(yè)”為指導思想、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進行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改革。
關鍵詞: 高職教育 高數教學 學習積極性 提高策略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在高職高等數學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淡化理論推理,注重具體應用。在當前高職學生整體文化水平下降和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顯得尤為迫切。
一、高職學生現狀
高職是普通高招錄取的最后一批,生源較差,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面對枯燥的定理證明、抽象的邏輯推理、無味的計算演算,在脫離專業(yè)實踐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易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有些學生甚至產生厭煩、恐懼的心理,一旦解題時遇到困難,就難以克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生不了解應用數學基礎對專業(yè)學習的積極作用,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教學效果不佳,理論與實踐背離。
僅分數而言,對我院2011級、2012級15個班級調查結果如下:學生高考最高分為390分(滿分為750分),最低分為160分,高考數學成績最高分為105分,而最低分僅為18分。以一個班級50人為例,基本上有一半學生數學成績低于60分。
二、面對現狀,積極探索教學改革
根據“基礎服務專業(yè)”的指導思想,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為高職教學基本原則,以淡化數學理論教學、注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傳授、側重數學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理念,對高等數學教學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介紹應用高數的實際案例,提高學習高數的積極性。
近兩年,針對學生學習高數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我院多次召開學生座談會,讓學生暢所欲言,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大部分學生覺得學習數學無用,在實際中應用到的僅僅是加減乘除,學習數學就是為了升學考試。根據學生反映的情況,對癥下藥,在上課時先介紹一些實際案例,通過案例引入概念,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進而了解知識的應用。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在《大哉數學之為用》一文中精彩地敘述了數學在各方面的應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等各個方面,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他指出:數學是一切科學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再如我們的神舟飛船、互聯(lián)網、時下流行的分期付款等都離不開數學的影子。又如機電一體化專業(y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學習的LRC回路中電壓、電流的計算都離不開微積分知識。
(二)針對學生水平,進行班內分層次教學。
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差異出發(fā),對學生實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佳發(fā)展。高職學生的專業(yè)繁多,基礎參差不齊,思想狀況復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應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讓優(yōu)等生能吃飽,中等生能吃好,學習困難學生能跟上,大家都有進步。
(三)適當介紹數學史,了解數學家的成長經歷。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和科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講:“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使人善辯?!蓖ㄟ^了解數學發(fā)展歷史,品味數學家的人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
如講羅爾定理時,介紹羅爾的生平:他只受過初等教育,且過早結婚,年輕時貧困潦倒,靠充當公證人與律師抄錄員的微薄收入養(yǎng)家糊口,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刻苦自學代數與丟番圖的著作,并很有心得。30歲時他解決了數學家奧扎南提出的數論難題,受到了學術界的好評,從而聲名鵲起,此后擔任初等數學教師和陸軍部行政官員。而我們呢?有這么好的學習生活條件,是不是應該向他學習,并且更加努力學習?
再如講到定積分基本定理中牛頓—萊布尼茲公式時,問學生:為什么這個公式用了兩個人的名字,而不用牛頓或萊布尼茲呢?進而給學生介紹微積分的發(fā)展歷史,吸引學生,讓學生更愿意學習微積分??傊瑲v史會對任何人作出公正的評價。
(四)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
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fā)展,現在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每所大學都設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對于數學課程教學,我認為不能每節(jié)課都使用多媒體教學,也不能全部都用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這都會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因此如何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我在講“定積分的概念”這節(jié)課時,使用了多媒體+黑板教學,收到的效果不錯。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參加省里教學技能大賽,獲得了高校大學數學教學一等獎。
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妨將多媒體技術和傳統(tǒng)教學結合使用,這樣能豐富課堂教學。
(五)介紹數學軟件Mathematica的使用,減輕學生的計算負擔。
通過幾年的教學,普遍感覺大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弱化定理的推導,強化對定理的應用,減輕計算負擔。為此,每學期安排兩次數學實驗課,為大家介紹如何使用數學軟件Mathematica,通過實驗課的教學,讓學生感到高數不是只與數字打交道,與圖像、聲音、分形等都密切相關,并且能避免手工計算的繁瑣過程,讓學生體會到計算工具的強大功能。
三、結語
目前,高職院校高數教學遇到了巨大的挑戰(zhàn),如何更好地讓學生學好高數,使學生系統(tǒng)地獲取高等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具有較熟練的運算能力,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全體高職院校高數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家坤.對提高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思考與探索[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
[2]楊錦.高職生數學學習時的心理障礙及對策[A].2007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7.
[3]孫健.淺析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3).
[4]解術霞.高職院校高等數學定位與改革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