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要將美育滲透于語文教學中,使語文課堂成為充滿美的情感課堂。要通過審美聯(lián)想,引導學生感受美、體驗美,并進一步創(chuàng)造美,使學生從美的旁觀者、欣賞者變?yōu)槊赖膶嶋H創(chuàng)造者,這是美育的終極目的。
1.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是一種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教育。自我意識是一種特殊形態(tài),它是指人作為主體對作為客體的一種意識。自我完善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就是自我意識不斷提高的過程。語文通過形象向學生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這些形象是現(xiàn)實的提煉和加工,是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審美活動要求學生領會形象的象征意義。文學形象從生活中走出來,以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對形象的審美實際上就是對自我、對人自身的審美。從這些作品形象身上,學生找到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人”的影子。這好比照鏡子,透過文學形象這面鏡子,學生認識到“我”的形象和本質,從而就知道“我”穿什么樣的衣服才美,而“穿衣服”的過程正是自我完善的過程。
2.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創(chuàng)造力是一種影響活動實際效果和素質質量的力量。人類產生的本質特點即是按照美的規(guī)律在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力是人類特有的。美源于創(chuàng)造,語文教學中的語文審美類活動要以豐富多彩、變化萬千的形象或文學形式向學生展示創(chuàng)造的魅力,讓他們懂得“為了更高的美,沒有一個規(guī)律是不可打破的”(貝多芬語)。在教學中應激勵學生對作品形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他們可以通過閱讀,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出個人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此推進學生求異思維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任意培養(yǎng)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由于沒有受到任何定量的因素的限制,可以自由和廣泛地思索,更有助于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因此,語文學科中的美育會在自然狀態(tài)下更好地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3.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是由刺激引起的,良性刺激會激發(fā)積極的高效能的情感,對人的行為產生明顯的推動。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通過學習包含豐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學作品,學生會感受到美的力量,發(fā)現(xiàn)語文魅力。從這方面講,語文學科中的美育能自始至終以情感為依托??梢?,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是情感教育。例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情感相互傳遞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在課堂上要在“煽情”中滲透道德美,比純粹的德育要能震撼學生的心靈。
4.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是一種審美意識教育。審美意識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關系的復雜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fā)展及藝術活動形式的豐富多彩而不斷增強,在教學中要使美育具體化就必須使其顯示出生活性、示范性、趣味性、責任性。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把理性認識一并歸結于形象之中,揭示生活本質,把社會理想和審美理想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以美育人,催人向上。教師要借助課文所呈現(xiàn)的不同的審美蘊涵,使學生形成深刻而豐富的審美意識。
二
語文學科中的美育雖然以語文教學為載體,卻載負著人類智慧的文化,它的內容極其寬泛。它給予教師、學生一切美質——真誠、善良、勇敢、進取、創(chuàng)造等,這將對學生的一生有無可比擬的效力。
古人以“持之以恒”為做人之根本,而人生則以“善始善終”為成功之根本。
回顧歷史,我們不免驚嘆于偉人的成功。史學家司馬遷為寫《史記》花了九年的時間,李時珍用了十五年完成《本草綱目》,托爾斯泰用了二十七年寫成《戰(zhàn)爭與和平》,正因為他們善始善終、堅持到底才成功了。因此,做人應善始善終,創(chuàng)造輝煌的明天。做人善始善終,才能把握機遇。
一個人做事總愛三分鐘熱度,他能找到成功的鑰匙嗎?肯定不會。只有一心把事情做下去,才會與機遇之神碰面,從而把握機遇,邁向成功。為何諸葛亮肯效命于劉備軍下?正因為劉備“三顧茅廬,咨臣以當世之事”,打動了諸葛亮,也為劉備的建國大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試問當初如果劉備去完一次草廬就不了了之,則諸葛亮會幫助他嗎?答案是否定的。越王勾踐若不臥薪嘗膽十年,而是無助地吟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能創(chuàng)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奇跡嗎?顯然,只有善始善終的人,才能把握成功的機遇,為自己的成功打下基礎。
做人善始善終,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同。
我們總是渴望他人的認可,肯定自我的價值。既然認同如此重要,我們就應該學會成為善始善終的人,從而得到他人的認同。其貌不揚、聲音不美的孔慶翔,正因為他那善始善終的精神,堅持一直參加比賽而得到美國人的贊許,從而成為美國最紅的華人。無獨有偶,韓世民也憑善始善終的品質,攜妻照顧癱瘓的初戀情人34年,從而感動身邊的每一個人,感動了全中國。善始善終的人是會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敬的,同樣也會帶動更多的人成為善始善終的人。
做人善始善終,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
生命是短暫的,沒有人會想帶著遺憾離開。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一心一意,做到最后,這樣才不會后悔。日本把“國家最具貢獻獎”頒給了一個默默無聞的郵遞員——野生,他從事郵遞工作50多年,50年如一日地工作,從未送錯一封信,弄錯一個地址,保持著對工作的執(zhí)著和熱情。野生善始善終的精神,讓他感悟到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真諦。
做人善始善終,是我們的人生寫照。從今天起,做善始善終的人,我們的人生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