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等職業(yè)教育目前已經(jīng)占據(jù)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總體教育質量令人擔心。職業(yè)教育如何發(fā)揮自身的特殊優(yōu)勢,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高技能的適用人才,一直是我國職業(yè)教育工作者反復思索的問題。本文對美國社區(qū)學院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和教學做了較系統(tǒng)的論述,提出了一些思考,期望為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諸多借鑒與啟示。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教學理念 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 啟示
我很榮幸有機會于2012年6月20日至8月18日參加江蘇省高校教師赴哈特蘭德社區(qū)學院(以下簡稱HCC)雙語教師培訓,這是一次愉快而又充實的學習之旅,它在我的教學成長道路上畫上了亮麗的一筆。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將中國的職業(yè)教育與美國的社區(qū)學院教育相比較,有了不少感悟。
HCC建校不過十多年,但是在伊利諾伊州已經(jīng)屬于最好的社區(qū)學院。學院的運作經(jīng)費主要來自于這個社區(qū)的居民每年所納的稅,因而學生主要來自于這個社區(qū)的學生。這里的教學主要針對兩種類型的學生:一部分是讀預本科2年然后轉入更好的本科院校繼續(xù)讀2年,修滿學分后可以拿到本科學位,這些學生在HCC的學習以基礎課程為主,另外一部分學生是為了學習謀生的技能而來的,上2年拿到預本科的學位然后出去工作,這2年的課程以專業(yè)課為主。
1.教學理念
1.1給予每個人所需要的教育
HCC是無門檻入學。所屬社區(qū)內的任何人,只要年滿16周歲以上,只要你想學,就可以進入HCC學習。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只要參加一些基礎課程的水平測試就可以了,按成績進行分班分層次學習,學校會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和課程設置。入學選專業(yè)的時候還會有專業(yè)的指導老師提供專業(yè)的咨詢與幫助服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2以學生為本
為了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HCC還設有專門的托兒所。這樣的托兒所主要是用于解決學生子女的撫養(yǎng)和啟蒙教育問題,因為這里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他們?yōu)榱藢W習一技之長或為了更好地充實自己而來到學校,要想讓這些成人學生在學校安心學習,首先必須把他們的孩子安置好,讓他們的下一代也得到良好的教育,這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
1.3重視基礎教育
HCC非常重視基礎課程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公共基礎課程占2年內總課程的65%,因為他們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基本素質,作為普通公民的生活能力,作為終身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他們認為教育的目標是使人的人格完善,能自我認識,對國家、家庭和自己有責任感,快樂地工作和生活,為社會作貢獻。
2.教學方法
2.1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HCC,最使我們感興趣的就是信息化建設。其一,該校已經(jīng)全部使用無線網(wǎng)絡,任何學生帶裝有無線設備的電腦,均可以在學校范圍內通過自己的賬號連接到Internet,而且完全免費,這給學生利用網(wǎng)絡隨時隨地學習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其二,真正的試驗室開放,該校的所有學生可以在任何時候免費使用的試驗室及圖書館的計算機,每個學生在入學的時候都有一個賬號,并且系統(tǒng)終端服務會自動分配一個虛擬的硬盤在這個賬號下,學生上網(wǎng)下載的內容或自己做的文件可以隨時保存到此硬盤內,這些文件別人不能看到而且永遠不會丟失,這樣可以省去帶U盤或移動硬盤的麻煩。其三,教學過程使用計算機終端服務。HCC教學過程的傳遞有三種方式:第一是face to face,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上課,另在其校園網(wǎng)上有一個供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平臺叫“My Blackboard”,在這個網(wǎng)站上有各個老師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以及在每一天每一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和作業(yè),然后學生可以憑自己的學號進入各自的班級,瀏覽老師的課件、完成作業(yè)等,在此頁面上還有個“communication”專區(qū),大家有問題可以在此討論,這種結構的組網(wǎng)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值得我們借鑒;第二是Hybrid,即既有面對面的教學,又有在線學習,老師不講在線學習的課程,完全由學生在上課時間內到指定教室的Blackboard上自學老師所安排的內容,教室內有指導老師,學生若有疑問,桌子上有一個紅色的茶杯放在電腦顯示屏上,老師就會走到學生面前進行指導;第三是Online,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那些有家庭有工作的學生,他們不能按時到學校上課,完全是通過在家自己到Blackboard平臺上學習,這種方式下老師會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必須學習指定的內容并完成作業(yè)。
2.2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在HCC實行的是小班化教學,每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不超過10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非常多,師生互動頻繁,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第一,無課堂不討論。在HCC,課堂教學活動多以分組討論為主,討論通常分組進行,前后桌討論,分專業(yè)討論,找不認識的人討論,按序號討論等,討論活動以Think/pair/share的形式進行,每個組用一張大紙記錄討論的結果,記錄的形式不一,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形,然后貼在教室的前面供大家分享。這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這樣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就能自如開展教學活動。課程必須回歸學生世界、適應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
第二,各種生動形象的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在美國youtube網(wǎng)站有非常豐富的視頻資源,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所教內容到網(wǎng)站上下載相關視頻,供學生課堂上觀看,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所學內容。而在國內這樣的網(wǎng)站比較少,可利用的資源也就比較少。
第三,使用Clicker教學。對于某些問題討論的結果,學生可以通過按Clicker來表決,教師可以通過按鍵結果知道學生的想法,而這種設備在國內的學校從未被使用。
2.3平等地對待學生
要蹲下來看學生,甚至要仰視學生,在HCC的學習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平等”的意義。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很隨意地坐著發(fā)言,也可以把腳蹺到桌子上,老師可以坐在桌子上講課。當我們在學習中遇到了問題時,老師就在我們身旁,師生沒有距離。美國老師上課前會問:“今天大家感覺怎么樣?”上完課時會問我們:“今天你覺得有收獲嗎?”中國老師也可以問問學生,今天的課堂,你快樂嗎?你有收獲嗎?多用心傾聽學生,讓學生提出建議并能虛心接受一些好的建議,指導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教學設計
3.1課程設計模式
在HCC,課程設計采用的是ADDIE模式。A即Analysis(分析),在進行課程設計之前教師應分析學生的已學知識、需求知識、學習環(huán)境、學習目標、存在的問題及其他相關特性等;D即Design(設計),設計的原型和內容基于指定的學習目標;D即Development(發(fā)展),在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實際學習材料和內容的創(chuàng)建;I即 Implementation(運用),實施過程即將開發(fā)的計劃付諸行動,將材料以教材或Handout的形式分發(fā)給學生;E即Evaluation(評價),在實施結束時,要搜集反饋意見,進行反思,同時要將評價結果與在課程設計的每一階段教師所做的預期評價進行比較,分析存在的差距及產(chǎn)生的原因,再做適當?shù)恼{整,用于下一階段的分析和設計中,這樣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才能收到較好的成效。
3.2教學成果評價模式
在HCC,教學成果評價采用的是SMART模式。S即Specific(明確的),你希望你的學生能學到什么,要有明確的目標;M即Measurable(可衡量的),目標必須是可衡量的,通過觀察學習者的行為就可知道目標是否已經(jīng)達到;A即Achievable(可達到的),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在特定的條件下能夠達到的,期望高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設定的目標很高,學習者不能夠完成,那么他們可能根本不會嘗試去做,或有一些學生可能會試圖達到目標,但多次失敗,導致他們感到氣餒;R即Relevant(相關的),設定的目標必須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關;T即Time-bound(有時限的),目標還必須是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達到的。這種評價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高效的質量控制體系,使其真正變得SMART.
4.啟示
中國的職業(yè)教育與美國的社區(qū)教育相比首先缺少了服務意識,幾十個人不管每個人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都在同一課堂上聽著相同的內容,時間久了,對這些內容不感興趣的學生便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成了后進生甚至會破壞課堂學習氣氛,因而應該多一些這樣的服務機構服務于學生,幫助他們真正做到學有所成。其次,國內的職業(yè)院校往往過多地專注于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學生的基礎教育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教出來的學生有才無德,為避免這一現(xiàn)象,我們也應該重視人文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再次,在國內討論式的課堂教學幾乎沒有,也無法實現(xiàn),原因有二:其一,國內的課堂學生人數(shù)少則40人,多則100多,人數(shù)較多,實施起來比較困難;其二,國內的學生表現(xiàn)欲沒有美國學生強,有問題不愿意在公眾面前說出來,討論往往無果而終,因而應該逐步實現(xiàn)小班化教學,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經(jīng)常采用分組實施和討論,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另外,國內的課堂往往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不便于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因而我們應該拋開一些條條框框,讓課堂氣氛輕松活躍一些,讓學生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