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師生沖突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平常事件,如何避免師生沖突的發(fā)生?作者結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提出了有效避免師生沖突的五點嘗試。
關鍵詞: 班主任藝術 師生沖突 工作藝術
班主任是班級最直接的管理者,在工作中難免會和一些學生發(fā)生沖突,包括遇到學生當面頂撞、謾罵、與老師動手等等,若不能妥善處理好這類事件,輕則損害師生感情,不利于班主任威信的樹立,大則傷及學校、社會,給校園安全留下隱患,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近年來發(fā)生的山西朔州高中生課堂上持刀殺死老師事件、浙江麗水女教師被學生殺死在家訪路上等案例就是師生關系惡化的最好佐證。因此班主任在處理沖突時要慎之又慎。
結合多年的一線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我深深體會到,要處理好師生沖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提高師德修養(yǎng)
《禮記》曰:“師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德之不修,學之不講?!盵1]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大學》開宗明義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2]也就是以道德教人的意思。可見教師加強自身修養(yǎng)對教育者來講相當重要。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所以,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嚴于律己,博學多才,塑造教師人格魅力,利用自己的個性、才能、情感、意志、價值觀、態(tài)度、氣質等影響學生,鍛煉學生。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應具備的修養(yǎng)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淵博的知識,寬大的胸懷,愛崗敬業(yè),關心學生。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修養(yǎng),較強的組織能力,熱愛學習,時代感強,等等。教師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
二、學會和學生進行溝通
要想得到一個人的尊重,就必須先尊重別人。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從各方面來說,都已接近成人,因此,他們渴望得到成人式的尊重和信任。班主任更能隨便不侮辱學生,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嘲笑學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班主任要善于和學生溝通交流,關心學生生活,把學生當做朋友,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把它消滅在萌芽中,防患于未然。另外,要注意交流態(tài)度的親切自然,態(tài)度誠懇,交流的方式不拘形式,交流時間、地點可不受限制。這樣,在老師與學生之間才會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梁。
三、重視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個性,又稱人格,是個體固有特質的總和,是比較一致而又相對穩(wěn)定的個人形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形成和諧的個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思想教育最直接的目的。道德品質是個性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形成與發(fā)展離不開個性的形成與發(fā)展。
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工作的時候,非常重要一點就是要盡可能地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走訪,訪談、側面觀察等方式力爭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給每個學生都建立詳細的個人檔案,以便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成績、生活習慣,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與人際交往范圍,等等。這種了解不是抓學生的短處,而是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開展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教育,有效地避免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師生沖突的發(fā)生。
四、加強班級干部隊伍建設
班干部是學生進行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關鍵組織者和領導者,是聯(lián)系學生與教師、院系各部門的橋梁和紐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班干部隊伍的好壞,直接關系班級學生工作能否進展順利和卓有成效,所以班干部隊伍的建設,應視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對班級而言,有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使班級全體成員“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睂W生和老師發(fā)生沖突必定與班級的整體環(huán)境有關。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班干部隊伍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民主的工作作風,以及風趣的言談舉止,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他們自覺維護班級榮譽,刻苦學習,遵守紀律,關愛他人,熱愛勞動,努力形成團結、協(xié)作、和諧、進取的班風。此外,良好的班風離不開班干部隊伍的建設,班主任要重視班干部的選拔、培訓,加大對班干部的考核,充分幫助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提高班級自治水平。
五、合理運用獎懲
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構成復雜,問題生較多,而且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自尊心、獨立意識強,不喜歡被別人管束,對父母、甚至老師的說教很反感,在家庭中就經(jīng)常和父母發(fā)生沖突。因此,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把握藝術,掌握處罰尺度,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批評要嚴,但處理要寬。切忌雪上加霜或火上澆油,“冷處理”、“軟著陸”,是消除學生逆反心理的最佳方式。指出學生的缺點要講究分寸,不能太嚴厲、太苛刻,不能小題大做、捕風捉影,不能涉及學生的隱私和生理缺陷,否則,與學生就無法溝通。要寬容、包容學生,不能與學生斤斤計較、過不去[3]。
首先,批評對事不對人,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某種程度上來講,每個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犯錯與不斷的改正中度過的,尤其是處于花季的男孩女孩,班主任有權批評學生,但絕不能濫用批評,批評的目的是更好地改正,批評學生時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既要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所造成的影響,改正的方法,又要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心,切忌對學生挖苦打擊,激化師生矛盾,導致師生沖突。
其次,巧用語言藝術,對學生充滿愛心?!傲佳砸痪淙?,惡語相向六月寒?!卑嘀魅我朴谶\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批評學生,使批評的語言容易被學生接受,以免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事與愿違。
總之,班主任在處理師生沖突時要重視班主任工作藝術,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禮記.三秦出版社,1999.10.
[2]大學.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10.
[3]李鎮(zhèn)西.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