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一個人,一輩子,只有一次。
孩子時期應(yīng)該是一個個美麗的童話,甚至是一個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神話。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所有美好的回憶都是在童年,無憂無慮的生活讓成人為之羨慕,以至當我們靜心思索生活時,總想回到童年。
也許社會、家長會問:什么樣的教育是學生所愛?什么樣的童年值得回憶珍藏?答案很簡單:能夠給學生幸??鞓返纳?,讓每個孩子擁有更燦爛的笑容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童年。
一、父母篇
飯后,心不在焉地按遙控器,看著兒子在臥室地板上擺起浩瀚大軍:三四十輛各種汽車擺起陣勢,一群兵人聽從他的發(fā)號施令……不由自主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是那樣短暫,就像流星,眨眼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在茫茫的記憶中,我尋覓著童年的足跡。一幕一幕就像放電影似地觸動心弦,快樂在心中回蕩。想起自己孩童時,脖子里掛一把大鑰匙,那隨意撒野的土坡,一起奔跑撒歡的小伙伴,還有那隨手拈來的泥巴、沙包、柳枝、狗尾巴草……春天,吹著自己做的柳笛,帶著自編的所謂的草帽,爬墻頭打仗;夏天,爬樹捉知了,溪水里建水壩,摸魚捉蝦、打水仗,草叢里捉蛐蛐,斗蛐蛐;秋天,麥田里捉迷藏,拿著竹竿打棗,玩老鷹抓小雞;冬天,比賽抽陀螺,陀螺是自己用硬木棍削成的,抽陀螺的鞭子也是自己做的。看誰的陀螺旋轉(zhuǎn)得最久?;赣H用竹凳做的滑雪板,在自家門前的坡上呼嘯而去,就像飛一樣的感覺,又費力地拉上來,一遍一遍……小時候,我們就是這樣玩著長大的。至今想起那些玩兒來,竟還會暗暗竊笑,仿佛又找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感覺。
二、子女篇
再看看現(xiàn)在的孩子,當若干年后,他們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腦海里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是一個人面對電視熒屏?是獨自在電腦虛擬的空間里與怪物搏斗?……
現(xiàn)在的孩子,童年太缺乏“接觸自然”的快樂,或者說有些“電子化”了。現(xiàn)在的小孩愛搭積木,玩拼圖、電動玩具、毛絨玩具,還有會說話的智能玩具,甚至玩電子游戲、網(wǎng)絡(luò)游戲等。他們的玩法帶著鮮明的工業(yè)文明特質(zhì)。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用的、穿的已不再是奢侈品,但活潑、天真沒有了,慢慢地也就孤僻了、自閉了、抑郁了,不會與人交流了。
三、思索篇
就兩者的玩法而言,前者是自己動手做著玩,后者是玩工廠生產(chǎn)好的玩具,玩現(xiàn)成的;前者是帶有創(chuàng)造性地玩,后者是按照設(shè)計人員設(shè)置好的程序和方法被動地玩;前者多與小伙伴合群地玩,后者則多獨自、孤獨地玩,有的甚至一個人在虛擬世界里玩。被動、孤獨地玩,能產(chǎn)生深刻而真切的感受嗎?我想,他們將來拿什么回憶童年呢?
現(xiàn)在的孩子明顯比我們那時胖了很多,“聰明”許多,見識多了,干凈許多,“禮教”很多,我們是背著書包滿操場跑,玩累了,天也黑了才回家,現(xiàn)在的孩子出了校門,書包是爺爺奶奶背著,跑快了、摸臟東西了、稍微有危險的事……就立刻有警告,有制止。很多事情,很多時候,孩子們都在家長的監(jiān)護下去玩、去做。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為此,我們不能束縛與管制孩子的發(fā)展,快放手吧。保持其好奇心,通過適當?shù)姆绞揭龑溥M行質(zhì)疑與探索。多組織戶外活動,領(lǐng)著孩子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韻,讓其體驗著、嘗試著、感受著,進而體驗人類文明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的興衰成敗,領(lǐng)略各種人文風光,體會經(jīng)典知識所帶來的生命沖動,這是塑造孩子良好性格最好的方法。如果我們不能為孩子提供活生生的教育空間,不能滿足其好奇心,就會失去童年的天真。
讓孩子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的活動,更健康地成長,在與他人的和諧共處中,體驗生存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健康的生命意識應(yīng)該是懂得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只有自己嘗試了一切,才知道什么是難忘的,什么是追求的,無意中就影響著他們,教育他們什么是快樂。現(xiàn)在的孩子看似什么都不缺少,其實缺少的是放開身心。童年時期那些美好的故事里所隱藏的哲理會伴隨孩子一生。
孩子的童年應(yīng)該是健康而活潑的、陽光的、好動的,我們應(yīng)該多關(guān)心孩子,給其一個健康的身體,讓其在玩中快樂地生活;進行健康的生命教育,讓其學會尊重生命,關(guān)愛他人;多給孩子愛的關(guān)懷,讓其感受到生命的重要,體驗生活的快樂。孩子應(yīng)該從我們這里獲得必備的生命健康教育。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從自我做起,體驗生活的美妙,在社會生存中實現(xiàn)自我與他人的和諧相處。
多年以后,希望孩子們也能像我們一樣,回想起留在記憶深處玩兒來,也會暗暗竊笑,也能對童年的事津津樂道。